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穷途末路
汤二狗2025-11-12 17:174,127

林枫站在监控室里,通过屏幕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

有的人坐在床上发呆,有的人在哭泣,有的人在来回踱步。

"从哪个开始审?"高铮问道。

他昨天晚上就从医院出来了,虽然身上还有伤,但坚持要参与行动。

"从张建国开始。"林枫指着监控屏幕上的一个人,"这个人意志薄弱,而且贪得最凶,最容易突破。"

张建国是国土局长,五十二岁,负责土地审批工作。

科技园的土地就是他批的,从中获得了巨额好处。

"他现在的心理状态怎么样?"高铮问。

"看起来已经崩溃了。"林枫观察着屏幕上张建国的样子,"一夜没睡,一直在床上坐着,眼神很呆滞。"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等等。"林枫看了看表,"再等一个小时。让他们多煎熬一会儿,心理防线会更脆弱。"

审讯是个技术活,不能急躁。

要在对方心理最脆弱的时候下手,事半功倍。

九点整,第一审讯室。

张建国被带了进来,手铐脚镣都没摘,走路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他的脸色很差,眼圈发黑,明显一夜没睡好。

身上的号码服有些松垮,人显得很憔悴。

"张建国,坐下。"林枫坐在审讯桌的对面,语气很平静。

张建国坐下来,低着头不敢看林枫。

审讯室里的灯很亮,白得刺眼。

墙上只挂着一面国旗和几条标语,没有其他装饰。

"知道为什么抓你吗?"林枫开门见山。

张建国抬起头,看了林枫一眼,又低下头去:"不知道。"

"不知道?"林枫冷笑,"那我提醒你一下。科技园的土地审批,你还记得吧?"

张建国的身体颤抖了一下。

"15家企业,2000亩土地,每亩20万的价格。"林枫一字一句地说,"市场价每亩80万,你们按20万批给私人企业。这中间的差价去哪了?"

张建国不说话,但额头开始冒汗。

"华东电子的王建华给了你多少钱?"林枫继续问,"500万还是800万?"

"我......"张建国张了张嘴,但没说出来。

"昨天晚上搜查你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林枫拿出一叠照片,"现金1200万,房产证23张,银行卡18张。这些钱的来源,你准备怎么解释?"

照片很清晰,能看到成捆的人民币整齐地码在床下。

还有那些房产证,都是昆阳市最好地段的房子。

"张建国,你一个国土局长,月工资3000块,你告诉我,这1200万是怎么来的?"林枫的语气变得严厉,"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你中彩票了?"

张建国终于支撑不住了。

"我说......我全说......"他的声音颤抖着,"林主任,我把知道的都告诉您。"

"那就说吧。"林枫拿出录音笔,"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钱的?"

"2004年。"张建国擦了擦眼泪,"从我当上副局长开始。"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张建国把这些年的事全部交代了。

包括科技园土地审批的内幕,各个企业给他的好处,还有赵国强的指示。

"华东电子给了我800万。"张建国说,"分三次给的,都是现金。云江新材料给了600万,博奥生物给了500万。"

"这些钱都是赵市长安排的。他说只要我配合科技园项目,以后还有更大的好处。"

林枫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这些口供都是重要证据,将来起诉时要用到。

"赵国强还给你安排过什么事?"林枫问。

"很多。"张建国想了想,"比如某些地块的规划调整,某些项目的用地审批。他让我办的事,我从来不敢拒绝。"

"为什么?"

"因为我的把柄在他手里。"张建国说,"2005年我批过一块有争议的地,程序不合规。赵市长知道这件事,经常拿来威胁我。"

林枫点点头。

这就是这些人的控制手段,先让你犯一个错误,然后用这个错误控制你一辈子。

审讯进行到中午十二点。

张建国的口供录了整整八个小时,内容非常丰富。

不仅交代了自己的问题,还牵出了很多其他人。

"休息一下。"林枫对高铮说,"下午继续审其他人。"

高铮点点头,虽然身上还有伤,但精神很好。

看着这些贪官一个个被抓,他心里很痛快。

"林枫,你的判断是对的。"高铮说,"这些人确实都有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

"这还只是开始。"林枫说,"等审完了赵国强和周成,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下午两点,审讯继续。

这次是建设局副局长王大勇。

王大勇的心理素质比张建国好一些,但面对确凿的证据,也只能如实交代。

"科技园的基建工程,我都有份。"王大勇说,"每个项目的回扣,我要拿10%。这是赵市长定的规矩。"

"总共拿了多少?"林枫问。

"2000万左右。"王大勇说,"分四年拿的,每年500万。"

"钱都放在哪里?"

"一部分在家里,一部分买了房产。"王大勇说,"还有一部分存在我老婆的账户上。"

审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财政局的李明华,交代了科技园项目的财政补贴问题。

15家企业总共申请了8亿元的各种补贴,其中3亿是虚报的。

规划局的刘志强,交代了科技园规划调整的内幕。

原本规划的绿地和公共设施,被偷偷改成了住宅用地。

每个人的口供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赵国强。

晚上八点,林枫走出审讯楼,外面已经黑了。

他在台阶上站了一会儿,点了根烟。

今天的收获超出了预期。

十二个人,有十个都开口了,只有两个还在抗拒。

而且从他们的口供中,又牵出了许多新的线索。

"林枫。"高铮走了出来,"程厅长叫你。"

林枫掐掉烟,跟着高铮回到指挥中心。

程刚正在看各组整理的口供记录,桌上摆了厚厚一摞。

"怎么样?"林枫问。

"超出预期。"程刚放下材料,"这些人交代的问题,涉及面比我们想象的要广得多。"

"比如?"

