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破茧时刻·新规的萌芽
万年山的永田2025-10-10 11:571,974

晨光把机关大院门口的邮筒镀了一层边,齐砚秋站在台阶上,袖口那块墨迹在斜照里显得不那么旧了。她没看表,但知道时间刚好——市长办公室的门向来准时开启,像一台从不卡顿的打印机。

秘书走出来,念她的名字。她应声抬步,鞋跟敲在大理石地面上,声音不大,却让走廊尽头两个正在闲聊的科员自动噤了声。她没带包,也没拿文件夹,右手插在外套口袋里,指尖摩挲着那个证物袋的边缘,里面是那张写着“陈国强”的纸条,还有半截烧焦的账本碎片。

会议室比她想象中安静。市长坐在主位,纪检委的人并排而坐,气氛不像宣读任命,倒像等她来答辩。她站定,双手交叠身前,一言不发。

“齐砚秋同志,”市长开口,语速平稳,“经市委研究决定,任命你为市发改委副主任,分管重点项目监督与合规审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希望你能把过去查出来的那些问题,变成未来管得住的规矩。”

她点头,没道谢,也没表决心。只是从口袋里取出证物袋,轻轻放在会议桌上。透明塑料下,字迹泛黄,边缘焦黑。

市长看了两秒,没接话,只合上文件夹:“散会。”

她转身离开时,听见背后有人低声说了句“这人真不客气”,接着是椅子挪动的声音。她没回头,脚步也没变。

林小满在院子中央的梧桐树下等着,帆布包搁在脚边,怀里抱着一个牛皮纸包裹,四角用胶带封得严实。她看见齐砚秋出来,立刻站直,像是等老师批作业的学生。

“投了吧。”齐砚秋走过去,声音不高。

林小满低头看包裹,手指在封口处蹭了蹭,又抬起眼:“万一……没人拆呢?”

“那就再寄一次。”她说,“十次。”

林小满抿了抿嘴,终于弯腰把包裹塞进邮筒。金属盖板合上的瞬间发出“咔”一声,短促利落,像剪断了一根绷太久的线。

齐砚秋掏出笔,在邮寄单备注栏写了三个字:请查收。

没有署名,没有编号,连日期都没写。就像把一颗种子扔进冬天的土里,信不信它能活,都由不得人。

两人并肩走出机关大院,阳光正好。一辆公交车靠站,林小满背起包,忽然停下:“姐,我报名了省委党校。”

“嗯。”齐砚秋看着她,“这次别抄别人的复习资料。”

林小满脸一红:“上次是急着交材料,复印机又坏了……”

“行了。”她拍拍帆布包,“下次记得用蓝笔改,红笔太扎眼。”

公交门关上,车尾扬起一阵尘。她站在原地,直到车影消失在街角。

江彻的警车停在隧道东口,车窗降下一半,他手里举着杯咖啡,递过来:“给你带的,没加盐。”

她接过,没喝,盯着他袖口:“赵德明教你的?”

“我早就不吃他那一套了。”江彻笑,“再说,我现在怕你比怕他多。”

她这才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温度刚好,苦得标准。

工地围挡已经拆除,通风井口新浇的混凝土还没完全干透,不锈钢铭牌固定在入口右侧,刻着四个字:质量生命线。字体方正,毫无装饰,像是特意避开任何抒情的可能。

江彻站到她身边,手插进裤兜:“他们说下周就复工,这次监理单位直接由省里派。”

“谁派的不重要。”她说,“重要的是谁敢砸。”

江彻没接话,只抬头看铭牌。阳光打在上面,反射出一道亮线,斜斜划过他的镜片。

远处推土机正在清理废墟,浮桩补偿房的残垣断壁被一车车运走。有工人路过新井口,停下看了眼铭牌,嘀咕了句什么,同伴笑着回了句“听说是个女的闹出来的”,两人扛着工具走了。

齐砚秋把空杯子捏扁,扔进路边垃圾桶。

“你还记得三年前那个司机吗?”江彻忽然问,“跨江大桥上冲下去那个。”

“记得。”她说,“车牌是假的,人也是替身。”

“今天早上,看守所系统跳出一条补录记录——‘陈建明,死亡时间:2021年4月3日凌晨2点17分’。”江彻盯着她,“补录人签名是‘王世昌代签’。”

她没说话,只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屏幕亮起,待机界面是父亲工作日志的照片,一页折痕明显,像是反复翻过。

“你爸当年调职,审批表上也有个代签。”江彻低声说。

她把手机收回口袋,走向通风井。井口边缘有一道新划的刻痕,像是施工时不小心留下的。她蹲下,用指甲蹭了蹭,灰粉簌簌落下。

江彻跟过来:“你在找什么?”

“我在想,二十年前,他们是不是也在这里,一边浇混凝土,一边商量怎么把人埋进去。”她站起身,拍了拍手,“然后笑着说,这是为了发展。”

江彻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现在可是领导了,说这话不怕被人录音?”

“求之不得。”她说,“最好明天就上新闻联播标题:《新任副主任放狠话,质疑本市发展观》。”

他也笑出声,肩膀微微抖了一下。

阳光铺满江面,风从水底往上吹,带着湿气和未干的水泥味。新铭牌在光下闪着冷冽的白,像一把竖着的尺子。

她抬起手,指尖轻轻碰了碰那行字。

“以后每个项目开工前,我都来这儿站五分钟。”

“干嘛?”

“听文件说话。”

她收回手,转身朝堤道走去。

江风卷起她外套的一角,墨迹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像一枚盖在岁月上的章。

她没有加快脚步,也没有回头。

前方十字路口,一辆市政工程车缓缓驶入,车身印着“安全巡查”四个大字,车牌号尾数是397。

驾驶室里的人低头看了眼导航,又抬头望向前方新立的铭牌,伸手摸了摸方向盘上的挂饰——一串紫檀佛珠,珠芯空着。

继续阅读:第101章 铭牌之下·轨道阴谋的启幕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