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前世的人物
闻听雨下淞2025-11-10 09:286,233

李轩跟严经业说他在冶店还有事情要办,并不是假的。

关于出国考察的事情,已经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在汪国源的带领下,他们将去到岛国一家机械工厂考察。

为了得到这个机会,老板可是花了不少的钱。

汪国源清楚地知道,这个机会到底有多么来之不易。

可惜的是这次考察,只能去十个人。

现如今整个研发部门,上上下下五十多个人。

从里面挑十个人。对他来说还是比较为难的。

不管给谁,剩下的人肯定会有意见。

幸好老板提醒了一句,那就是这样的考察,并不是只有一次。

这次没有去的人,下次肯定会有一个名额。

有了这么一个保证,这份名单就很快就出来了。

在总部搬迁的第二天,考察团的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们即将出发,去到一个非常陌生的国度。

在担忧的同时,大家更多的却是兴奋。

现在这个年代的华夏,技术方面确实落后了太多。

这次去外面能够学点技术,他们是非常期待的。

老板甚至已经提前给了保证,经过这次学习能够研发出新技术的,一定给他们加工资。

这对于他们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研发工作,向来是枯燥无味的。

现在又是一个浮躁的年代,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够沉得下心来。

大家想的都是如何赚钱,如何过好日子。

研发部的人能从外地跑到冶店来,已经证明了他们对于科研工作的热爱。

再加上老板给的实在是太多,他们对这份工作是万分的满意。

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拿到高工资,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现在去国外考察,有成绩还能再提一下工资,没有人可以拒绝。

看着眼前提着大包小包的人,汪国源的心里非常感慨。

当初愿意跟着他来这里的人,或多或少都带着怀疑。

他们怀疑隆顺这家企业,真的能够撑起一个科研部吗?

甚至很多人在想,这个科研部就是给外面的人看的。

等他们到了后,才发现这一切的担心都是假的。

尤其是老板购买的那些机器,打消了他们所有的担心。

真要是做做样子,根本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钱。

后续研发中心的建立,让他们对隆顺更有信心了。

自家这位年轻的老板,对科研是真的非常的重视。

从科研中心可以看得出来,从他们的工资收入也能看得出来。

隆顺没有哪个部门的员工,能够比他们部门的高。

这件事情,当初在厂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当时老板出面,直接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了。

老板直接发话,研发部门就是隆顺最重要的部门。

谁要是再对研发部门有意见,可以直接走人。

这么一种举动,让整个研发部的人对老板那是死心塌地。

“领导,老板什么时候过来?”底下的人有些迫不及待了。

大巴车已经停在旁边,随时可以走人了。

看到员工这么着急,汪国源忍不住笑骂了一句。

“你们急什么?说好八点半出发,现在才八点,老板哪有那么早来?”

话音刚落,一辆虎头奔便从不远开了过来。

“赶紧给我站好,老板过来了,安静一些!”

研发部的十名员工,压下了激动的心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那辆虎头奔上。

虎头奔停下来后,汪国源赶紧上前给李轩打开车门。

李轩下车笑道:“老汪,这可不是你该干的事。”

“老板说笑了,公司可有很多人巴不得能够做这件事情的。”

汪国源在隆顺待了一段时间,对其他人态度没有什么改变。

在面对李现的时候,他是真的非常的佩服。

老板对他,从来都是很客气,很尊重的。

放在其他企业,他是根本不敢想的。

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

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位重视技术的老板,他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

在敬佩老板的同时,他心里更多的是感激。

无非就是给老板开一下车门,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李轩笑着拍了下他的肩膀,随后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汪国源露出笑容,“有的人七点半就过来了,太激动了。”

李轩点了点头,随后走到众人面前。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十个人异口同声道:“老板,我们准备好了!”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这次希望你们能够有所收获,以后能够为隆顺的发展尽一份力。”

说完之后,他对着曹海林点了点头。

曹海林赶紧从车的后备箱,把老板准备的东西拿了出来。

“这是我特地让人去买的,希望你们路上用得着。”

