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顶花轿将许夫人和许菲抬进了皇宫,许菲坐在花轿里,将轿帘微微扒开一点小缝隙,窥视着大玥朝的皇宫。
“妈妈,你知道了?菲儿倒退了几百年,跑到了大玥朝,当上了大玥朝宰相府的千金,进到了大玥朝的皇城,还要马上去觐见大玥朝的第一夫人——皇后娘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这个大玥朝,菲儿撞到了很多张熟悉的面孔,不知道是不是菲儿在去奈何桥的路上,撞错了那个机关?也不知道现如今的许思弱,是不是我许菲的前世?但是不管怎样,菲儿都会牢牢记住妈妈的教诲:说好话,办好事,存好心,在这个大玥朝,好好地活下去。”
“素在哥,你还好吗?你现在过得幸福吗?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脚踏两条船,让菲儿的生活真真实实地倒退了几百年。菲儿会在这几百年前好好地活个名堂出来,让你在几百年后,偶尔翻阅玥朝历史时,会感觉到大玥朝有一个许思弱,和你曾经交往过的许菲有几分相似。”
“哎,许菲,你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又想到了这个男人?”许菲用力敲了一下脑袋,将轿帘放了下来,看了看被裹脚布缠得直冒汗的双脚,一阵凄凉不自觉地爬上了心头。
“小姐,到慈宁宫了,你在里面憋坏了吧,现在可以出来了。”
小翠撩开了轿帘,扶许菲出了轿子。许菲举目环视了一下四周,赶紧收回眼光,老老实实陪在许夫人身边,进到了慈宁宫。
“思弱,皇后娘娘很慈祥,再说还有娘陪在思弱身边,思弱不要慌张,学着娘的样子就行了。”
“是。”
周皇后坐在慈宁宫正中央高高的凤台之上,看见许夫人带着许菲走了进来,不由眼前一亮,这女孩的确明艳照人,超凡脱俗,只是走路有点怪怪地,眉宇间透着一种灵秀之气,没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那份潇洒自如的精气神,倒是更加让人怜惜。
“臣妾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吉祥。”
“思弱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吉祥。”
“你们母女俩个不必拘礼,快快平身,小月,给许夫人,许小姐赐座。”
“是,许夫人,许小姐,请。”
“谢谢皇后娘娘。”
“思弱,这些年,哀家没有好好地护佑你,让你从小就离开父母,呆在山野之中,真是受苦了。”
“齐禀皇后娘娘,思弱没有受苦,思弱能异于常人,自小跟着师傅,得到师傅的淳淳教诲,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赐给思弱无比的恩惠。思弱能走出山野,来到大玥皇城,来到皇后娘娘身边,这么近距离地一睹皇后娘娘的风采,不知是思弱几世修来的福气?”
“哈哈,没想到思弱久居山野,还这么想一睹哀家的风采?”
“是的,思弱在山野之间,常听师傅提及皇后娘娘,师傅说:皇后娘娘生于乱世,有胆有识,在艰难逆境中,全力帮助当今皇上成就大业,多次在敌阵中救出当今皇上。做了皇后之后,虽大富大贵,仍不娇柔做作,始终不忘民间劳苦,不改勤俭本色,不变平民心态,时常用自己的言行规劝、影响当今皇上。师傅还说:皇后娘娘惩奸佞亳不手软,扶良善鞠躬尽瘁,保忠臣机智灵活,助皇上能屈能伸,革陋习坚决果敢,倡新风大马金刀。”
“是吗?思弱师傅把哀家说的有这么好?”
“当然,师傅给思弱说的还不止这些,师傅还说,当今皇上称皇后娘娘是:‘家有贤妻,犹如国之良相’。说皇后娘娘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实属一位人间少有的奇女子。还说皇后娘娘今生一定能全力协助当今皇上,以您们夫妻俩的勤劳智慧,和大玥王朝文武百官的精诚合作,创造了一个远迈汉唐的大玥王朝。”
“哈哈,哈哈,许夫人,瞧你这女儿多会说话,哀家喜欢。哈哈,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哀家喜欢,创造了一个远迈汉唐的大玥王朝,哀家更喜欢。”
“齐禀皇后娘娘,不是思弱会说话,思弱只是按师傅的原话,说了实话。”
“哈哈,哀家喜欢爱说实话的思弱,来,思弱,坐到哀家身边来,哀家要让思弱好好一睹哀家的风采。”
“皇后娘娘,那高高的凤台,庄严肃穆,是皇后娘娘的专座,思弱可以上来吗?”
“哈哈,哀家让思弱上来,思弱当然可以上来。”
许菲没敢轻易妄动,看了看许夫人。
“皇后娘娘怜爱思弱,让思弱坐到皇后娘娘身边,思弱就快上去吧。”
“是。”许菲听完许夫人的话,迈着要人命的小碎步来到了凤台之上,乖乖地坐在了周凤英身边。
“小月,把哀家给思弱准备的见面礼呈上来。”
“是。”小月应声从一旁端来了一个托盘,呈到了许菲面前。
“思弱,哀家为了给你挑见面礼,琢磨了好长时间。哀家觉得,金银首饰太过俗套,带在思弱身上,挡住了思弱的清雅之气,所以,哀家就选了翡翠和珍珠。这个翡翠手镯和这串珍珠项链,是皇上登基前的一个晚上,亲自佩在哀家身上的。哀家带着这两样首饰,参加了大玥朝开国皇帝盛大的登基仪式,也算是让这两样首饰身上,沾满了吉祥与喜庆。哀家今天将这两样首饰转赠思弱,希望思弱从今以后,无病无灾,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看着这两样极具历史意义的首饰,许菲深感受宠若惊,鼻子一酸,眼泪一骨碌滚了出来,慌忙起身施礼说道:“谢谢皇后娘娘的厚爱,思弱何德何能?怎能承受皇后娘娘如此大礼?”
“思弱快快平身,哀家送思弱礼物,是希望看见思弱开心,怎么掉起眼泪来了?思弱,快点不要哭了。”
“皇后娘娘,思弱这不是哭,思弱这是感动,皇后娘娘如此有心,思弱是感动的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