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他失忆?她骗婚!八零娇懒美人怀崽躺赢>目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来到沈城沈城,第一飞机设计研究所。
深秋的东北,寒意已然刺骨,夜间的温度更是直逼零下,呼啸的北风卷起地上的枯叶,拍打在窗户上。
京市研究所前来交流的一行人,被临时安排住进了研究所后院的职工宿舍。
祁树清推开宿舍门,一股带着霉味和消毒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嫌弃地皱了皱眉,伸手摸了摸那硬邦邦的木板床,又摸了摸那张边角都有些磨损的老旧木头桌子。
还好,虽然设施简陋,但显然提前打扫过,倒也不算脏。
宿舍里通了暖气,那老式的铸铁暖气片摸上去温温的,勉强驱散着屋内的寒意,但与京市家里那种暖融融的感觉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
“这鬼地方……”
祁树清搓了搓冻得有些发僵的手,嘴里忍不住嘟囔,“唉,刚订完婚,对象还没捂热乎呢,就被发配到这冰天雪地来了。”
旁边一位同来的年纪稍长些的工程师正麻利地铺着自己的床铺,闻言不在意地笑了笑,安慰道:
“行了,小祁,克服一下,不就两天嘛?交流学习而已,很快就回去了。看把你给急的,一刻也离不了新媳妇儿?”
祁树清左右看了看,见周玉徵正在靠窗的那张床铺前,沉默地整理着他那个简单的行李包。
他便凑近那位工程师,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
“老张,你还真以为就是单纯来学习两天?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听说……这次交流,明面上是学习,暗地里可是选妃呢!”
“选妃?”老张愣了一下,没明白这词儿怎么用在这儿。
“嗨!”
祁树清啧了一声,解释道:“就是选拔!听说上面要从这次参与交流的、表现突出的工程师里,挑一批人,后续……是要被留在沈城,参与歼-8后续的定型攻坚任务的!”
这话一出,老张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
留在沈城?
这可不是出两天差那么简单了。
祁树清说完,目光若有所思地瞟向窗边的周玉徵。
只见男人依旧不紧不慢地将叠好的衣物放进床头的小柜子里,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
祁树清几步走到周玉徵身边,压低声音问道:“玉徵,你不会……早就知道了吧?”
周玉徵拉上柜门,直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他,摇了摇头。
“不知道。只是猜测可能会有人员调动。”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服从组织的任何决定。”
“服从决定?”祁树清有些急了。
“那你老婆孩子呢?你们这才团聚多久?满打满算也就这段时间吧?之前分别了三年,这要是再被留在沈城,又不知道要分开多久!嫂子能同意?小宝还那么小。”
周玉徵薄唇微抿,半晌,吐出三个字:“接过来。”
旁边的老张见状,连忙打圆场,拍了拍祁树清的肩膀:
“哎,小祁,你也别把事情想得太严重。我听说啊,这个项目攻坚的截止日期定在明年春天,时间紧,任务重,但也不是说就要在沈城待上好几年。说不定就是集中攻关几个月,等项目有了阶段性进展,大家也就各回各家了。”
周玉徵闻言,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众人各自怀揣着心思,简单收拾好行李,便按照通知,前往研究所的主会议厅。
会议厅里暖气倒是给得足,坐满了来自京市和沈城本地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
沈城研究所的所长,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台上发言,声音洪亮。
内容无非是感谢京市同僚远道而来,强调此次交流学习的重要意义,希望大家精诚合作,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等等。
轮到京市研究所代表发言时,周玉徵被推选了上去。
即使在众多技术精英面前,那份从容的气度也丝毫不减。
他的发言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客套,逻辑清晰,直切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核心。
台下的人群中,兰明昭正一瞬不瞬地看着台上那个意气风发的男人。
可那双漂亮的眼眸里,却没有任何欣赏,反而沉淀着冰冷的讽刺意味。
会议结束后,祁树清立刻凑到周玉徵身边,揉着咕咕叫的肚子。
“可算结束了!玉徵,走,去食堂吃饭去!去尝尝正宗的鸡架和锅包肉。”
周玉徵看了看窗外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色,以及研究所内指向食堂方向的指示牌,疑惑道:
“这个时间,食堂还会有这些?”
祁树清一愣,拍了拍脑门。
“哎哟,把这茬忘了!而且大锅饭能有什么好吃的?”
他立刻改变了主意,兴致勃勃地说:“那咱们下馆子去吧!这第一顿接风洗尘,总得吃顿好的。火车上啃那硬邦邦的馒头和冷掉的盒饭,我都快吐了!”
两人正说着,一个体格健壮、皮肤黝黑的男人走了过来。
他目光直接落在周玉徵身上,毫不掩饰地打量,随即伸出手,声音洪亮:
“周玉徵同志,你好。我叫姚博。”
周玉徵认出这个男人是刚才在会议厅里见过的,坐在沈城研究所代表席前列,应该是这边的技术骨干。
他伸出手,与对方短暂地握了一下,语气平淡:“你好。”
祁树清也笑着伸出手:“祁树清。”
姚博回握了一下,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他看着周玉徵,继续说道:“周同志,我知道你,你在模拟空战和飞行器动力系统适配性方面的几篇内部报告,我都拜读过。你很有名。”
周玉徵淡淡地点了点头,并没有接话的意思。
他本性慢热,不喜无谓的寒暄。
而且,他从这个姚博的眼神里,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真诚的善意。
姚博似乎也不在意他的冷淡,接着说道:
“今天我们沈城所的几位工程师代表,在外面订了家饭店,给京市来的同志们接风。不知道二位能否赏脸?”
他没等周玉徵和祁树清回答,又补充了一句:
“我们所里参与这次项目的工程师差不多都过去了,我看你们京市所的那几位同事,好像也都被请过去了。二位……不会不给这个面子吧?”
祁树清是个喜欢热闹的,一听这话,立刻爽快应承下来:
“没问题啊!客随主便!走走走,正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他拉着还有些犹豫的周玉徵,跟着姚博就往研究所外走。
姚博所说的饭店,就在研究所旁边不远的一条小街上,是一家看起来十分接地气、甚至有些简陋的夫妻店。
门脸不大,招牌上的字都褪了色,里面摆着几张油腻腻的木桌和长条板凳。
而今晚的主菜,是极具东北特色的——铁锅炖大鹅。
店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果然如姚博所说,基本都是刚才在会议厅里打过照面的,京市和沈城两边的工程师都有,泾渭分明地坐在两张拼起来的大桌子旁。
祁树清拉着周玉徵挤到了京市同事们那边坐下。
姚博作为东道主之一,还没开始上菜就站起身,手里端着一杯白开水,目光扫过京市这边的一行人。
“各位京市来的贵公子、贵小姐,咱们沈城地方小,比不得京市繁华,也没什么山珍海味。就这家小店,这铁锅炖大鹅,也不知道各位能不能吃得惯我们这边陲苦寒之地的粗陋饭菜?要是不合胃口,可得多包涵啊!”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带刺,隐隐将京市来的人划到了“养尊处优”、“吃不了苦”的范畴。
京市这边几位工程师的脸色顿时都有些不太好看。
而且,说是接风宴,却找了这么个类似路边摊、农家乐的地方,其用意,耐人寻味。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凝滞和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