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凡读过几本书的人,大多都觉得自己牛逼坏了。
谁要是说他们百屁不懂,那就是在戳他们的脊梁骨。
所以,霍心缘这一句话,就把秦过拉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对立面上。
【什么,我们吟诗你不叫好?】
【难道你觉得我们的诗不行?】
秦过正要开口反击,对面的二皇子抢先开口道:
“哎呀,九弟,你怎能轻视读书人呢?”
他上来就一锤定音,先把秦过轻视读书人的性质定死,道:
“方才席间,各位大人吟诗之时,你便不住冷笑。”
“九弟,有什么意见你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为什么要在心中腹诽呢?”
“各位大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国之栋梁,你这样做,岂不让大家寒心?”
二皇子说完,众人心中怒火更盛。
尤其是方才吟诗的那几名年轻官员,更是脸色涨红。
若非秦过贵为皇子,他们非得捋袖子上去干 他一顿。
秦过瞥了二皇子一眼,知道他又想借机打压自己,但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他毫不客气地开口问道:“二哥,你莫不是喝假酒喝糊涂了?哪只眼睛看我冷笑了?”
二皇子嘴角莞尔,继续说道:
“九弟,你急什么?做都做了,怎么还不敢承认呢?”
“听说今天上午你入城时,当街殴打了百名士子。”
“当时我就想劝你,这些士子都是未来的国之栋梁,需小心爱护。”
“你如此不尊重读书人,以后可是要吃亏的。”
听到这儿,秦过顿时发现自己掉进了二皇子的陷阱。
他这是在借殴打士子的事情,将秦过轻视读书人的事情做实。
进而证明秦过方才就是瞧不起那些官员的【大作】!
看着二皇子得意的笑容,秦过眼神微眯。
他知道,此刻自己绝不能再顺着对方的话头说,否则只会越描越黑。
他当即开口道:“二哥,你休要血口喷人。”
“父皇面前,你这么明晃晃地泼我脏水,到底是何居心?”
秦过不与二皇子纠缠,两句话就把话题扯到了武帝身上。
他就不信,武帝前脚刚给自己赐婚,后脚就要拆自己的台。
武帝瞥了一眼秦过,自然明白他的小心思。
【这逆子,竟然敢利用朕。】
但二皇子刚才急不可耐的跳出来,也着实让他不满。
好好的宴会,说这些做什么?
武帝淡淡说道:“老二,你醉了。”
二皇子立刻明白了武帝的态度,吓出一身冷汗。
父皇面前,明目张胆地拆兄弟的台,这可是严重的扣分项。
他连忙躬身答道:“是,儿臣多喝了几杯,一时失言,请父皇恕罪。”
“嗯。”
武帝淡淡点了点头,又看向下首的霍心缘,心中一阵恼怒。
【这霍家女真是不识抬举,你拆老九的台,不就等于拆朕的台吗?】
看到武帝冷漠的眼神,霍心缘心中也是一阵咯噔。
就在这时,太子起身打圆场道:
“父皇,二弟酒后失言,他已经知道错了,您就不要生气了。”
武帝淡淡点了点头,太子又转向霍心缘道:
“霍姑娘有所不知,我这九弟啊,乃是征战沙场的猛将,但对于诗文一道,就涉猎不深了。”
“诸位大人的诗作皆属上乘,九弟绝非故意轻视。”
说完,他又笑眯眯地转向秦过,说道:“九弟,还不快给诸位大人赔个不是?”
太子这番话,看似是给了秦过一个台阶。
只要秦过肯承认自己不通诗文,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果然,等他说完,场中各位【才子】们的脸色顿时好看了许多。
在他们眼里,秦过的形象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懂风雅的武夫。
自己可是文化人,岂能跟大老粗一般见识?
众人的目光再次回到秦过身上,都在等他低头认错。
秦过环顾众人,再看看太子那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只想将桌上的大猪蹄子糊到他的脸上。
因为今天他要是认了这个错,那就等于坐实了自己的武夫形象!
以后天下文人都会羞于追随自己。
即使是真有才学之人,也要顾忌其他人的看法。
让他更难招揽人才。
但若是不道歉,他便是在与在座的众多【才子】们为敌!
什么一片好心?
分明是心存歹意!
见秦过久久没有说话,太子【好意】催促道:
“九弟,你还愣着做什么?”
“大家可都等着你呢!”
【都等着看我笑话是吧?】
秦过睥睨众人,忽然端起杯中酒,一饮而尽。
啪——
扔下酒杯,秦过拍案而起,说道:
“父皇,儿臣方才不发一言,是因为儿臣正在心中构思,也想为父皇赋诗一首。”
“不知怎么的,到了霍姑娘口中,便成了看不起天下英雄了?”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谁也没想到秦过竟然也要作诗。
如果他事发前说这话,那无论他的诗有多烂,大家也就是图一乐,不会笑话他。
但现在双方剑拔弩张,除非他真的能力压众人,否则就是在自取其辱!
以前也没听说过二皇子会作诗啊。
难道他在虚张声势?
二皇子眼珠一转,笑道:“九弟,这十八年来,我还从未听说过你的大作。”
“快让二哥我见识一下。”
太子心里却咯噔一声,猛然想起秦过出京之前,在武帝面前说出的那句“男儿生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如果秦过作诗都是这个水平,那全场的人加起来也得被他吊打啊!
他当即出来打圆场道:“九弟,你误会了,大家并没有怪你的意思。”
“诸位,我替他给诸位赔个不是,就让这件事过去吧。”
二皇子一看太子帮秦过说话,心里顿时泛起嘀咕:
【太子突然替他说好话,难道是想趁机拉拢秦过?】
想到这里,他更不能让对方如愿,立刻说道:
“太子殿下,九弟想作诗,你拦着他作甚?”
“难道是怕他的诗太好,抢了你的风头?”
【当然了!】
【这狗东西现在在民间,已经被传成了武曲星下凡。】
【再让他作出一首好诗,那不真成了文武双全了?】
太子心中暗叫不妙,还要开口,不料下方的霍心缘却道:
“二殿下所言极是,民女也想瞻仰一下九殿下的大作。”
她也不信秦过会作诗!
道理很简单:【若他真有大才,又岂会一直默默无闻?】
紧接着,二皇子一系的大臣也纷纷附和,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顶峰。
太子顿时心如死灰。
【完了,挡不住了。】
【又要让那狗东西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