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坚持创业,不忘初心
闻听雨下淞2025-11-09 11:316,192

“隆顺要进军汽车行业了,实在让人没想到。”

“李轩这个年轻人,野心着实不小啊!”

“你们说隆顺这次能够成功吗?”

“想太多了吧?汽车行业可不是其他行业。”

“说得没错,我觉得李轩就是太高看自己了。”

“想要在汽车行业闯出名头,不是光有钱就行的。”

“我觉得隆顺应该有可能,李轩的眼光实在是太毒辣了。”

“眼光毒辣有什么用?关键得有技术才行!”

“隆顺以前靠的就是产品和技术,现在这上面没有了优势,你觉得能发展起来?”

“这次李轩绝对选错了赛道,以后肯定会后悔。”

“隆顺走了这么多的顺风路,这次恐怕要栽跟头了。”

“说不定人家就是买着玩玩,并不想进入这个行业。”

“一张制造资质上千万,这是能拿来玩的?”

“我倒是很好奇,隆顺在这个行业到底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汽车行业,水深着呢!”

普通人的议论,对于隆顺来说自然不会有影响。

那些跟隆顺合作的人,都开始打探消息了。

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个消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更重要的,那就是李轩是态度。

这一切要是真的,他们跟隆顺的合作会不会受到影响?

黄乐珍没有想到,一张汽车资质,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

幸好老板之前早有吩咐,让她不用理会这些东西。

隆顺只需要埋头发展,这就足够了。

外界的目光怎么看,根本就不重要。

牟起钟听到这件事情后,倒是显得非常的高兴。

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李轩,想要合作。

汽车行业他以前不是没有想过,最终还是放弃了。

原因非常的简单,主要是这个行业卡脖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他算是华夏商界有名的人物可同样没有把握能够做出成绩来。

最关键是,这样的行业想要做出成绩来,那得实打实造车才行。

这对他来说,自然是不太现实的。

他手上的项目,基本上都是空中阁楼。

规模说出来吓死人,能不能够实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李轩进入到这个行业,那他完全可以借这件事情,来提升自己的名声。

后续怎么发展,他倒是完全不在意。

李轩自然明白对方的意思,直接就拒绝了。

汽车项目是隆顺未来的支柱型产业,绝对不能出问题。

真要找牟起钟这样的人合作,那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

听到这样的回答,牟起钟一时都有点自我怀疑了。

为什么每次找李轩合作,对方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他?

难道在对方的眼里,自己是什么洪水猛兽?

“李总,你为什么老是这么快就拒绝我?”他忍不住问道。

李轩哈哈一笑,“我们做企业的方式不一样,还是不合作的好。”

牟起钟见对方这样说,就没有继续自讨没趣。

“李总,你现在进入汽车行业是不是有什么底牌?”他好奇地问道。

李轩直接道:“牟总你想多了,我哪有什么底牌,无非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这样的话,牟起钟自然是不相信的。

如果是其他年轻人,他恐怕会认同这样的观点。

李轩这个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对方向来是走一步算十步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轻易踏足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行业?

现在制造资质都买了,那就说明有十足的把握。

到底怎么做,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现在他很好奇,这个汽车项目未来到底会如何发展?

聊了几句后,两个人便把电话给挂断了。

放下电话没多久,铃声便又响了起来。

接下来,给李轩打电话的人是越来越多。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李轩的朋友。

他们在知道李轩进军汽车行业后,表示非常的关心。

多数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认为李轩有些膨胀。

进入汽车行业,对隆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行业的水太深了,不是隆顺一家民营企业可以去趟的。

对于这些善意的建议,李轩笑着感谢了一番。

他已经做了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

造车资质拿到手了,距离造车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购买一条完整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光有钱是不够的。

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是不可能买到这样的东西。

现在能够买到流水线的地方,恐怕只有国外的车企了。

全新的生产线,李轩那是想都不敢想。

此前他就已经派人去熊国,打听二手汽车生产线。

只需要购买到一条,他们的车企就能够正式开工了。

与此同时,相关的招聘工作早就已经展开了。

隆顺的一系列举动,在告诉众人他们是真的要进入汽车行业了。

原本带着怀疑态度的那些人,这下不得不相信。

隆顺大张旗鼓,前前后后花了这么多的钱,摆明了是要在汽车行业大干一场。

这个消息,各地的媒体自然不会放过。

前段时间,隆顺才因为DVD的出现,狠狠地火了一把。

没想到才过去一段时间,隆顺又爆出了一个大新闻。

汽车行业的成熟与否,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性产业。

如今的华夏在这方面,可以说全面落后。

想要追赶上西方国家,只能拿出市场换技术这样的策略。

这样的策略能不能管用,其实大家心里都没什么底。

人家铁了心不愿意把技术共享出来,有的是办法。

就算真的拿出来了,那些技术恐怕都是早已过时,落后的了。

华夏的汽车行业想要发展起来,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隆顺现在进入,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自寻死路。