他准备的东西,是一些常用日语的翻译,还有一些晕车药。

考察团这次去岛国,自然是坐飞机去的。

坐飞机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是在大巴车上度过的。

现在这个年代,道路情况非常的糟糕。

坐这么久的车,经常会有人晕车。

眼前这些人可都是隆顺的宝贝,李轩可看不得他们受苦。

昨天晚上他就吩咐了曹海林,去把这些东西买好了。

今天希望他们在路上,不会那么难受。

看着手上的东西,唯一一位女员工,眼眶直接就红了。

这一位老板对他们的好,真的没话说。

其他人异常的感动,这样的老板真的少见。

汪国源站出来,走到员工的队列。

“老板,谢谢你!”说完之后,他鞠了一个躬。

其他十名员工见此情况,全部跟着鞠躬。

嘴里的谢谢老板,并不是为了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

能够有这么一位对待员工的老板,他们真的是太幸运了。

李轩笑着把汪国源扶起来,随后对其他人道:“都是自己人,没有必要这样。

这次任务非常的重要,你可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汪国源拍了拍胸脯,“我一定会尽心尽力不负众望,争取多学一些东西回来。”

听到这个回答,李轩的笑容却收了起来。

“这次的任务你可不要搞错,学习技术固然重要,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这一番话,让在场的员工心里更加的感激了。

这一位老板,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着想。

李轩自顾自地往下说,“人生地不熟的,你一定要给我看好他们,绝对不能出问题,谁要是掉了一根毫毛,回来我拿你试问!”

汪国源脸色立马凝重了起来,“李总,我一定不让他们受任何的委屈。”

李轩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跟汪国源握了握手。

剩下的十名员工,他一一握手,各自说了一些鼓励的话。

“行了,都上车吧!”

汪国源点点头,安排员工们上车。

上车前每个员工特地对着李轩鞠了一躬,这才上去。

看到这一幕,一旁的汪国源佩服不已。

自家的这位老板,实在是太得民心了。

考察团的车开动后,李轩这才上车。

这里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他该动身去大临了。

总部搬迁过去了,肯定是要等着他坐镇的。

秘书黄乐珍,在总部搬迁那天就过去了。

现在遇到问题,基本上是对方在处理。

昨天晚上,对方把当地的一些情况跟李轩汇报了一遍。

其他的暂时没有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的工作展开。

关于这一点她自然是做不了主的,只能求助老板。

老板的回答很简单,这几天先把人心给安定下来。

来到一个新地方,大家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现在的隆顺总部,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需要去办。

需要处理的,就是订单方面的问题。

相信这些问题,有黄乐珍在是完全能够处理好的。

李轩现在去大宁,就是解决总部发展方向的问题,同时给那边的人带去信心。

接下来隆顺总部的重点方向,就是去寻求各种合作,招聘人才。

做好了这两点,前期的目标就算达成。

总部发展的事情得一步一步来,过于着急是没有用的。

以后隆顺的所有行政事务,基本上都会在这里处理。

生产的话,跟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总部的职责,必须明确划分出来。

不能像以前那样,行政和生产纠缠在一起,是会出大问题的。

李轩来到新总部,黄乐珍等人已经在楼下等候了。

隆顺的老板有这样的待遇,非常的正常。

李轩挥了挥手,示意黄乐珍把人全部遣散。

他今天就是过来看看,暂时没有多大的动作。

先让这些人工作一段时间,看看期间会出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自然最好,有问题就解决。

到自己办公室,李轩非常的满意。

办公室基本上是按照他的要求来装修的,简洁大方,并没有过多的装饰。

“总部这里的事务暂时交给你处理,有没有问题?”他转头问黄乐珍。

黄乐珍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老板会给她这么一个任务。

这要是普通人,恐怕早就诚惶诚恐了。

黄乐珍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老板你放心,我会把这里看好的。”

