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项目的未来
闻听雨下淞2025-11-09 21:386,381

“那就要看老板你投多少了。”马老师很快就给了回答,“投的越多,赚的越多!”

听到这个回答,李轩都不得不感慨一句,马老师是真能忽悠啊!

靠着一个中间商赚差价的方案,对方就敢让他投资。

真要投资了,这钱以后还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

马运贾看着李轩,眼中全是期待。

真要能从李轩这边拿到投资,那他还搞什么翻译社?

有了本钱,完全就可以做点其他的项目。

这个年代,赚钱的项目可太多了。

现在开这个翻译社,他为的就是筹集第一桶金。

如今天上掉下一个财神爷,他必须得把握好这个机会。

哪知道李轩给的回答,让他当时就傻眼了。

李轩挥了挥手,“马老师,你这不行啊!一个项目这么有前景,你连能赚多少钱都不知道,这个投资我看还是算了。”

马老师还想再解释,却被李轩挥了挥手直接拦住。

“不用送了,我们自己走就好。”

说完之后,李轩就带着一家人离开了,只剩下马老师在风中凌乱。

原本以为今天能拉来一笔投资,没想到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的他真的非常后悔,早知道就随便说个数了。

走了一段距离后,李轩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刚才在凉亭,赵娜就有一肚子的疑问。

她早就已经看出来了,李轩根本就是在戏弄对方。

以李轩做事的风格,真要看好对方,早就拿钱出来了,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刚才问了那么一堆,摆明了就是不想投资。

“不投资就算了,你干嘛戏弄人家?”

李轩哈哈一笑,脸上全是得意,“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赵娜直接白了他一眼,眼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人,躲着他点没有错。”李轩直接道。

马老师靠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凭借着阿里一战封神。

随着资本的注入,很多东西开始变味。

对于这么一位人物,可以说是毁誉参半。

他今天遇到了算是一种缘分,这才试着聊了两句。

至于说合作,他完全没有这么一个打算。

这个人带来的议论太大了,他不想被卷入进去。

赵娜非常的好奇,“你不是第一次来西湖吗?难道你早就认识他了?”

“听别人说的。”李轩随便找了个借口,“下午准备去哪里玩?”

跟李轩生活了这么久,赵娜看得出来,这根本就不是真话。

丈夫不想说,她自然不会多问。

接下来的几天,一行人开始到西湖以外的地方游玩。

整整十天,一家人对这个旅行非常的满意。

再满意也得回家,不然李天华电话都要打爆。

最开始的两天,李天华一个电话都没有。

后面基本上是一天两,三个电话,回去的前一天,足足打了五个电话。

看得出来彭小兰不在家的日子,他是真的不习惯。

李轩一行人该去的地方都去了,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父亲催得这么急,加上赵正德他们想回家,这肯定是不能再待下去的。

回到冶店休息的一天,李轩立马赶往了大临。

此时的总部,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首先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电池项目的上马。

在过去十天的时间里,黄乐珍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

任何一个项目的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负责人。

黄乐珍所找的这一位,是嘉开省有名电池厂的研发主任莫德明。

说起这一位,李轩前世有所耳闻。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黄乐珍能够把这样的人请来。

莫德明大学毕业已经有好几年时间,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电池厂担任研发员。

在这期间对方工作得非常努力,很快就有了成绩。

有了成绩的他,很快就得到了厂领导的重视。

短短三年的时间,他就成为了研发部的部长。

这么一个成绩,可以说是相当的夸张。

可惜国企的体制摆在那里,靠一个人终究无法去挽救整个厂子。

莫德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架不住厂里的情况越来越糟。

前一段时间,莫德明所在的电池厂彻底倒闭了。

整个厂子被打包出售,员工全部被买断了工龄。

拿着政府的赔偿,莫德明心里却是迷茫。

为了电池技术他没日没夜,耗费了所有的精力。

快三十的,至今还没有结婚。

最大的原因就是想在电池这一行业,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没想到他辛辛苦苦地发育,结果家却没有了。

