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士兵的描述,秦过心中暗恨。
银沙县的兵员和青壮丁口比东海县还要多出不少,那里有优良的盐场,和中原地区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往来,也比东海县更加富庶。
只要守将稍稍用心防守,银沙县就绝不可能这么快就被攻陷。
更何况那些胡虏连攻城器械都没有打造,他们就靠几根绳子爬上城墙,杀死守军,打开了城门!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生气也于事无补,只能想办法尽力挽救。
秦过很快冷静下来,瞪着那逃兵问道:“那北胡主力现在可还在城中?”
逃兵连忙说道:“不在了!城中并无胡虏大军!”
秦过厉声质问:“你怎么知道?”
逃兵答道:“将军逃跑之后,小人独力难支,只得藏在民居之中。”
“后来有一名胡虏来搜查小人藏身的屋子,小人趁他不备将他袭杀,然后换了他的衣服才敢出来。”
“出城的路上,小人并未在城中发现大军驻扎迹象,只有少量胡虏在搜刮财富和百姓,就连城门也没有多少人防守。”
“小人趁他们不备,抢了一匹空马逃出来,那些胡虏追了一阵,但没多久就回去了。”
在他说话的时候,秦过一直在盯着他的眼睛,观察他有没有说谎。
这逃兵的眼神一直断断续续地往左上方瞟,在心理学中,这通常代表回忆,反之则通常代表捏造说谎。
再看他身上的确有不少血迹,却没有伤口,显然是杀过人的。
他的话秦过已经信了七分。
待他说完,秦过挥挥手道:“我知道了,你先退下休息吧。”
很快,就有侍卫把他带了下去,那逃兵临走前还在哭求秦过去解救银沙县的百姓。
等他离开之后,秦过看向屋内的李不成和李奉先,问道:“他的话,你们怎么看?”
“这银沙营参将真是个十足的废物!”
李不成义愤填膺道:“殿下以一千士兵尚且能守住东海县城,还反杀胡虏一千多人,他麾下两千人却连一个回合都守不住,这不是废物是什么?”
而李奉先却拱手说道:“殿下,末将以为这是个良机!”
秦过眉头一挑,问道:“哦?”
李奉先道:“既然银沙县中守备空虚,咱们何不以牙还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秦过意动道:“你是说,照猫画虎,与胡虏一样夜袭银沙县?”
“不错!”
李奉先大声说道:“若那逃兵所言不虚,那末将可以断定他们的大军定然想要故技重施,攻占北面的兰泉县,咱们突然袭击,胡虏定然来不及救援!”
李不成闻言也是眼神一亮,趁虚而入可是山贼的拿手好戏。
他也连忙开口说道:“是啊,殿下,这的确是个好机会!”
秦过看看堂外的天空,犹豫道:“可是,胡虏骑兵众多,必然会广布探马,即便趁夜行军恐怕难以瞒住。”
李不成闻言也是皱起了眉头,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一旦被发现,不但前功尽弃,还很有可能会被对方以优势骑兵困在野地里。
到时候对方大军回转,雷霆一击,搞不好还会全军覆没!
不料,李奉先却开口吐出八个字来:“轻骑快马,不带辎重!”
“什么?!”
秦过听到他的话,也是吃了一惊。
李奉先竟然想要全靠骑兵打仗,不带步兵和辎重。
自己手里只有这一百多骑兵,即使加上李自成带来的五百人也不过六百出头。
胡虏留下的兵马再少,也得有千人左右,否则看不住这么大的城池。
这可不是守城,而是攻城!
以五百轻骑攻击最少一千胡虏防守的城池,这不是找死吗?
他断然拒绝道:“不行,这太冒险了!”
“殿下,我军虽然人少,但胡虏却不知道!”
李奉先抱拳躬身道,慨然说道:“他们只知道自己兵力不足,只要我们攻上城墙,再在城外多布疑兵,胡虏定然胆寒逃走!”
“如若殿下允准,末将愿做先锋!”
他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但这个计划也太大胆了,他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仔细看了看躬身不起的李奉先,忽然转头看向李不成。
李不成连忙也躬身道:“属下也愿做先锋!”
听着二人的话语,秦过默默闭上眼睛。
许久之后,他的双眼骤然睁开,再无迟疑。
他扶起李奉先和李不成,将三人的手掌紧紧握在一起。
他看着二人说道:“好,那我就将银沙县满城百姓,托付给二位了!”
李奉先和李不成相视一眼,齐齐领命道:“定不负殿下所托!”
秦过吩咐道:“你们一旦得手,你们立刻驱散百姓,让他们去乡间暂避。”
“现在已是九月十五,胡虏必定会在大雪封山前离开,无暇去搜捕他们。”
“然后你们将胡虏搜集的物资搬到港口,我会联络海盗王的船队,在港口接应你们!”
话到最后,秦过的语气也有些哽咽,但依然坚定说道:“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独自冒险的!”
李奉先与李不成二人眼中俱都流下泪来,齐声说道:“愿为殿下效死!”
……东海城的城门口,秦过看着远处扬起的烟尘,眼神中百感莫及。
为了提高此战的成功率,秦过不但派出了李不成的五百马兵和原有的一百多东海营骑兵,还从麾下挑选了三百名会骑马的步兵一起派出去了。
虽然他们马战不行,但攻城的时候还是能发挥很大用处。
这是他领军以来打过的最冒险的一战,一旦这些人夜袭失败,必定会在胡虏的追击下死伤惨重。
但如果胜了,则可以获得巨大的战果!
不但能获得银沙县满城财帛,还能获得收服失地的名声,这在朝廷中可是加大分的行为,不亚于自己斩首千级的大功。
而且,攻占银沙县,吸引北胡大军南下之后,秦过还有下一步计划。
一旦成功,就有机会将这一万胡虏彻底困死在海州,让他们匹马不得北还!
这将是大周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大胜,一旦成功,他的威名将响彻天下。
看着远去的将士们,秦过喃喃念道:“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