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的DVD上市后,立马就引发了购买狂潮。
不管是隆顺还是松下,对于这次的数据都非常的重视。
第一天数据出来后,马凌明可以说彻底松了一口气。
隆顺在这一天,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市场。
剩下的三成市场当中,松下独占了两成。
其他品牌的市占率,只有一成不到了。
这么一种情况,就代表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已经生存不下去了。
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
杜心水看到这个数据后,脸色异常地难看。
这么一个结果,早就在他的预料范围之内了。
在这个市场上面,隆顺占据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追赶。
对于自家的研发能力还,他是非常有信心。
只要再有一段时间,超越隆顺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总之现在是打逆风局,以后肯定能顺风翻盘。
只能说杜心水对于自家的品牌,确实有着足够的信心。
他的信心来源,自然是能松下在华夏创造的各种成绩。
隆顺不管怎么说,都只是一个民营企业。
风光得了一时,风光不了一世。
对于这个成绩,隆顺很快就做了宣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宣传在对于各种行业来说,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很多人都还在观望,不知道双方竞争的结果如何。
现在隆顺把消息放出来,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隆顺在这场竞争当中真的赢了。
要知道它的对手,可是大名鼎鼎的松下。
如此强劲的外资企业,之前在华夏市场是没有任何对手。
结果没有想到,这次面对隆顺会输得这么彻底。
前前后后两次的竞争,松下是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
要是放在以前,根本就不会有人相信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隆顺的出现,让这么一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现在很多人对于国产民族品牌,开始有了信心。
只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专心于研发,面对外资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如此重大的一个胜利,自然需要多方面的宣传。
对于这方面的宣传,李轩已经不太关注。
隆顺拥有这么多的技术储备,是不可能失败的。
如果这样都赢不了,那只能说马凌明他们太失败了。
今天的李轩,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办。
关于隆顺在大临的生产基地,已经建设成功。
现如今隆盛的总部建设工程,马上就要开始。
为了这个项目,黄乐珍前前后后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
她早早地让设计公司,把整体建筑图纸给做出来了。
现在生产中心建设完毕,接下来就能到总部的建设。
这对于隆顺来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现在的隆顺总部,只是一个临时租过来的大楼。
对于一个大型企业而言,拥有自己的总部还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隆顺的老板,自然是要出席这个开工仪式的。
今天这场采访,苏文心同样在场。
她之前来大临,主要是为了高速公路的事情。
在办公事的同时,她有自己的私心。
她想趁这个机会,多见见李轩。
原本是想借由这样的机会,缓解一下相思之情。
结果没有想到,她现在是越陷越深。
于是她找了很多理由,准备在嘉开多待了一段时间。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听说隆顺总部的项目要开始了。
这么好的机会能留下来,她自然不会错过。
她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台里,想要继续这次的采访。
对于这样的新闻,央视自然没有拒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看着台上的李轩,苏文心眼中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随着接触时间的加长,她觉得自己已经无法自拔。
李轩实在是太优秀,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拒绝。
对于这么一个结果,她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看着台上的李轩,她深吸一口气,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在这种情况,工作自然是要排到第一的。
这么重要的事情,大临的媒体都来到了现场。
隆顺这么一家企业的出现,真的让大临的经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再加上前几天,隆顺跟松下的竞争获得了胜利。
在知道这么一个结果后,很多媒体都想亲自采访一下李轩。
可惜这个机会,李轩根本就不给他们。
自从隆顺发展起来后,他变得越来越低调。
基本上所有的对外事务,都是不会露面的。
各项目的负责人,才是媒体们接触最多的。
今天好不容易能够见到李轩,自然要亲口问一问,对方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什么看法。
很快就到了采访环节,第一个提问的就是苏文心。
作为央视的记者,这么一点特权还是有的。
李轩全程带着笑容,面对苏文心时也是一样。
苏文心问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隆顺总部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至于第二个,自然是隆顺跟松下的竞争。
在这样的竞争中获得胜利,作为荣盛的老板是什么看法。
这两个问题,在场媒体都很关注。
他们此刻都眼巴巴的看着李轩,想知道对方接下来的回答。
对于这些问题,李轩早有准备。
隆顺总部的规模,其实并不是很大。
他准备建个十层,这就足够了。
占地面积虽然不小,但也谈不上有多大。
听到这个数据后,在场的媒体都有些失望。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现在隆顺在整个嘉开,都是非常有名的企业。
论规模而言,排进前三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现在这么一栋总部,让他们觉得有点配不上隆顺的规模。
李轩正想回答第二个问题,却有媒体直接站了起来。
他们的疑问非常的简单,那就是隆顺的总部会不会有点小了?