后续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对方还是选择在这个行业继续发展。

李轩重生回来时,对方已经是一家外企电池的华夏负责人了。

现在能够被他收入囊中,这绝对是好事。

黄乐珍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上门去邀请。

心灰意冷的莫德明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对黄乐珍的邀请,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关于隆顺这家企业,嘉开不知道的人还真不多。

李轩的名字,他同样听说过很多次。

当初机械厂研发部门的建立,注重科研的人听到之后,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华夏的大部分企业,对科研的态度都是马马虎虎。

在他们看来,科研的存在就是为了提升产品的价格。

一个企业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市场上。

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李轩能够摆出这么一个态度,他们是非常的佩服。

对方秘书亲自上门邀请,他没有理由不答应。

到了大临之后,黄乐珍很快就为他安排好了一切。

对于一个单身汉而言,这些东西他并不在乎。

他在乎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开始。

黄乐珍给的回答很简单,要等老板回来才知道。

等了两天的他,早就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他找过好几次黄乐珍,想知道李轩回来的具体时间。

黄乐珍是真的没有办法回答,老板在这件事情上面并没有交代。

经过她的一番安抚后,莫德明只能悻悻而回。

老板要是再不回来,莫德明恐怕会生出其他的想法。

回来后的第一时间,李轩就见到了莫德明。

来到会议室后,双方彼此打量着对方。

莫德明年近三十,身上的气质十分的沉稳。

关于对方的简历,李轩已经看过了。

刚起步的电池项目,能够有这样的人来领导,基本上是不用他太担心。

他早就知道,隆顺的老板非常的年轻。

今天亲眼看到,还是觉得非常的震惊。

二十岁出头就能够拥有这样的事业,他是想都不敢想。

“李总你好。”他赶紧打招呼。

李轩笑着走近,主动伸出手道:“欢迎你,莫工。”

莫德明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李轩这么好说话。

握手后,他表现得有些拘谨,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以前在厂里面,他都是埋头苦干,满脑子都是技术的事情。

人际关系这一块,处理得是非常的糟糕。

这么一个性格,一时半会儿是改不过来了。

看到对方这个样子,李轩微微点点头。

这么一个样子,倒像是一个搞技术的。

对方要是一上来口若悬河,他恐怕还有些担心。

见对方这么拘谨,他决定先不说工作的事情。

了解一下对方是一个什么人,再来聊工作。

“听说你是大临本地人?”李轩一边问道,一边伸手请对方坐下来。

莫德明有些意外,原本以为老板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问工作想法的事情。

一上来就闲聊,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回答完这个问题后,这才坐了下来。

随后,李轩又问了一下对方的家庭情况。

关于这些信息,他早就在简历上都看过了。

现在主动提起,无非就是想让对方先这么拘谨。

太过于拘谨,不利于接下来的工作讨论。

十分钟左右,莫德明整个人放松了不少。

说话的语速和声音,都已经恢复了正常水平。

李轩这才进入正题,“你觉得华夏现如今的电池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如何?”

有了前面的铺垫,没有了紧张和拘谨的莫德明,很快就给了回答。

“我认为在技术方面,跟国外相比落后太多了。”

李轩认真道:“由你来全权负责这个项目,多久可以赶上国外?”

对于心思单纯的莫德明而言,他觉得没有必要拐弯抹角。

需要什么样的目标,直接就跟对方说就行了。

同时他想看看,莫德明面对这个问题会怎么回答。

这要是换成普通人,听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李轩太自大了。

电池的技术,现在其实说不上有多厉害。

可是国内发展落后,在这方面跟国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想要完全追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在国内搞这么一个项目,前期最重要的还是站稳脚跟。

只有站稳了脚跟,才能谈后续的发展。

至于说超越,那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

李轩这个问题要是放出去,恐怕所有人都会觉得他疯了。

想要在一项技术超越国外水平,谈何容易。

莫德明不亏是专门搞研发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相反的,他表现得还有些激动。

老板能够这样想,说明准备在这个项目上花大力气。

这对于他来说,就能够大展手脚了。

有足够好的科研环境,再加上充足的资金,他不觉得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十五年之内,绝对能够赶上国外水平!”他自信地报了一个期限。

