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子弹信与市政府的红灯
万年山的永田2025-09-23 09:002,218

雨水顺着手机缝隙渗进去的时候,齐砚秋正把那枚子弹壳从贴身衣袋里掏出来。金属表面还带着体温,底部旋开后,一张折叠得比邮票还小的纸片滑进掌心。她没去擦屏幕,也没再看倒计时,只是用指甲轻轻刮了下纸片边缘——无字,泛黄,像是从旧账本上撕下来的。

她走进书房,反手锁门,拉上窗帘。撬棍被她靠在墙角,GPS追踪器的信号灯早已熄灭,任务完成。现在,轮到这张纸说话了。

林小满今早悄悄塞给她的显影剂装在眼药水瓶里,标签写着“滴三下,别多”。她拧开瓶盖,将纸片平铺在玻璃板上,背面朝上。第一滴落下,纸面微微起皱;第二滴,边缘泛出淡褐;第三滴刚渗入纤维,几道细线缓缓浮现,像被水泡松的木纹,逐渐勾勒出一张长桌轮廓。

是市政府常务会议桌的俯视图。

每个座位标着编号和姓名缩写。她一眼就认出C-1位置写着“W.S.C.”,下方刻着一串数字:03.6.15。和佛珠上的日期一样。

她盯着图纸,脑中忽然响起一句话:“决策链条藏在座次排序里。”

她立刻抽出笔记本,对照近期会议纪要,把完整姓名补全。王世昌居首,左右分别是分管城建、财政、审计的副市长,再外侧是局长级列席人员。赵德明在D-7,靠门最近的位置——向来是临时通知加进来的。

她用红笔圈住王世昌,蓝笔连通资金流向路径,黑笔在每个人名后标注关联企业。画到陈建明时,笔尖顿了一下。他在E-9,角落位,但文件显示他连续三次提交了“海砂替代方案论证报告”。

这不是巧合。这是安排好的站位。

有人故意把信息塞给她,还指明了出手时机。

她把纸片收进密封袋,换上一身深灰保洁服,背起印有“市政后勤”的帆布包。出门前,她从抽屉取出三支笔,检查墨水是否充足。红色那支笔帽有点松,她拧紧两次。

晚上十一点十七分,市政府大楼东侧货梯开启。监控记录显示,一名保洁员刷卡进入六楼走廊,推着清洁车走向会议室。那人走路略带跛脚,是林小满特意调出的夜班组长影像特征,而刷的卡,是齐砚秋上周以“归还遗失物品”为由借走又未登记归还的备用卡。

门禁绿灯亮起。

她推车进去,迅速关灯。会议桌已摆好文件袋,每份都贴着防拆封条。她没碰袋子,而是打开公文包,取出三页A4纸:第一页是海砂氯离子超标检测报告,红框标注千分之三点八;第二页是施工方宏远建设与王世昌女婿的股权穿透图,蓝线连接五层空壳公司;第三页是历年堤坝事故对照表,黑色加粗列出2003年6月15日塌方事件。

她翻开每位领导的文件夹内页,将对应材料轻轻夹入,避开封面封底的感应标签。动作轻而快,像图书馆管理员插放索引卡。做完王世昌那份时,她停了一秒,在“公诉书提纲”复印件背面写下一行小字:“您女儿婚礼那天,我查到了发票报销单位。”

最后,她在主席台麦克风底座内侧粘上微型摄像头,不是为了录音,而是拍下谁第一反应会低头翻文件。

离开前,她顺手换了桌上的签字笔——王世昌习惯用黑色钢笔,她换成一支笔帽稍短的同款,只有他自己才会察觉不对劲。

凌晨一点零三分,清洁车驶离六楼。系统日志显示一切正常。

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六分,齐砚秋坐在列席席位,左手三支笔并排放在膝盖上。她没穿风衣,只着一件米白衬衫配西装裙,袖口墨迹洗得发白。右手正用蓝色笔修改一份无关的节能方案,实则在计算大屏幕接入延迟时间。

九点整,王世昌清了清嗓子,端起茶杯:“下面我宣布,西港防洪加固工程正式开工——”

话音未落,主屏幕突然闪动,跳出一段视频。画面中,陈建明站在3号会议室门口,接过一个牛皮纸信封,对方手指在他掌心划了一下。镜头拉近,信封一角露出“顾问费”字样。

全场哗然。

陈建明猛地站起来,椅子撞向墙壁。他看向控制室方向,却发现技术人员正举着对讲机摇头——信号源来自内部备份服务器,无法切断。

齐砚秋这时举起一块硬纸板,正面写着:

【自首倒计时24小时】

翻过来,背面是三色笔记:

红色:今日日期圈出,旁注“证据已定时发送至省纪委、审计厅、监察委”;

蓝色:写着“各位领导,请问你们车后备箱里的海砂样本,够判几年?”;

黑色:列出五辆公务车牌号,正是昨晚被匿名举报查封的车辆。

王世昌的手抖了一下,茶杯落在地毯上,没碎,但茶水洇开一片深痕。他低头去捡,动作迟缓,像突然老了十岁。

齐砚秋看着他,声音不高不低:“昨天夜里,有人给我送了颗子弹。里面没威胁,只有一张座位表。我想了很久,才明白意思——不是让我闭嘴,是让我坐到这个位置来说话。”

她顿了顿,把红色笔夹回胸前口袋,“所以,我来了。”

陈建明想冲过来,却被两名纪检干部拦住。他指着齐砚秋吼:“你非法传播监控录像!违反隐私条例!”

“已脱敏处理,调用程序合规。”她平静回答,“江彻队长亲自做的技术认证,需要我当庭播放审批单吗?”

王世昌终于站直身体,整理领带,脸上挤出一丝笑:“齐主任工作热情可嘉,但这种做法……影响团结啊。”

“比起塌掉的堤坝,这点影响不算什么。”她说,“您说呢,王市长?三年前您视察工地时,穿的就是这双鞋吧?监控里看得挺清楚。”

王世昌瞳孔微缩。

就在这时,主席台麦克风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电流音。摄像头拍到的第一帧画面是:他的左手,正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齐砚秋没再说话,只是把蓝笔和黑笔也收回口袋,留下红笔握在手中。她看着门口,警笛声由远及近,五辆警车正驶入市政府南门。

会议室大门被推开,穿制服的人员列队进入。

她坐在原位,指尖轻轻敲着桌面,一下,两下,三下。

第四下还没落下去,陈建明突然扑向文件袋,撕开封条,抽出那份她塞进去的证据,当众撕碎。

纸屑飞散时,齐砚秋淡淡开口:“不用白费力气。你们每个人手里的文件,都是原件。”

王世昌缓缓坐下,手指抠进沙发缝里。

齐砚秋抬起左手,看了看腕表。

倒计时:23小时59分。

继续阅读:第49章 宋代瓷窑与双重招投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