她知道这是老板对她的信任,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和考验。

只要能够让老板满意,她的地位将无比的牢固。

自从在隆顺上班以来,她是非常满意的。

不管是工作还是工资,老板都没有亏待过她。

尤其是隆顺的发展速度,让他们这些大学生非常的震惊。

按照这么一个速度,隆顺想要成为全国性企业,并非没有可能。

他们作为第一批大学生管理层,享受到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总部这一块,基本上都是刚升上来的大学生管理。

能够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黄乐珍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

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好好协助老板共同发展隆顺。

以后隆顺真的成长起来了,她只会获得更多的好处。

简单地询问了一下情况后,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李轩看了一眼,并没有急着接电话。

“你去忙吧!”

黄乐珍点了点头,赶紧就离开了。

总部刚搬迁过来,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打起电话后,对面传来了严经业的声音。

“李总,你到大临了吗?”

听到对方有些着急的语气,李轩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这么巴不得让我来大临,是有什么好事?”

“真被你猜对了,有大人物在大临!”对方神秘兮兮道。

李轩一脸的好奇,“你说的大人物是谁?”

“沈泰福你知道吧?”严经业报出了一个名。

李轩脱口而出,“长城机电的那个沈泰福?”

“哈哈,没想到李总知道这个人,他来大临好几天了。”沈泰福笑道。

李轩脸色却凝重了起来,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鸟。

“他是来搞节能项目技术转让的吗?”他直接问道。

严经业直接夸奖了起来,“李总,没想到你消息这么灵通,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李轩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遇上这号人物。

所谓的节能项目技术转让,其实就是打着幌子来非法集资的。

这个项目投资额度三千元起,上不封顶。

按照对方的说法,投资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四。

要知道现在的银行储蓄回报率,才百分之十二。

沈泰福这个项目,已经超过了银行利率的两倍。

这么明目张胆的非法集资,在后世根本就看不到。

如今这个疯狂的年代,就让很多人上当。

一来是社会太浮躁,二来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现在还是不太完善。

对方利用这样的规则,短短一年时间就吸纳了几千万的资金。

这种做法,最终还是被有关部门盯上了。

拿着巨款的沈泰福,连夜想离开华夏。

最后在机场,被有关部门的人抓住了。

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的沈泰福,身上还是有很多光环的。

他手上的节能技术和科技公司,让很多人选择相信了他。

对方现在全国游走,就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

这位人物来到大临,不知道会搅动什么样的风云。

听到李轩没有了声音,严经业忍不住问道:“李总,是信号不好吗?”

“没有。”李轩摇了摇头,“你觉得这个项目靠谱吗?”

“肯定靠谱啊!”严经业说起这件事情,那是滔滔不绝。

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得出来,他对沈泰福非常的推崇。

说着说着,他就发现不对劲了。

他说了一大堆,李轩却是一言不发。

“李总,你怎么不说话?”他忍不住问道。

李轩哈哈一笑,“话都让你说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严经业有些不好意思,“李总,这个项目太吸引人了,我准备让人投点钱进去。”

李轩皱了皱眉头,严经业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真要投钱进去了,最后肯定是血本无归。

“有很多人看好这个项目吗?”他旁敲侧击地问道。

严经业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普通人还不知道,政府单位知道的人比较多,他们现在都在准备钱了,用不了多久整个大临的人都会知道,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投资的。”

李轩只能给对方泼一盆冷水,不然肯定是要上当受骗。

“你觉得这个项目真的靠谱吗?”

严经业微微一愣,语气立马紧张了起来。

“李总,你是不知道什么内幕?”

这里面关系到的事情可多了,由不得他不谨慎。

李轩笑了笑,“我能有什么内幕?只不过对方的项目,在我看来有些过于夸张了。”

这要是普通人提出来的,严经业肯定不放在心上。

电话那头是李轩,就由不得他不重视了。

“李总,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

李轩自然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提出了几个疑点。

首先就是沈泰福这个项目,是不是真的存在?

对方的科技公司,是不是一个正经公司?

