周潇潇刚刚离开,远处的妇人就急忙赶来将杏儿围了起来。
“杏儿,刚刚那个少年和你说了什么?你为什么要向他下跪?”
“对呀,杏儿,你不会是背着我们从那个少年处得到了什么好处吧!”
……
杏儿急忙解释道:“各位婶子,你们误会杏儿了,杏儿并未得到任何好处。
杏儿之所以追着那位少年走到这里,也和各位神子一样,以为少年穿的好,身上肯定有吃的。
杏儿家已经断粮很久了,真的需要一些粮食。
但是,哪里知道那名少年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比我还不如……”
“呵,杏儿,你这番话婶子们就不信了。
那名少年一看就不像遭了饥荒的人,怎么可能不如我们!”
“杏儿,你倒是实话实说,你刚刚和那名少年拉拉扯扯的,到底有没有得到啥好处!”
“各位婶儿,我刚刚已经说了,我并未得到任何好处。”
“我们不信,也许你把东西藏起来了,要不然你让我们搜搜你的身。”
一名妇人说完,就动起手来。
杏儿惊慌失措的朝后面躲了躲,口中埋怨道:“婶子你怎么可以这样,杏儿说的是实话,你为什么不信我。
而且,你们刚刚离我并不远,若那名少年真的给了我东西,你们应该能看的一清二楚。”
看着杏儿楚楚可怜的样子,其由有良知的妇人,又炮轰起了这名动手的妇人。
紧接着,矛头又继续对准了杏儿。
杏儿被这些妇人七嘴八舌说的头疼,完全无暇应接,只得装傻充愣,闭口不言。
尽管杏儿如此沉默,这些妇人也不打算放过她,继续喋喋不休的说道:
“哎,你这丫头还真是傻,被人骗了都不知道,竟然还上赶着给别人下跪,结果到头来,还是一点粮食也没捞到。”
一个和杏儿家走得比较近的妇人六婶儿打圆场道:“走了走了,我们快继续挖野菜吧,多挖点野菜回去,今晚也能煮碗热乎汤喝。”
杏儿走在最后,看着逐渐没有人影的周潇潇,心中出现了无限期待与感激。
“杏儿,你还在那里傻愣着干嘛?赶快过来挖野菜呀!”
“唉,六婶我来了!”
杏儿是第一次出城来挖野菜,也是六婶带她出城来的。
她十分感激六婶带她出城,也十分感激六婶维护她。
她走到六婶的身旁,小声说道:“刚刚谢谢你了,六婶儿。”
“好了,快挖野菜吧,多做事,少说话。”
“哎!”
城外的野菜十分丰富,他们每人都采了不少。
就连杏儿也采了一筐野菜。
“好了好了,筐子都装满了,我们就都回去吧。
明日我们再约着一起出来采野菜。”
杏儿跟着众人一起回到了城内,七拐八拐的回到了自家小院。
杏儿家原本也算县城内的小康人家,父亲彭锁虽然腿有残疾,但是有收益傍身,是一名铁匠,县城里的人都叫他彭铁匠。
彭铁匠手艺不错,挣的银钱也能够让家人过上不错的生活。
但是,这场灾难突然来临让他们家瞬间一无所有。
还好的是他们家还有一座能够居住的老宅子。
随着吱呀一声门响,杏儿从外面打开了院门。
“是阿姐回来了!”
一个七八岁的少年听到开门声就立马迎了上去。
“阿姐,你今天采的野菜多不多?”
“我今天跟着六婶儿去了城外,城外长了不少的野菜,我也采了一大筐回来。”
“真好真好,我今晚终于能够吃饱了。”
杏儿的娘赵翠花这时走了过来,看着筐中的野菜也是惊讶不语。
“这是在哪里采的?怎么采了这么多的野菜?”
八岁男孩立马邀功道:“阿娘,我知道我知道,阿姐这些野菜都是在城外采的。”
赵翠花闻言立马不悦起来。
“杏儿,你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你不要乱走吗?你怎么不听话!”
“阿娘我不是有意的,我今天原本是想在家附近的路边采一些野菜的。
但是恰巧出门的时候碰到了六婶儿,六婶儿当时要跟着众人一起去城外采野菜。
六婶儿说城外野菜多,并让我跟着她一起去。
我想着六婶儿不是坏人,就跟着她一起去了。”
“你呀你,以后可不能这么莽撞了,这城里城外都不安生,你又是一个女娃,若发生了什么意外,让我和你爹怎么活!”
“阿娘,我知道错了,我下次一定不会乱跑了。”
赵翠华虽然说了杏儿一顿,但是她心中也打起了主意,她打算明天跟着众人去城外采摘野菜。
“阿娘,我爹和两个哥哥在哪里!”
“你爹和两个哥哥现在在后院拾掇地。”
“那我去找找他们,阿娘你也跟我来,我有事给你们说!”
“到底什么事儿这么严肃,非要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才说!”
“阿娘,你跟着来就知道了!”
赵翠华很是疑惑杏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便跟着走去了后院。
“阿姐阿姐,那我呢?我要不要跟着去听一听?”
彭杏儿看着瘦的跟竹竿一样,却精气神十足的彭三壮,笑了起来。
“若你好奇我要讲什么事儿,也可以跟着来听听,但是听了之后,不能把这件事讲出去。”
“阿姐,你就放心吧。
我彭三壮别的本事没有,但是守口如瓶的本事还是有的。”
赵翠华是一个火急火燎的性子,看着彭杏儿和彭三壮一直在这里东扯西扯的,瞬间不悦起来。
“你们姐弟二人怎么那么多废话,还说不说事了,若不说事了我就去忙了。”
“阿娘阿娘,我们不说了,我们这就去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