很多合资公司的建立,都是背靠国企,背靠国家。

私人敢进入这个行业的,现在一个都没有。

李轩作为第一个尝试的人,得到的关注自然不会少。

作为李轩的家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倒是出奇的一致。

他们认为李轩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

李轩已经做了决定,他们只需要支持就可以。

万鹏举在知道后,第一时间找到了李轩。

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老板的步子跨得这么大。

现如今隆顺各地工厂,都在建设当中。

老板不声不响,就买回了一张汽车制造资质。

他这个机械厂的负责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现在他急着找老板,就是要了解具体情况。

隆顺未来到底要怎么做,机械厂的定位如何,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老板,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觉得应该提前通知一下我们。”万鹏举的语气中带着幽怨。

这件事情的发生,真的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

外面的媒体过来采访他们,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要是提前知道,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李轩微微一笑,“汽车项目跟机械厂不会有太大的联系,以后还是各搞各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他才没有通知万鹏举。

汽车这个项目,他会重新物色人选来负责。

现在隆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属于自己的负责人。

彼此间会进行合作,但绝对不会互相干涉。

放在其他企业,这么多派系肯定会出问题的。

在隆顺内部,这反而是非常符合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

李轩指明大方向,剩下的人埋头苦干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不会像其他企业,各个项目彼此间会相互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负责人之间免不了钩心斗角。

有了钩心斗角,企业的发展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隆顺这个企业,根本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每个负责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可能出现的问题,早就已经被老板预料到了。

万鹏举一脸的担心,对于进入汽车行业这个决定,他觉得老板有些草率。

“老板,关于这个汽车项目需要我们做什么配合吗?”

想要在汽车行业做出成绩,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老板现在这个决策,在他看来是孤注一掷。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担心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眼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配合老板。

怎么把这个项目快速发展起来,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投了这么多钱进去,一定要让外界对这个项目有信心。

有了信心,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暂时没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地方。”李轩摇了摇头,“研发部门你得抓紧点,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这一点任何时候都必须摆在第一位!”

重视技术,这就是隆顺的企业文化。

听到老板这样说,万鹏举认真地点了点头。

关于这件事情之前,他之前是毫不在意的。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尽快发展,扩大规模。

经过这些年的工作,他的认知已经彻底改变了。

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好,最重要的还是得靠技术。

没有技术,在市场上就如同无根之萍,随时随地都会被人抛弃。

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稳如泰山。

这一点,从VCD项目就能看得出来。

短短两,三年时间里,VCD市场上涌现出了诸多的竞争者。

现在就连松下这样的外资企业,都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当中。

这些企业的出现,并没有对隆顺造成太大的影响。

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隆顺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

不管对手出什么样的招数,隆顺应对办法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出最新款的产品。

在新产品面前,任何竞争手段都是不堪一击的。

进入汽车行业,隆顺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优势了。

所有的技术,都掌握在那些外资车企手上。

想要掌握这些技术,基本上是没什么可能的。

“老板,要不要我们去找外资车企合作一下?”他提了一个建议。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他预想过不少的可能。

思来想去,隆顺好像也只有这么一个选择了。

选择跟外资车企合作,就是为了尽快地学习对方的技术。

只要掌握了技术,才能在行业拥有话语权。

李轩听了哈哈一笑,“你觉得外企外资车企,真的愿意跟我们共享技术?”

听到这个问题,万鹏举顿时就沉默了。

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诛。

现在的外资车企为什么都愿意进入华夏,那是因为华夏有着庞大的市场。

这些外资就是冲着赚钱来的,不是为了发展华夏的汽车技术。

在技术方面,对方一定会设下重重关卡。

想要学到先进的技术,肯定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甚至有些技术就算是付出代价,恐怕都学不到。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技术了。

华夏成立了不少合资品牌,市场上还有不少自主品牌的车企。

现在他们用的发动机,都是人家已经淘汰了的老旧产品。

就算是这样,华夏还是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人家是说用市场换技术,可是换什么样的技术,还是得有人家说了算。

看到万鹏举沉默,李轩没再多说什么。

“行了,汽车项目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跟其他人都说一句。”

他知道万鹏举今天来这里,不是自己的意思。

隆顺其他项目的负责人,对这件事情或多或少都有些担心。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现在的隆顺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光明的。

只要稳定地发展下去,成为一家大企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李轩现在这么一来,让隆顺的项目负责人,全部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个项目出了问题,所有人都会跟着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就由不得他们不着急了。

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催促着万鹏举,过来试探一下老板的口风。

“老板,我……”听到老板这句话,万鹏举吓得直接站了起来。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情,老板是不知道的。

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老板看了出来。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轩直接打断了。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不过这跟你们无关,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李轩直截了当道。

有了这句话,万鹏举对其他人算是有个交代。

万鹏举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老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又是一年春节。

李轩看着一家老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对于他而言,这是上辈子最希望的生活。

现在一切都已经实现了,他心里非常的满意。

现在他只剩下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手上的汽车事业。

前段时间刚买了汽车制造资质,这个项目一切才刚刚开始。

未来这个项目的发展,一定会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不过他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在这段时间里,项目需要的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汽车制造寻求更多的资金。

对于其他老板而言,投资意味着风险。

对他而言,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未来什么行业会发展得很好,什么行业能够赚大钱,他都是一清二楚的。

他手上有着不少的资金,肯定是要出去投资一波了。

投资的越多,以后的回报就越大。

当初他在鹏城和京城的投资,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了。

前世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型企业,开始发力了。

他每个项目只投了十几万,现在的收益已经完全收回了成本。

有些企业的市值上升速度,快到令人咋舌。

他之前投出去的几百万,按照现在的市价去计算,最少值好几千万了。

如此夸张的回报率,放在以前有谁会相信?