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这件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李轩最后总结道:“你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对方的公司,这件事情我相信是很好去核实的。”

沈泰福手里所谓的科技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皮包公司。

公司账目上的研发资金,报出来的数据却是异常的恐怖。

销售方面,却非常的拉垮。

只要查到这两个数目,就足以证明这里面是有蹊跷的。

严经业这下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李轩。

听到对方没有声音,李轩自然猜到了对方的担忧。

“这件事情你没有必要上报,偷偷摸摸去调查,如果属实的话,对你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功劳。”

听到这句话,严经业眼睛微微一亮。

如今整个大临政府,对于这个项目都是异常的期待。

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公务员,都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想要借这个机会发财了。

前提是这个项目,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还是靠谱的。

如果是假的,那乐子可就大了。

整个大临的经济,可能都会因为这件事情受到重大的影响。

想到这么一个结果,严经业额头上全是冷汗。

主要是沈泰福这个名字,现在就是一面活招牌。

对方去了全国那么多的城市,筹集到了很多的资金。

面对这么一个结果,不会有人会对这个项目产生怀疑。

大家是这么一种态度,反而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

“李总,不管这件事情是真是假,我都得好好感谢你。”他非常认真道。

在感谢的同时,心里对李轩就更加的佩服了。

一个回报率如此高的项目,再加上有一个名人,相信任何人第一时间就会去筹钱。

李轩还能保持如此冷静,实在是太不简单了。

“领导还是尽快去调查,不要耽误了时间。”

严经业知道事关重要,又说了句谢谢就把电话挂断了。

挂断电话后,他第一时间就找人,赶紧去调查这件事情。

只要了解一下对方公司的具体情况,那件事情的真假基本上可以判断了。

李轩放下电话后,拿出纸笔在上面写了电池两个字。

现在隆顺的发展,彻底走上了正轨。

方向他已经指出来,接下来要他担心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机械厂的发展相当的不错。

在汽修零部件市场上面,隆顺算是彻底站稳脚跟了。

这次科研部门去外国考察,希望能够多带回来一些技术。

有了这些技术,机械厂才能更好地发展。

隆顺汽修行眼下最重要工作,还是多开分店。

今年在整个嘉开,最少要三十家分店。

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整个嘉开的维修市场,隆顺就没有什么对手了。

要说唯一的对手,就是那些国企维修厂。

国企的制度摆在这里,注定是没有多少竞争力的。

毫不夸张地说,这等于是没有对手。

前期分店需要的资金,确实是一笔大数。

在李轩看来,这是完全值得的。

现在钱红兵,已经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件事情上了。

当初他提出这个意见来,钱红兵是第一个反对的。

对方认为现在开分店的速度,不能太快。

每开一个分店,必须保证盈利的才能继续开下一个。

这么一种方案,自然是被李轩直接否决了。

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可是非常宝贵的。

司机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非常受欢迎的职业。

只要维修店开过去,就不存在亏钱的情况。

保养业务的展开,会让隆顺的名气越来越大。

以后汽车的数量上来后,这就是一面金字招牌。

想要获得这一面金字招牌,前期自然是要花钱的。

现在维修行和零部件两个项目,收益已经完全足够支撑自身的发展。

对于其他老板而言,接下来只要稳扎稳打就行了。

李轩清楚的知道,这么一点收益对他想做的事情,是完全不够的。

只是修车和研发零部件两个项目,现在赚的钱确实足够了。

他的野心可不止这一点,他要让华夏成为一个汽车强国。

现在最先进的汽车技术,都被西方国家掌握在手里。

华夏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

策略是好的,架不住外资品牌狼子野心。

他们为了国内的市场,可以会放弃一部分利润。

在技术的封锁方面,只会越来越严重。

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合资汽车品牌。

十几年过去了,华夏的汽车技术进展却并不快。

最大的原因,就是合资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技术。

他们给华夏车企的技术,都是已经过时的。

想学最先进的技术,人家根本就不愿意教。

一直等到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继续阅读:第二百六十一章 车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90,从卖掉铁饭碗开始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