对于这一个问题,李轩的回答非常的简单。
隆顺想要发展靠的是自身的技术和产品,而不是总部。
对于这么一个回答,在场的媒体是完全没有想到的。
现在华夏的企业,最注重的就是规模。
不管是工厂的规模还是总部的大小,这都是一个衡量企业实力的标准。
对于这么一种标准,李轩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他认为有这样的标准,就代表华夏企业还没有正式进入正轨。
国外的任何一个企业,绝对不会拿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企业。
一个企业大小规模最重要的标准,其实是在行业里的地位。
除了这一点,其他的都是空话。
如何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产品永远是第一位。
企业的重心错了,整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李轩的回答,让在场的记者都是若有所思。
苏文心看向李轩的眼中,可以说是闪闪发亮。
她越发觉得李轩越来越优秀,是其他人根本比不上的。
见众人没有疑问了,李轩开始回答第二个问题。
关于隆顺的胜利,早就在他的预料之内。
今天趁着这个机会,自然是要再次好好宣传一下。
“其实在我看来,隆顺的胜利是必然的。”
这么一个结论,让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的议论。
现如今不管哪个华夏企业,绝对不敢说这样的话。
他们面对任何一个外资企业,都不敢妄谈胜利。
李轩敢这么大胆,这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
苏文心听完后,却觉得李轩说这话非常的有道理。
过去的竞争中,隆顺确实战胜了松下。
这么有力的证据,足以支撑李轩所说的话。
好奇的记者直接站了起来,“李总,请问你们在DVD项目上的技术储备,已经到什么一个程度了呢?”
听到这么一个问题,隆顺微微一笑,其他记者全部竖起了耳朵。
关于这个问题,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这个答案,将会关系到DVD行业的未来趋势。
隆顺能不能够一直胜利,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看到众人这么好奇,李轩直接伸出了两根手指。
“我们最近推出的DVD,属于二点零版本,现在三点零版本已经研发完毕,正在向四点零版本进发。”
他说的这些信息,自然不是隆顺的真实情况。
其实DVD的四点零版本,已经研发成功了。
现在整个研发团队,正在向着五点零版本进发。
关于公司的真实情况,这种场合自然不能透露出来。
不管任何时候,都必须给企业留一张底牌。
这一张底牌的存在,会让企业更加的有底气。
听到李轩的回答后,媒体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以为隆顺的研发,能够跟松下差不多已经非常厉害了。
没有想到对方在研发方面进度,已经超了松下这么多。
松下刚刚拿出二点零版本,隆顺已经在研发四点零版本了。
这么大的差距,不是说靠时间就能弥补的。
想要弥补这样的差距,除非松下把总部的研发团队带来。
不过这一点,明显是不可能的。
松下的研发总部,不可能全部搬到华夏来。
想清楚这点后,在场的记者对李轩都佩服不已。
这个年轻人在眼光方面,确实有点无敌。
就算面对松下这样的强劲对手,还是能够从容应对。
解答完这两个问题,记者们便纷纷举手。
面对神秘的李轩,他们有非常多的问题。
今天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机会,是绝对不能轻易错过的。
哪知道李轩回答了一个问题后,人就直接离开。
接下来的问题,将由各个项目的负责人来解答。
这么一种情况,是在场记者完全没有想到的。
只能说李轩这个人,真的是太过于特立独行。
华夏不管任何一个企业,老板都是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名声,带动企业的发展。
只有李轩在这一点上面,完全没有想法。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李轩低调到很多人,根本就不认识。
这在华夏的企业当中,是非常难看到的。
苏文心看到李轩离开后,赶紧离开了现场。
在大门口,她直接冲向了李轩的车。
车子刚刚启动,司机看到苏文心突然冲出来,赶紧来了一脚急刹。
“老板你没事吧?”司机赶紧问道。
这要是让老板受伤了,他这工作就算做到头。
李轩有点不高兴,等他看到苏文心之后,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苏文心来这里的采访任务,恐怕早就已经结束了。
对方一直没有离开,还找各种理由跟他见面。
对方是什么心思,他其实都明白。
在这件事情上面,现在他只能装傻。
绝对不能给对方希望,就是他的决定。
“去问问怎么回事。”李轩对着坐在副座的黄乐珍说。
黄乐珍点了点头,随后便开门下去。
李轩直接闭上眼睛,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苏文心再这么纠缠下去,对大家都是没有好处的。
他现在只能狠下心来,不给对方任何一点希望。
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敲窗户的声音。
李轩把窗户放下来,黄乐珍小声道:“老板,苏记者说想跟你聊一聊。”
“有什么问题让他找你,我现在没空。”李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你待会自己坐车回去。”
说完之后,他就拍了拍司机的座位。
司机没有多说话,直接就启动了车子。
苏文心看到这一幕,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没有想到,李轩会如此的绝情。
连见一面这么简单的要求,对方都不答应。
看着愣在原地的苏文心,黄乐珍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
“苏记者,你有什么事情直接跟我说吧!我们老板现在很忙。”
听到黄乐珍的声音,苏文心强忍住内心的痛苦,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
“黄秘书,我突然想起还有点事情,以后有空再说吧!”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黄乐珍肯定不会给对方好脸色。
对方跟老板的关系不一般,她自然不会这么做。
“苏记者,那我就先走了。”她说完转身就准备走,却被苏文心叫住。
“黄秘书,能给我留个电话吗?”