关于这些事情,李轩并没有大肆宣扬,只是闷声发大财。

现在这个年代,互联网已经开始兴起了。

互联网在未来,绝对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

他现在手上有了资金,自然要提前做一些布局。

在其他人看来,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行业。

对于他而言,这就是一条非常笔直的康庄大道。

他只要按照前世那些大佬摸索出来的路前进,就绝对不会错。

刚把这些布局完毕,段天勇就找上门来了。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VCD项目发展得相当不错。

对方凭借着这款项目,成功让自己的厂子起死回生。

现在手里有了资金,他迫切地想做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当初他跟李轩打赌,赢了就能够自己出来创业。

现在这个项目发展得这么好,他是不可能赢的。

对于创业这件事情,他还是非常的执着。

这次来找李轩,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你想进军手机行业?”李轩笑着问道。

对方会做这么一个选择,他是一点都不意外。

前世对方就是靠着手机项目。成为了这个行业里的一个神话。

现在重新把目光放在这个项目上面,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看到隆顺没有生气,段天勇暗自松了一口气。

对于今天这趟旅程,他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当初两个人说得很清楚,他现在跑过来说要创业,妥妥的是出尔反尔。

李轩要是不同意,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现如今他厂里的大部分订单,都是跟隆顺挂钩的。

没有了隆顺,他手里的工厂什么都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能否进行下去,全部得看李轩的态度。

“李总,我想自己出来创一份事业,眼下是最好的机会了。”段天勇把姿态放得非常的低。

李轩看了对方一眼,随后送了一杯茶过去。

“打算怎么做?”

听到李轩这样说,段天勇顿时就来了精神。

对方没有第一时间就拒绝,就说明这件事情还有谈的可能。

这对于他来说,恐怕是最好的消息了。

随后,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这件事情上面,他觉得没有必要隐瞒对方。

他相信以对方的眼光,绝对能够在这件事情上面帮他一把。

“李总,你觉得我的方案怎么样?”

段天勇的手机发展方案,在李轩看来非常的粗糙。

无非就是选择一个代工厂,然后贴牌生产。

后续的计划,那就更是不值一提。

对方没有预料到智能机时代的到来,自然就没有相应的方案。

“前半段的方案不错,后半段就不敢恭维了。”他直接给予了评价。

哪知道段天勇听完之后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总,你认同前半部分,这就已经足够!”

对于他来说,这个项目能够开始,创业就迈出了第一步。

恰恰就是这第一步,是最为关键的。

对于自己的方案,他的信心并不是很足。

现在李轩开口评价,让他彻底没有了担心。

这就意味着前期按照方案去发展,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发展起来后要怎么做,他觉得要走一步看一步才行。

市场的变化永远是捉摸不透的,必须顺应时代浪潮才行。

按照固定的方案去发展一个项目,这是商界大忌。

任何一个老板,恐怕都不会这样做。

“李总,有你这句话我就彻底放心了。”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希望你能支持我!”

李轩微微一笑,“段总,你可是跟我签了合同的。”

听到这句话,段天勇脸上的笑容便全部消失了。

他苦笑了一声,“李总,这件事情真的不能商量一下吗?”

“可以。”李轩回答得非常爽快,“我要入股你的新项目。”

段天勇下意识就拒绝了,“李总,我想自己做一番事业,不是一直依靠你。”

李轩挥了挥手,“这次我只投钱,项目怎么发展全看你自己。”

以对方的能力,把手机项目发展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现在只要投钱,以后的回报率肯定不会低。

再说接下来,汽车项目才是重中之重。

他没有那么多的是时间,去关心每一个项目。

听到李轩这样说,段天勇顿时就有些心动了。

任何一个创业项目,前期最缺的永远是资金。

想要获取投资,就必须拿出让投资人心动的东西了。

很多创业项目,基本上都是死在了这一步。

李轩一上来就要求投钱,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旦达成合作,对项目整体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有了充足的资金,他们想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看到段天勇在沉默,李轩并没有着急,只是慢悠悠的喝起了茶。

对方在创业这件事情上面,是非常执着的。

他现在要投资,对方会有这样的疑虑,非常的正常。

相信以对方的聪明才智,绝对不会放弃这样的投资。

果然,段天勇最后还是答应了。

想要把项目做好,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资金,永远是创业最重要的一环。

继续阅读:第三百一十一章 电池的未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90,从卖掉铁饭碗开始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