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大江科技
汤二狗2025-11-07 10:194,041

陈雅看了林枫一眼,然后认真地说:"因为我相信,无人机是未来的趋势。现在投入,是为了将来的爆发。我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有志气。"常瑞祥点点头,"这种精神值得鼓励。"

"各位领导请跟我来,我们去研发中心。"陈雅做了个请的手势,"我们的核心技术都在那里。"

一行人跟着陈雅往研发中心走。

李清河和周成走在最后,两人小声嘀咕着。

"这个女老板倒是挺会说话。"周成低声说。

"会说话有什么用?"李清河冷哼,"关键看东西。一会儿仔细看,肯定有问题。"

路上,刘司令继续打量着厂区:"保安、绿化、建筑,都很正规。"

"我们虽然是民营企业,但一直按照正规化管理。"陈雅边走边介绍,"员工将近三百人,其中技术人员占一半以上。"

研发中心是一栋三层小楼,外墙贴着银灰色的铝塑板,看起来很有科技感。

门口有门禁系统,需要刷卡才能进入。

陈雅掏出门禁卡,在读卡器上一刷,玻璃门自动打开:"请进。"

一进门,就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墙上挂着各种无人机的图片和技术参数。

"我们先去展示厅。"陈雅带路,"那里有我们所有的产品。"

展示厅在二楼,坐电梯上去。

电梯很新,运行平稳,没有一点噪音。

出了电梯,右转就是展示厅。

推开玻璃门,大家都愣了一下。

大厅中央摆着几架无人机,在射灯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最小的只有巴掌大,像个玩具;

最大的翼展超过三米,威风凛凛。

"这就是我们的产品系列。"陈雅介绍道,声音里带着自豪,"从微型侦察机到中型多用途机,我们都有涉猎。"

刘司令走到最大的那架无人机前,仔细打量着。

这架无人机通体黑色,流线型机身,看起来很有杀气。

"这个能飞多久?"他问道,伸手摸了摸机翼。

"这是我们的主力产品,鹰眼-3型。"陈雅介绍道,"采用汽油发动机,续航时间可达4小时,最大航程200公里,实用升限4000米。"

"4小时?"刘司令有些意外,回头看了林枫一眼,"电池技术进步这么快?"

"不是电池,是烧汽油的。"陈雅解释道,指着机身上的发动机,"电池驱动的续航时间确实有限,所以我们采用了小型汽油发动机。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油耗很低,噪音也小。"

这时,一个穿白大褂的中年人走过来,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各位领导,我是总工程师赵明。如果有技术问题,我可以解答。"

"你是哪里人?"刘司令问道,军人的习惯,先摸清对方的底细。

"我是哈工大毕业的,本科和硕士都在那里读的。"赵明回答,推了推眼镜,"后来在航天科工集团工作了十年,参与过几个重点项目。两年前被陈总挖过来的。"

"航天科工的人都来了?"刘司令更惊讶了,"陈总好大的手笔,能把大央企的人挖出来。"

"主要是这里的研发环境好。"赵明笑着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可以放开手脚干。"

"不只是我。"赵明指着旁边几个年轻人,"小李是北航的博士,研究飞控系统的。小王是西工大的,搞发动机的。还有两个是从美国回来的,一个MIT的,一个斯坦福的。"

常瑞祥点点头:"人才济济啊。陈总,你这是要打造中国的洛克希德马丁?"

"都是靠理想和高薪吸引来的。"陈雅坦诚地说。

"能做演示吗?"刘司令问道,"光看不行,得飞起来才算数。"

"当然可以。"陈雅说道,"请各位领导移步试飞场。"

试飞场在厂区的最北边,是一大片空地,有简易跑道和各种障碍物。

赵明安排人推出一架鹰眼-3型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的基本参数是:空重2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0公斤,可携带15公斤载荷。"赵明一边介绍,一边指挥技术人员做准备。

"15公斤能干什么?"李清河在旁边泼冷水。

"可以携带高清摄像设备,或者电子干扰装置。"赵明回答,"如果是军用,可以携带小型弹药。"

"什么弹药这么轻?"周成质疑道。

林枫这时插话:"现在的精确制导炸弹,几公斤就能摧毁一辆汽车。关键不是重量,是精度。"

发动机启动了,声音不大,像是摩托车的声音。

无人机在跑道上滑行了几十米,然后平稳起飞。

"现在是手动操控。"赵明拿着遥控器,"但是我们也开发了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按照预设航线飞行。"

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做出各种动作。

从地面看,非常灵活。

"能看到传回的画面吗?"常瑞祥问道。

"这边请。"赵明带大家到一辆改装的面包车前。

车厢里装满了电子设备,几块屏幕上显示着不同的画面。

"这是实时传输的画面。"赵明指着主屏幕。

画面很清晰,可以看到地面上的人和车辆。

"放大看看。"刘司令说道。

操作员调整了一下,画面迅速拉近。

连地上人的表情都能看清楚。

"这个清晰度,确实可以用来侦察。"刘司令点点头,"但是你们说的携带弹药..."

"我们准备了演示。"陈雅说道,"不过为了安全,只能演示训练弹。"

另一架无人机被推了出来。这架的机腹下挂着两个小型圆筒。

"这是我们研发的小型精确制导弹药。"赵明介绍道,"采用激光制导,精度在1米以内。"

无人机起飞后,飞到了靶场上空。

地面上摆着几辆报废的汽车作为靶子。

"目标锁定。"操作员报告。

屏幕上出现了瞄准框,套住了其中一辆汽车。

"发射。"

一个圆筒脱离无人机,带着白烟冲向地面。

"砰!"

