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茶楼佛珠断裂的隐喻
万年山的永田2025-09-21 11:262,244

清晨六点十七分,齐砚秋站在“听雨轩”茶楼门口,风衣下摆还挂着昨夜工地的泥屑。她没抖,也没拍,任它干成硬壳贴在布料上。手机在掌心震动了三下——林小满发来消息:考古队报告已备份,YH-097关联资金流第九笔确汇入开曼群岛账户,时间是三年前防洪工程验收次日。

她把手机翻面扣在茶桌角,指尖压住边缘,确保镜头朝向对面座位。

钱茂才提着鸟笼进来时,佛珠正捻到第一百零三颗。他笑得像尊弥勒,眼角堆出三层褶子:“小齐啊,年轻人熬夜伤身,我这泡明前龙井,专为你醒神。”

“谢谢钱老。”齐砚秋接过紫砂杯,没碰嘴唇,借着倒茶动作扫视对方手腕——那串紫檀佛珠绳结泛白,显然常被摩挲,但今日转动频率比正常快了近一倍。

茶香氤氲中,她开口:“昨晚我们查到一批瓷片,宋代龙泉窑的,出土地点在西港A-7区。”

钱茂才眼皮未抬:“哦?那地方我熟,二十年前新区奠基就从那儿开始。”

“巧了。”齐砚秋从包里抽出一张照片推过去,“您看这碎片上的刻痕,专家说可能是‘官’字款。更巧的是,移交编号YH-097的梅瓶残件,三年前正是以周大强案证物身份入库——可惜后来不见了。”

钱茂才的手顿了一下,佛珠“啪”地卡在拇指与食指之间。

“文物的事我不懂。”他慢悠悠啜了口茶,“但我记得当年打地基时,挖出过不少碎砖烂瓦,都当建筑垃圾清走了。现在倒好,一块破瓷片也能叫停项目?”

“不是叫停。”齐砚秋纠正,“是依法暂缓。毕竟下面要是明代防洪堤,图纸审批就得重走程序。您当年批过那么多规划图,应该清楚流程吧?”

话音未落,只听“嘣”一声轻响。

佛珠的丝绳应声断裂,一百零八颗珠子滚落桌面又砸向地面,噼里啪啦像一阵急雨。

齐砚秋没动。

一颗珠子滑到她脚边,鞋尖轻轻一拨,露出底部刻字:**2003.6.15**。

她盯着那串数字,脑中突然响起一句话:

“珠内藏着质量事故责任书复印件。”

声音短促,毫无起伏,却让她脊背微微绷紧。

对面,钱茂才弯腰捡珠,动作不慌不忙,语气依旧温和:“哎呀,年纪大了,绳子松了都不知道。这串珠子,每一颗都记着一个日子,提醒我这辈子修了多少路、盖了多少房,不敢懈怠。”

“这颗记得特别清楚。”齐砚秋用笔帽将那颗刻字珠挑起,举到光下,“2003年6月15日,新区建设启动日?”

“是啊。”钱茂才接过珠子,掌心合拢,仿佛要把它藏进命运褶皱里,“那天太阳很大,我站在这块地上说了句话:‘要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

“可有人没住上。”齐砚秋掏出手机,调出考古队通报截图,“您知道吗?遗址下方发现了明代条石垒砌的防洪堤基址,深度正好覆盖原设计桩基。按《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任何建设工程不得擅自覆盖文物保护层。如果当年图纸审批时明知有遗迹仍强行施工……那就是重大程序违法。”

钱茂才的笑容僵了半秒。

紧接着,他另一只手腕上的备用佛珠也断了。

珠子四散落地,有一颗撞上茶几腿,弹跳两下,滚进沙发缝隙。

两人谁都没去捡。

街面远处传来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

“小齐啊。”钱茂才终于开口,声音低了几分,“你是个好苗子。聪明,有冲劲,组织上也看重你。何必揪着二十年前的事不放?那些档案早该进碎纸机了。”

“可有些人没进。”齐砚秋收起手机,目光直视对方,“比如周大强。他当年负责安全巡查,结果夜里坠河,尸检报告写着‘后脑钝器伤’。他的安全帽最近出现在陈建明车上,里面藏着赵德明指纹的供货单。”

钱茂才喉结动了动:“工地意外,谁也避免不了。”

“那就不是意外。”齐砚秋站起身,拎起包,“如果所有证据都能拼起来呢?比如劣质海砂来自哪批项目?比如YH-097为什么对应一笔境外转账?比如这串佛珠里,是不是藏着当年没人敢签的名字?”

“你这是胡扯!”钱茂才猛地拍桌,茶杯震翻,褐色茶汤漫过桌面,“我捐了三所小学!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

“小学倒是建了。”齐砚秋看着他,“就是不知道孩子们上课时,天花板会不会掉下来。”

她转身走向门口,脚步稳定。

身后传来窸窣声。

回头一看,钱茂才正从内袋掏出一张薄纸,叠成方块塞进一颗空心佛珠里,然后颤巍巍地将那颗珠子推向她刚才坐的位置。

“拿去。”他说,“就当是个纪念。”

齐砚秋没接。

服务生进来收拾残局,弯腰捡珠子时嘟囔了一句:“这绳子怎么这么脆,以前可从来没断过。”

她走出茶楼,风衣被晨风吹起一角。

手机还在录像,存储显示剩余空间够录四十七分钟。

她打开加密传输通道,把视频片段命名为“佛珠纪事”,上传至纪检云盘,同时附上一条备注:

【移交编号YH-097非文物编号,实为2001-2005年度基建专项账外资金流水第九账户,请核查当年混凝土强度检测原始记录及签字人】。

出租车停在路边。

她拉开车门,对司机说:“去市发改委打印中心。”

车轮启动瞬间,她低头看了眼包里那颗刻着日期的佛珠。

指尖敲了三下膝盖,节奏平稳。

不是愤怒,是思路打通的信号。

打印中心七点开门,她提前五分钟到。

身份证刷过闸机,机器提示音响起:“请勿携带违禁物品进入。”

她把手伸进风衣内袋,摸出那颗空心佛珠,轻轻放在安检托盘上。

扫描仪绿光闪过。

屏幕上跳出异常提示:内部含纸质折叠物。

工作人员抬头:“女士,这个需要开检。”

齐砚秋点头,当着对方面拧开佛珠暗格,取出那张折叠纸片。

纸上没有签名,也没有公章。

只有一行手写体:

“2003年新区桩基灌注使用海砂,抗压强度不足设计值60%,责任单位:安和置业,现场负责人:赵德明。”

她把纸拍平,夹进文件夹,走向打印机。

操作界面跳出登录框。

她输入账号密码,选择双面打印,份数:7。

纸张开始输出,第一张刚露出边角,手机震动。

林小满来电。

她按下免提。

“齐姐,招投标会场那边刚通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提前两小时。”

“知道了。”齐砚秋看着打印机一页页吐出证据,“告诉会务组,就说齐砚秋的材料,马上就到。”

继续阅读:第45章 招投标会场的双面陷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