李轩听到之后,眉头却直接皱了起来。

这么长的时间在,他自然是不满意的。

要是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察觉到李轩的不满了。

莫德明自顾自地往下说,“只要李总你给我足够的支持,我一定会让这个目标达成的。”

“这个时间太长了,能不能再缩短一些?”李轩直接道。

针对莫德明这样的科研人员,直截了当一点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这下轮到莫德明皱起了眉头,没想到老板对这个时间不满意。

“如果资金充足,我有把握能够缩短到十年之内。”

李轩看着对方,“你所谓的资金充足,要充足到什么程度?”

“一年最少一百万的研发投资……”说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一百万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关键是这一百万拿来研发,可能会没有任何的收益。

对于老板而言,花钱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每年投入一百万,只是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显得有点夸张了。

看到李轩没有说话,他赶紧补了一句。

“只要保证这样的资金投入,我们的电池技术一旦超越国外,到时候就能够赚大钱了。”

听到莫德明这样的劝解,李轩差点都笑出来了。

十年时间,一年一百万,总共要花一千万。

一千万投下去,要等到十年之后才有收益,这个收益还是不确定的。

任何一个投资人听到这种项目,只有一个想法,绝对不会去投钱。

“为什么一定要全力做研发?我们完全可以一边做研发,一边生产销售,以战养战。”李轩提醒道。

听到李轩这样说,莫德明摇了摇头。

“老板,你想得太简单了。”

“你详细说一说。”

莫德明点了点头,便把这个行业的具体情况,跟李轩说了一下。

生产电池,是这个行业赚钱的唯一手段。

想要生产电池,前提是需要一条生产线。

电池生产线,一条的价格就在数千万。

前期的投入,不可谓不大。

老板投了钱在这上面,还会投钱来进行研发吗?

毫无疑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老板开厂是为了赚钱,现在能够赚到钱了,为什么还要投钱进来研发?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电池就算生产出来,距离赚钱还有一步,就是销售。

现在电池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隆顺在此之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项目刚刚开始就想着赚钱,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认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地去提升技术。

厂里可以做一些代工,维持正常的运行。

等到技术研发完毕后,就能够快速地赚钱了。

他的发展策略,基本上是按照技工贸的策略来制定的。

先发展技术,再通过技术来赚钱。

这个策略的好处,就是拥有了技术,就等于拥有了市场。

一旦技术取得领先突破,市场上就不会有其他的竞争对手。

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前期投入大,周期太长了,很多企业都等不到赚钱那天,就直接倒闭了。

市场永远是快速变化的,一个项目今年可能赚钱,过两年可能就不赚钱了。

十年的时间,对于任何一个项目而言都太长了。

谁知道那个时候的电池技术,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莫德明所研发的技术,在这几年可能领先市场。

其他竞争对手同样在进步,他们也会有新技术诞生。

这里面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说完自己的想法后,莫德明赶紧看了李轩一眼。

他发现老板面无表情,似乎对他的方案并不满意。

看到这一幕,他心里微微一沉。

大老板对技工贸不是那么赞同,恐怕是赞同贸工技。

看来他对于李轩的判断,还是有些错误。

汽修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前期不算太大。

正是因为这样,老板才会成立一个研发中心。

现在电池的技术投入以及生产,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这个猜想,让他的心里立马就蒙上了一片阴影。

原本还以为遇到一个好老板,现在看来似乎自己想得有点太多了。

李轩眼皮一抬,就看到了一脸失望的莫德明。

看到这一幕,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这是什么表情?好像对我非常的失望。”

莫德明赶紧摇了摇头,这种话自然是不能当面说的。

“老板,我知道电池项目起步有点困难,不过我可以给你保证,这个行业做起来,绝对能赚钱。”

看到对方坚定的样子,李轩知道没有找错人。

想要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做到心智坚定。

否则的话,投进去的钱最后只会打水漂。

“关于电池这个项目,生产和研发,我想同时进行。”李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莫德明眉头微微一皱,这个想法当然是好的。

可是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拿出足够多的资金。

“老板,这样一来前期的投入可不小。”

光是一条电池生产线,就要一千多万。

加上其他,恐怕要两千万打底。

“如果用自动生产线确实非常贵。”李轩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什么我们不改进一下?”