虽然是训练弹,但爆炸声还是不小。

汽车被炸得冒烟,如果是真弹药,肯定已经报废了。

刘司令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精度确实不错。"

"我们还在研发更大型的无人机。"赵明继续介绍,"载重可达50公斤,能携带更多装备。"

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回到会议室。

刘司令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试飞场。

"演示是不错。"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但演示归演示,实战是另一回事。"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抽出一根,又想起这是会议室,把烟放了回去:"我在部队待了三十年,见过太多新装备。刚开始都说得天花乱坠,真上了战场,一半以上都是废铁。"

李清河立刻接话:"刘司令说得对。靶子不会动,也不会还击。真要是在战场上,敌人会躲会打,这玩意儿还能有用吗?"

周成也跟着附和:"就是,我记得前年装备展上,有个厂家展示什么智能地雷。结果呢?拉到演习场,十个有八个没响。"

陈雅刚要解释,林枫给了她一个眼神,示意她先别说话。

他了解这些人的心理。

光凭嘴说是没用的,必须拿出真东西。

"刘司令的担心有道理。"林枫站起来,"不如我们做个更真实的测试?"

"怎么测?"刘司令来了兴趣。

林枫走到他面前:"您不是带了司机吗?听说是特战部队出来的?"

刘司令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摇头:"小陈是不错,但这样是不是太..."

"太什么?"林枫追问,"如果连一个人都对付不了,还谈什么实战价值?"

常瑞祥一直没说话,这时开口了:"老刘,我觉得可以试试。你那个司机到底有多厉害?"

刘司令想了想:"小陈!进来!"

几秒钟后,门被推开,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走进来。

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走路没有声音。

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眼睛,平静中带着一丝警觉。

进门的瞬间,他的目光快速扫视了一圈,把每个人的位置都记在心里。

这是特种兵的本能。

"首长。"小陈立正敬礼,动作标准得像教科书。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刘司令说道。

小陈转向众人,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了一秒:"报告各位首长,我叫陈克江,原西南军区特战旅侦察连连长。1998年参加抗洪抢险,在荆江大堤上连续奋战72小时。2003年参加中缅边境反恐行动,2005年参加中越联合军演,担任红方侦察队队长。"

"说点实际的。"刘司令摆摆手,"比如你的战绩。"

小陈犹豫了一下,显然不习惯自我吹嘘:"03年那次,上级命令我们侦察一个贩毒集团的据点。我带着一个班,12个人,在丛林里潜伏了三天三夜。"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第四天凌晨,我们发起突袭。敌人有四十多个,都是亡命徒,武器精良。交火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无一伤亡,击毙敌人31名,俘虏13名。"

李清河撇撇嘴:"吹牛吧?12个人打40多个,还无一伤亡?"

小陈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到某一页,递给刘司令。

刘司令接过来一看,是军功章的照片,还有一份嘉奖令的复印件。

"小陈从不说大话。"刘司令把本子递给常瑞祥,"他是我们军区的兵王,三次一等功,五次二等功。枪法、格斗、侦察、潜伏,样样精通。去年全军特种兵比武,他拿了三个第一。"

常瑞祥翻看着本子,点点头:"确实是个人才。小陈,你对无人机了解吗?"

"报告首长,了解一些。"小陈回答,"在军区的时候,美军无人机的资料我都研究过。MQ-1捕食者、MQ-9死神,性能参数我都记得。"

"那你觉得,如果对上无人机,有把握吗?"苏文涛问道。

小陈沉思了几秒:"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开阔地带,无人机占优势。如果是复杂地形,还有一拼之力。"

"那正好。"林枫说道,"陈班长,愿意帮我们测试一下吗?"

小陈看向刘司令。

刘司令考虑了一会儿,点头:"就当是一次演习。规则简单,你进丛林躲起来,他们用无人机找你。找到了,用模拟弹'击中'你,就算他们赢。你要是能坚持半小时不被击中,或者打下所有无人机,就算你赢。"

"报告首长,交战规则需要明确。"小陈很专业,"第一,活动范围多大?第二,我能使用什么装备?第三,无人机有几架,都是什么型号?"

赵明立刻回答:"活动范围大约八平方公里,东到小溪,西到公路,南北各两公里。无人机三架,一架高空侦察型,两架低空攻击型。"

"需要什么装备吗?"陈雅问道。

小陈快速心算了一下:"地形不熟是劣势,但树木茂密是优势。给我一把手枪,两个弹匣就行。当然,得是空包弹。"

"手枪?"周成嗤笑道,"对付无人机用手枪?你以为你是神枪手?"

小陈看了他一眼:"在丛林里,步枪太长,影响机动。手枪虽然射程短,但足够了。无人机要想攻击我,必须降低高度。"

赵明立刻安排:"没问题,我们有训练用的装备。手枪是92式的仿真枪,发射空包弹,有声音有火光,但没有杀伤力。"

十分钟后,一行人来到厂区旁边的山地。

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

山不高,但树木茂密,地形复杂。

有沟壑,有岩石,还有一条小溪蜿蜒流过。

"边界在哪?"小陈一边观察地形,一边问道。

赵明指了指几个明显的标志物:"东到那条小溪,过了溪就算出界。西到公路,能看到那个蓝色的广告牌吗?那是西界。南北各两公里,我们放了红旗作标记。"

小陈点点头,开始检查装备。

他的动作很专业,先检查枪械,拉动套筒,确认机械运转正常。

然后逐一检查弹匣,确认每一发空包弹都装填到位。

继续阅读:第175章:丛林对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返08:我登权势巅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