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运气不错,在镇上的一户人家找到了还未完全干涸的水井。
他们用这口水井的水,生活了一个多月。
但是,一个多月后,这口水井也干涸了。
他们在附近找不到水源,迫不得已之下,周生带着周一正和周二正回了一趟三坨村。
他们回到三坨村的时候,发现三坨村的村人正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陆续往外走。
周生并不想搭理他们,带着周一正和周二正自顾自的往三坨村里走。
显然三坨村的村人也没有搭理周生父子三人的想法,他们就像陌路人一样,各自走各自的。
周生父子三人一口气走到了水塘边。
原本还嘀嗒嘀嗒流着的溪水,已经减慢了速度。
水塘底部只有一点点水,根本就舀不起来。
“阿爹,这三坨村也快没水了,那些村人大包小包的往外走,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时李婆子带着他的大孙子走了上来。
“你们怎么回来了?是回来接水的吗?”
“我们是回来接水的。”
“这水塘基本都已经干涸了,若你你们有耐心,晚上守在这里,也许还能接到一瓢水。”
“阿奶,我渴。”
“去吧。”
李婆子的大孙子迫不及待的趴在地上,舔舐起地上的水来。
“村里的人都走完了吗?”
“村里能走的的人,这几天的功夫基本都走完了!”
“你们怎么还不走?”
李婆子抬眼看了周生一眼,摇头道:“我家这情况能走吗?
大儿子腿断了。
小儿子服兵役去了。
两个儿媳妇也跑了。
现在就剩下我们老的老,小的小,残的残。
出去是死,留在这里也是死。
我们还不如舒舒服服的留在这里等死。
我听他们说县城的水源还没有干涸,你们可以去县城看看。
但是县城要什么入城银,一人就要二十两银子,你们要提前准备好。”
“我们知道了,你保重。”
周生父子三人看着李婆子的状况十分的于心不忍。
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帮忙。
毕竟他们都自身难保。
周生父子三人两手空空的回到了镇上。
“怎么回事?三坨村也没有水了吗?”
“没了,水塘基本都干了,村里的人也基本都走完了,现在就只剩下李婆子一家在村里了。
等会儿你们收拾收拾东西,明日一早我们也离开这里。”
“离开这里去哪里?”
“去县城,听说县城还有水源,我们去看看。”
李月华自从听到李婆子的情况后,就一直心神不宁。
此刻缝着衣服的她,一不小心把手给扎破了。
“阿娘,你这是怎么了?”
“我担心李婶儿,她对我那么好,结果我却帮不了她。”
“阿娘你别担心,等会儿我给李奶奶送点粮食去。”
“潇潇,这家里的粮食基本都已经吃完了,哪里还有粮食?”
“这里是没有了,但是三坨村还有。
阿爹走之前担心你在周家吃不饱,特意给你留了两袋粮食。
我等会儿去三坨村拿一袋给李奶奶,剩下的一袋我就背回来。”
周潇潇此举又唤起了李月华对周三正的记忆。
李月华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她摸着自己凸起的肚子,忧伤的说道:“这一晃你爹已经走了三个月,不知现在如何了。”
“吉人自有天相,我爹脑门那么大的,一定是个福气之人,定会平安归来的,阿娘你可不能胡思乱想。”
“唉,但愿如此吧。”
李月华说完就双手合十,口中喋喋不休的念起了佛祖保佑之类的话。
自从周三正走后,李月华习惯了每天祈祷一番。
“时间不早了,我这就去三坨村。”
“等等,我怕你路上有个一二,要不让你阿爷和你一起去。”
“不行,我还想把粮食分一半给李奶奶呢,若阿爷去了,这粮食就分不出去了。”
“那你路上一定要小心,遇到人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知道了阿娘,你放心,我的本事可大了,可不会让那些人轻易的伤害到我。”
周潇潇回到三坨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村里确实已经没有了人影,寂静无声的,十分凄凉。
快走到李婆子家的时候,她将一袋100斤的大米和五斤盐从系统商城里取了出来。
“李奶奶在家吗?”
“是谁呀?潇潇你怎么来了?”
“我阿娘让我给你送粮食来了。”
周潇潇说完便把盐巴递给了你婆子,她则扛着大米走进了你家的堂屋。
“李奶奶这是我阿娘让我给你的100斤大米和5斤盐,你可要收好了。
千万别把这些都放在一个地方,要分开几个地方藏。
你们全家省着点吃,也能吃上四五个月的时间。”
“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李奶奶,我阿娘一直把你当做亲娘对待,这是她给你的礼物,你一定要收下。”
“月华呀,我的女儿。”
此时的李婆子早已激动得无以言表,李月华虽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但是从这100斤的粮食来看,李月华对他的恩情已经超过了女儿。
周潇潇看着李家的几个孙子都穿着破旧短小的衣服,她突然想起自己的系统仓库里还有很多收集来的破被褥和衣服。
于是,她跑出了李家。
“潇潇,你这是去哪儿?”
“李奶奶我东西还没有搬完,你等会儿,我马上回来。”
须臾,周潇潇背着一个大包走了回来。
“潇潇,你背着的这是什么?”
“李奶奶,这都是我在镇上捡的旧棉被和旧衣服,虽然旧一些,但是还能用,我给你带了一些回来,你可别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上次那些流民把我家的被褥和衣服基本都抢走了?
我还正愁没有衣服穿,被褥盖呢。
你这就送来了,还真是及时雨。”
“李奶奶,只要有用就好,我阿娘还让我给你100两银子,你收着。”
李婆子看着这100两银子,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粮食我就收下了,但是这银子我坚决不能要。”
“不行,银子你也要收下,这可是我阿娘给你的一片心意,若你不收下,他会不安心的。”
李婆子听到这里,掩面痛哭起来。
“我上次那么对你们,你们为什么还要对我这么好?”
“李奶奶,你别哭了,过去的事都过去了。
我阿娘说了,等这次干旱过去了,她要回三坨村来找你,认你做阿娘。
你可要好好的,等我阿娘回来。”
“好好好,潇潇,你告诉你阿娘,我一定好好的等着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