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隅说,夏西听。
颇得镇国公欢心而不愿撒手。
许仲安只能略显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浅咳了一声。
镇国公一脸感叹道。
“真想把这小子带在身边,好好的教导教导一番。”
“那以后爹便常来此处便是。”
“不过现如今这孩子还没有姓名。”
“唔,取什么名字好呢?”
许仲安思考片刻后。
“现如今他身份敏感,不如便就随许姓。”
“叫许言好了。”
“许言?姓许也好,那便就叫许言吧。”
“听见没,以后你就叫许言了。”
婴儿听到这名字咯咯直笑。
镇国公转头吩咐许仲安道。
“算算时头,禾禾也该醒了。”
“莫忘了给她写封信。”
“想必禾禾现在,也很挂念这孩子的状况。”
“是,父亲”
午初,接生嬷嬷一脸喜悦的回到家中。
在房中笑眯眯的数着银子。
“一两、二两、三两……三千五百两银子。”
接生嬷嬷脸上洋溢止不住的喜悦。
趴在桌子上,双手尽力的揽过桌上的银两。
形成抱入怀中的姿态,神思不由的远飘。
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
显现出一脸痴迷的模样。
可此时,一个身着黑衣,脸戴面具男子。
突然出现在她身旁,往桌子上丢了一个钱袋。
钱袋丢在桌子上碰撞发出的声响。
将沉浸于美梦的接生嬷嬷惊醒。
接生嬷嬷先是疑惑的看了眼钱袋。
然后转头看向,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她家中。
还戴着面具的黑衣人。
接生嬷嬷拿起被丢在桌上的钱袋。
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黄金。
接生嬷嬷吞咽着口水,拿起钱袋上的白纸一看。
接生嬷嬷立即瞪大了眼睛。
想要上前试图拿走桌子上的白银。
但是很快便放弃。
腿脚不断的往后退,显现出惊恐的神色。
正要转身逃跑,黑衣人便已经出剑。
一刀划向她的脖子,鲜血喷涌而出,溅洒到墙上。
接生嬷嬷…一脸不可置信的捂住自己的脖子。
眼睛睁大的倒了下去。
而那沾染着接生嬷嬷血的纸上。
赫然写着三个字“卖命钱。”
三三日后辰时,御书房内。
皇帝正在翻阅奏折进行批改。
翻到其中一个奏折时,脸色顿了顿。
“小福子。”
“奴才在。”
皇帝神色不明的沉默良久道。
“自朕登基至始,已有四年有余。”
“皇后也四年多未曾归家了。”
皇帝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现如今镇国公上奏请求,恳请皇后归家几日。”
小福子在心里暗暗揣测着皇帝的意思。
眼珠子一转,中规中矩的回答道。
“启禀皇上,奴才也只是个粗人。”
“给不了皇上什么建议。”
“奴才虽然身子轻贱,早已无法享受。”
“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
“但是内心深处也是渴望着。”
“能够享受子女在身边,环绕的平凡之乐。”
“但皇后娘娘毕竟是一国之母,中宫之主。”
“这实则是两难之法。”
皇帝眼神玩味的。
看着身着这个内务大总管,轻笑道。
“这倒是两不得罪的一番话。”
小因子闻言一惊,连忙跪下道。
“皇上。”
皇帝看着默然的眼前的奏折,神色暗然。
佑常五年春,谢郎中伪造证据。
栽赃陷害朝廷官员,致众多无辜官员遭受牵连。
帝大怒,令满门抄斩。
佑常六年冬,朝臣皆上奏恳请皇帝。
立二皇子顾烨景为嗣,承东宫之位,以示正统。
帝神色难看而迫于压力,无奈同意。
佑常十年秋,午初时分。
日光温柔的映照在自然之上,给予自然温暖的舒适。
风轻轻的拂过,带走日光里为数不多的暑气。
吹响了树叶互相拍打的声音,也吹响风铃声。
坤宁宫内,皇后正低着头。
眼神温柔的绣着手中的靴子。
“儿臣,参见母后。”
顾烨景进入到坤宁宫内,行礼起身之时。
看了皇后手中的靴子几眼,依大小来看。
似乎是五六岁孩童所穿。
随后坐到皇后身旁的位置上,开口笑着问道。
“母后,此靴是做给儿臣的吗?”
