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重整军政(一)
逆花生2025-10-29 10:132,074

由于海州孤悬海外,北方的胡虏太过强大,秦过目前还没有能力打过太白山去。

所以发展海军就成了秦过的必然选择,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保证海州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安全。

虽然目前他已经和海盗王结盟,但那终究是别人的力量。

秦过一直坚信,只有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而训练营则是专门用于新兵训练和军官选拔,相当于未来军校的雏形。

胡虏北归之后,海州将迎来一段安稳发展的时期,秦过准备在此期间扩招部队,统一训练就是重中之重。

至于农兵营,则是常备军之外的补充,将适龄青壮全都编练起来,忙时务农,闲时训练。

海州地狭民贫,人口不足,秦过不打算再沿用大周的老一套。

他要取消地方常备军,以农兵充任地方守备,集中精力打造一支更加强大的职业部队。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试想,若是游击营诸人能有秦过麾下的战力,那他们完全可以在北胡刚刚出现时就将他们打的找不着北。

那样就根本不会出现后面接连陷城失地的窘况。

……

听完秦过对新军制的规划之后,场中诸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虽然他的构想与大周当前军制格格不入,却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他们当的就是秦过的兵,又不是朝廷的兵,这一点在场每个人心里都拎得清。

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在殿下的新军制中能够站到什么位置。

“咳咳……”

秦过环顾众人,见他们都期待地看向自己,清了清嗓子,吊足了胃口后说道:

“第一骑兵营营长,李奉先!”

听到这个任命,众人都没有露出什么异样。

此番海州大战,李奉先的功劳和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个职位不给他才更奇怪。

而这个营长的职务也是秦过的“新发明”。

营长,就是一营的长官、家长,对应的是大周的参将。

秦过认为军队中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所以他不但废除了军中跪礼,还更改了职务名称。

在营长之下,还有连长和班长,分别对应大周的百夫长和十夫长。

军中最小的单位就是班,十人一班,十班一连,十连一营,每营满编为一千人。

满编后再设立新的营伍,如第一骑兵营,第二骑兵营。

不过目前兵员不足,秦过只打算先满编一个骑兵营。

李奉先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来到大堂中间。

他原本只是东海营中的一个小兵,因为性情刚直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一直饱受排挤,也没有升迁的机会。

如今来到秦过麾下,终于有机会出人头地,怎能不对秦过死心塌地?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他用力地朝秦过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说道:“属下定不负殿下期望,愿为殿下效死!”

秦过回了一个军礼,却纠正他道:“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我们,为了整个靖海军!”

“是!”

李奉先大声回道:“愿为靖海军效死!”

秦过点了点头,从桌上拿起一枚印信交给对方,上面刻着“靖海军第一骑兵营营长”的篆字。

李奉先双手接过,再次行礼之后,退回了队伍。

身后几名下属立刻凑上来,伸长脑袋想看看这印长什么样。

但被李奉先瞪了一眼,立刻又老老实实退了回去。

安排完骑兵营,紧接着就是步兵营。

秦过大声公布道:

“第一步兵营营长,罗黑塔!”

“第二步兵营营长,李大器!”

众人一片哗然。

罗黑塔的营长大家并不意外,他是殿下在京城时的老人了,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一开始就是大家的老上级。

但那李大器是怎么回事,虽然他也是跟随殿下的老人,但只有在东海城防守时有亮眼表现。

除此之外,他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功劳,很多人自认为不比他差,自然心中会有些不服气。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李大器的心情,他趾高气昂地与罗黑塔一齐出列,对秦过行礼,同声喊道:

“定不负殿下期望,愿为靖海军效死!”

秦过向二人还礼,随后将两枚印信交给他们,二人再次行礼后退回了人群中。

罗黑塔回来后,身边立刻有不少人向他贺喜,但李大器回来时却听到不少阴阳怪气的声音。

李大器也不以为意,脸上反而更加得意洋洋。

不少人都在心中想道:【哼,小人得志!】

众人的表现秦过都看在眼里,但他并不打算帮李大器解释什么。

虽然他看重李大器的能力,但能不能坐稳营长的位置也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如果他真的扶不起来,那自然是有能者居之,军队就是要竞争上位的地方。

“第一海兵营营长,暂时由我担任。”

“墨洋、墨海二人暂为副营长,协助我管理海兵营事务。”

人群中的墨洋、墨海兄弟立刻出列领命,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对于二人的任命,连他们本人都有些意外。

二人不是战兵,没有军功难以服众。

但目前军中缺乏海军 人才,所以只能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先顶一下。

毕竟目前只有二人精通造船之术,能帮上秦过的忙。

接下来,秦过宣布农兵营营长的任命。

“东海农兵营营长,萧别鹿。”

“银沙农兵营营长,白玉山。”

“兰泉农兵营营长,江别虎。”

“望川农兵营营长,马一喜。”

“白鲸农兵营营长,王权。”

“连山农兵营营长,赵德柱。”

六人之中,江别虎和马一喜就是原来的兰泉营和望川营参将,秦过任命他们也算表示对他们投靠的回报。

而连山营的赵德柱则原本是连云山中的土匪头子,加入忠义盟后表现出众。

其他三人则是在本次海州作战中表现出众的将士。

六人领命出列,但东海营出身的三人情绪明显不是特别高昂。

农兵营不比战兵营,虽然也享受着参将待遇,但平时很难遇到战事,自然也没有作战奖励。

更重要的是,农兵营要驻守地方,远离了殿下 身边。

秦过看着几人,笑着问道:“怎么,我看你们三个好像不太开心的样子?”

继续阅读:第110章 重整军政(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儿臣正欲死战,父皇还不投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