"比如科技园的银行贷款问题。"程刚拿起一份材料,"15家企业向银行申请了200亿贷款,但其中有80亿是虚假申请。"

"虚假申请?"林枫皱眉。

"对。企业提供虚假的资产证明和投资计划,银行明知道有问题,但还是放贷了。"程刚说,"因为有市政府的担保,银行觉得安全。"

林枫明白了。

这是一个更大的骗局。

虚假企业从银行骗贷,市政府提供担保,银行把风险转嫁给政府。

"程厅长,赵国强和周成很可能已经得到消息,正准备逃跑。"林枫说,"这两个人是核心,必须抓到他们。"

"需要什么配合?"程刚问。

"增加布控人员。"林枫说,"在全省的机场、港口、车站等所有出入口安排布控,布下天罗地网。"

"好!"程刚同意,"我立刻安排。"

"还有一点。"林枫提醒,"安保措施要加强。李清河那边肯定会想办法营救或者灭口。"

程刚点点头。

确实,李清河什么事都可能干出来。

"对了。"程刚想起什么,"苏书记那边有什么指示吗?"

"苏书记很满意。"林枫说,"他说这次我们打了个漂亮仗,给省长竞争增加了重要筹码。"

"那就好。"程刚松了口气。

作为省公安厅长,苏庆阳的态度对他来说很重要。

如果苏庆阳真的能当上省长,对公安系统是个福音。

苏庆阳这个人公正严明,不像有些领导那样任人唯亲。

————————————————

省委大院,晚上十一点半。

李清河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桌上摆着三部手机,其中两部一直在响。

程刚刚才汇报完昆阳的抓捕情况。

十二个与赵国强交好处级干部,一夜之间全部落网。

下一步该抓的,就是赵国强和周成了。

赵国强倒是还好,只是他的一个工具。

但周成是他的秘书,他的“白手套”。

这些年来,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都是周成在操持,也只有周成手上有能够致自己于死地的关键证据。

抓到周成就等于抓到了自己。

李清河靠在椅背上,手里夹着一根没点燃的香烟。

手指轻轻摩擦着烟身,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这是他三十年来遇到的最大危机。

从197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他见过太多政治风云。

八十年代的严打,九十年代的反腐风暴,新世纪的各种整顿运动。

但这一次不同,这次是针对他个人的。

"李书记。"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

周成推门进来,脸色有些苍白。

他手里拿着一个黑色公文包,里面装着各种汇报材料。

走路的步伐比平时慢了一些,显然心情沉重。

"坐。"李清河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周成坐下来,把公文包放在茶几上。

公文包是真皮的,已经用了五年,边角有些磨损。

这是李清河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昆阳的情况你都知道了?"李清河问,同时观察着周成的表情。

"知道了。"周成点头,声音有些干涩,"张建国、王大勇、李明华他们都开口了。按照这个速度,最多三天,他们就会把所有事情都说出来。"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张建国是第一个开口的,只用了两个小时。王大勇坚持了四个小时。李明华最短,一个半小时就全招了。"

李清河点点头。

这些人的心理素质,他都很清楚。

张建国胆子最小,王大勇虽然嘴硬但意志不坚定,李明华表面强硬实际上最怕事。

"他们都说了什么?"李清河问。

"主要是科技园项目的回扣问题。"周成翻开公文包,拿出一份材料,"还有一些工程承包的事情。目前还没有涉及到更核心的内容。"

周成的手有些颤抖。

这些年跟着李清河,他参与了太多见不得光的事情。

雇凶杀人的安排,海外资产的转移,各种暗箱操作,他都是具体执行人。

"赵国强呢?"

"那小子玩了个灯下黑,先是躲起来让巡视组找不到,现在又回到自己家别墅里里。"周成又拿出一份材料,"我们的人一直在监视,他今天下午给几个老板打了电话。"

"具体都联系了谁?"李清河问得很仔细。

"下午两点给建筑老板郭老五打电话,谈了十五分钟。"周成看着记录说,"三点给房地产商刘大头打电话,谈了八分钟。四点又联系了华东电子的王建华,谈了二十分钟。"

李清河接过材料,仔细看了几分钟。

都是赵国强今天的行踪记录。

除了打电话,他还让秘书马俊销毁了一批文件,在书房里待了整整三个小时。

"他这是在准备跑路?"李清河放下材料。

"有可能。"周成分析道,"不过也有可能是在销毁证据,或者安排家属。我听说他今天还给在鹰国的亲戚打了电话,时间很长。"

李清河站起身,走到窗前。

外面的夜色很黑,只有路灯发出昏黄的光。

远处可以看到昆阳市的方向,那里此刻应该一片混乱。

"周成。"他没有回头,"跟了我多少年了?"

"十五年。"周成立刻回答,"从1993年您进昆阳的班子开始,我就跟着您了。"

那时候周成刚从省委党校毕业,二十五岁,意气风发。

李清河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聪明勤奋的年轻人,把他调到身边当秘书。

"十五年。"李清河重复着这个数字,"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现在的省委副书记秘书。"

他转过身,看着周成。

这个曾经青涩的小伙子,现在已经四十岁了,鬓角有了白发,眼角有了皱纹。

"这些年辛苦你了。"他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很清楚,"我的事,都是你在具体操持。"

李清河想起了很多往事。

周成第一次跟他出差时的紧张兴奋,第一次参与重要会议时的认真严肃,第一次处理棘手问题时的冷静机智。

"李书记,这是我应该做的。"周成连忙站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这些年来,不管多么危险的事情,多么见不得光的安排,他从来没有拒绝过。

哪怕是联系杀手,安排暗杀,他也咬牙执行。

"坐下。"李清河摆摆手,"我们今天不谈工作,就像父子一样聊聊。"

继续阅读:第245章:最后一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返08:我登权势巅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