黄乐珍思索了一阵,最后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苏记者,希望在宣传方面,以后我们能够多多合作。”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以后要谈的只有公事,没有私事。
苏文心勉强带着笑容点点头,随后便直接离开了。
看着苏文心的背影,黄乐珍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这件事情上面,她知道并不能怪对方。
要怪只能怪老板,实在是太优秀了。
不管任何一个女性,遇到这样的男人,恐怕都会很快就沦陷。
在这件事情上,她可以说是深有体会。
她跟老板相处的时间最长,清楚地知道对方的魅力到底有多厉害。
正是因为这样,她心里对于老板,同样有那种异样的感觉。
唯一不同的,就是她学会了克制。
老板对老婆到底有多好,她可以说全部看在眼里。
对于其他女人来说,在老板这里是完全没有任何机会的。
不管苏文心再怎么优秀,她知道都是不可能的。
她突然想起了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一句话,一遇杨过误终身。
在年轻的时候,遇到太优秀的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她的心态比较好,以后找个差不多的就行了。
老板这么优秀的人,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恐怕只有苏文心本身很优秀的人,才有这样的想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轩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汽车产业的布局上面。
汽车行业相关的那些制造业,一大半被他收购到了手中。
隆顺现在开始制造汽车成本,绝对会比其他企业低上不少。
不过这么一个程度,还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想要让自家的汽车有竞争力,成本低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前期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这个标准的。
眼下李相已经在整合所有的企业,他得加快脚步了。
汽车制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相关产业,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到了这一点,汽车项目才能全面启动。
就算隆顺之前在这个行业一点经验都没有,能够做到成本低,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各地的报纸当中,隆顺就好像疯了一样。
在这一段时间里,收购了各种各样的制造业。
这些制造业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跟汽车行业有所关联。
如此疯狂的举动,更加证明了隆顺进入汽车行业的决心。
大家由最开始的怀疑,慢慢地变成了好奇。
之前的隆顺,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
那么在汽车这个行业,是否能够再次创造一次?
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对于整个华夏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主要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技术被垄断得太久太久了。
华夏的自主品牌想要破圈,实在是太困难了。
希望李轩这一次,能够改变这么一个局势。
隆顺能够成功,那就等于给自主品牌指引了一个新方向。
一小部分的人,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抱有希望的。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一种模式,是不可能被复刻的。
为了进入这个行业,李轩前前后后收购了上百家的制造公司。
在这些制造公司里,大部分都是亏损的状态。
经过李轩的各方调整之后,勉强达到了盈利的水平。
现如今整个华夏,有几个企业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此困难的布局,根本不是其他人能够学得到的。
就算是合资企业,恐怕都做不到这一点。
总之在这件事情上,期待的人是越来越多。
他们想知道隆顺进入这个行业后,到底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此时的李相,在敲锣打鼓地进行整合工作。
有了上次的会议,现在底下的人对他还是服气的。
大半部的命令,都能很快执行下去。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总有一些人对他阳奉阴违,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让所有人对他服气,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能够把事情做好,他受点气倒是完全无所谓。
如此年轻就能这样想,那是因为他从内心感谢老板。
没有老板,他不可能坐上如今这个位置。
俗话说得好,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老板就是他的伯乐,他又怎么能够不尽心尽力呢?
他花了三个月的功夫,就把整合工作做得差不多了。
后期还有一些结尾工作,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在任务完成后,他第一时间回到了大临,找到了老板。
看着一脸激动的李相,李轩完全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激动。
隆顺即将进入汽车行业,这对于整个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谁都说不准。
一旦跨出了这一步,隆顺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作为促成这件事情的李相,功劳就是最大的。
公司未来的高层位置,绝对有对方的一席之地。
现在对方这么激动,再正常不过了。
“老板,我认为现在整合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汽车制造相关的准备工作可以开始了。”李相最后做了一个总结。
李轩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先坐下来。
一脸激动的李相,强压住心情在老板的对面坐了下来。
“老板,现在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紧迫,这件事情可以交给我来!”
看得出来,他对于这件事情是真的很重视。
早知道李轩要进入汽车行业之后,他是最高兴的一个。
原因非常的简单,他同样对于汽车行业非常感兴趣,想在这个行业做出一番成绩来。
奈何他个人的力量太过于渺小,之前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平台,他自然不想轻易错过。
前段时间的整合工作,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
其他同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没有对他有太多的抵触。
现在整合工作完成了,隆盛就该开始造车了。
他现在非常地期待,隆顺的第一辆汽车,下线后到底会是什么样。
看到对方迫不及待的样子,李轩轻轻摇了摇头。
“汽车制造还不着急,现在还不是时候。”
听到老板这样的回答,李相急得直接站了起来。
“老板,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都已经做好了!现在这个行业的落后实在是太大了,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紧迫,如果不加快脚步……”
话还没有说完,被李轩抬手制止了。
“这些我都知道,关键是隆顺在这一个行业根基太浅了,我们不能贸然行动,必须准备充足才能开始。”
对于老板的想法,李相是无法同意的。
他坚决地认为,尽快的进入这个行业,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前期准备了这么多,宣传了这么多,不能再耽误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