“看外表倒是极为好看,穿上去定是极为舒服。”
皇后脸色一顿,手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抬起头看向顾烨景。
愣了一会后才一脸慈爱的问道。
“是啊,来伸伸脚,母后量量看,看看合不合适。”
顾烨景闻言伸出脚。
皇后拿着靴子比对了一下说道。
“嗯~,刚刚好。”
随后将手上的半成品靴子。
移交给身旁站着的彩儿。
顾烨景笑意盈盈的看着母后。
将靴子的移交到彩儿手中,回答道。
“只要是母后做的,无论是什么。”
“都是极为适合。”
“儿臣都极为喜欢。”
皇后神色温柔的笑了笑,宠溺的说道。
“你呀,油嘴滑舌。吃过午膳了吗?”
“启禀母后,儿臣还未用过膳。”
顾烨景轻微摇头说道。
皇后微微偏头,头上的步摇未动。
略微看向窗外说道。
“看这日头也快午正了。”
“景儿便留下同母后一同用膳吧。”
“儿臣遵旨。”
与此同时的御书房内。
小福子站在皇帝身边为他研磨着墨。
开口说道。
“陛下,算算日子,秋猎的时间也快到了。”
“不知是否要正常进行。”
皇帝闻言,立马露出一脸苦恼的神色。
陷入了思考之中,殿外便传来中书令求见的通报。
“传”
“臣,参见陛下。”
中书令进殿后行顿行礼。
“臣有事想同陛下商议。”
言毕,中书令便用眼神暗示皇帝屏退左右。
皇帝接到暗示,立即说道。
“你们都退下吧。”
午正,坤宁宫内,皇后正与顾烨景吃着午膳。
皇后为顾烨景布了几道菜。
温柔看着他。
顾烨景看着饭碗上多出来的几道菜。
抬起头笑了笑后,又继续低头吃饭。
“皇上驾到!”
忽然一道声音的传来。
打破了这温馨和谐的画面。
“臣妾参见陛下。”
“儿臣参见父皇。”
“参见陛下。”
稀稀拉拉的声音响起。
“免礼。”
皇帝走进坤宁宫。
看了看桌子上。
尚未吃多少的饭菜说道。
“皇后和景儿在吃午膳吗?”
“正好朕也还未吃过午膳,不如一起。”
“皇后应该不介意吧?”
“臣妾自是万分荣幸。”
“只是残羹剩饭,实在是无法招待陛下。”
皇后不卑不亢的应道。
“无妨,重新布膳即可。”
“父皇。”
顾烨景扑向皇帝,撒娇的喊道。
皇帝笑着抱起顾烨景。
走到饭桌旁的椅子上,说道。
“呦,景儿又重啦,看样子是长大了。”
随后将景儿放在另一个位置上。
皇后神色不明的走到椅子上坐着。
看着饭桌对面父子之间其乐融融的模样。
“父皇听景儿的师父说。”
“景儿在武术方面极有天分。”
“而且景儿似乎也颇为喜欢习武。”
“最近秋猎将至,景儿想去吗?”
“父皇,我可以去吗?”
顾烨景眼睛发亮,满脸期许的问道。
皇后皱着眉头,神色不愿的劝说道。
“皇上,景儿才六岁。”
“当然可以,六岁怎么了。”
“景儿可是天才,自然是不同于平凡人家的子弟。”
“对了,皇后,这次秋猎也一同前去吧。”
“朕记得皇后也许久未碰刀剑了吧。”
闻言,皇后一愣。
眼神中闪过对过往回忆的色彩。
但很快就收了起来。
眼神之中反倒透露着诡异的温柔应声。
“好。”
三日后,卵时。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启禀皇上,巴蜀一地,土匪四起。”
“当地知府无力平叛,上奏请求朝延派兵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