莫德明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着老板的下文。

他想知道在这件事情上面,老板会给出什么样的方案。

“现在电池的大部分工序,应该可以用人工代替吧?”

莫德明眼睛微微一亮,很快就明白了李现的意思。

“是有很多工序可以用人工代替,老板这是想来个半人工半自动?”

不得不说,莫德明对于电池的生产,确实非常地熟悉。

李轩仅仅说了一句,对方就能想到这么多。

“就是这个意思,采取半人工半自动,是不是可以省很多钱?”

莫德明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快速地把电池生产流程过了一遍。

其中能够用人工代替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想清楚价格后,他顿时激动地站了起来。

“老板如果采取半人工半自动的模式,生产投入可能不到一百万!”

李轩脸色非常的平静,就好像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内。

“如果是这样,你还有什么好担心?”

前世的华夏在电池方面发展得这么快,自然是有人早早地在这个行业耕耘。

王闯福辞掉国企的工作,特地跑出来自己创业。

他当时在国企,工作的地方是有色金属研究所。

出来之后创业的第一个方向,就是电池。

按照时间算下来,王闯福也该开始为创业做打算了。

现在电池生产线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王闯福当时根本拿不到这么钱,只能另辟蹊径,了。

投入的资金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效果一点都不差。

这让电池的生产成本,急剧的下降。

成本下降了,在市场上就更加的有竞争力了。

凭借着低廉且质量高的电池,王闯福的公司很快就打出了名气。

一连盈利了好几年,最后接到台湾一个大客户的订单,从此一飞冲天。

李轩现在提前一步,是要占据了先机。

以后要是有机会,完全可以合并王闯福的公司。

有了王闯福,以后在新能源赛道上面,他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激动的莫德明,没想到今天会得到这么好的一个消息。

对于科研这方面,他确实非常的重视。

在国企待了这么多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不管多么有前景的项目,光有科研是不够的。

只有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才能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为了搞研发而没有市场,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策略。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老板,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电池项目启动了。”

李轩微微一笑,“我给你的只有钱,剩下的自己去办,有没有问题?”

莫德明没有想到,自家的老板会如此的直接。

没有多想,他直接给了肯定的回答。

“老板你放心,只要钱到位,我立马就能够开始!”

“你知道科研和生产,要先走哪一步吗?”

莫德明想都没想,张口就要说先搞科研。

等他看到一脸笑意的李轩,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老板要做的是企业,而不光是科研。

“老板,我决定先把生产线建起来,再来弄科研的事情。”

生产线一旦建立,就意味着整个项目能够开始生产和销售。

前期的销售可能会成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相信市场环境会越来越好。

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他们生产的电池,成本会下降非常多。

成本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想要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旦企业进入了正轨,对科研同样是一件好事。

产品卖得多了,就能够在市面上受到更多的建议。

同时对市场的变化,也会非常地敏感。

这对于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绝对是有好处的。

李轩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样子莫德明不是一个迂腐之人。

“好好干,希望在五年之内就能看到你们的成果。”

对于李轩这个期盼,莫德明在充满激动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忐忑。

“老板,这点我可不敢给你保证。”

刚才他说的是十年,老板一下就把这个时间缩短了一半。

就算他对自己再有信心,都不敢做这样的保证。

看到对方忐忑的样子,李轩哈哈笑了起来。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你不要有太多的压力,用心去做就行了。

莫德明用力地点了点头,“老板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继续阅读:第二百六十七章 最大的功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90,从卖掉铁饭碗开始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