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一回到宿舍,让苏志强和石强调侃了半天。
“这下好,又多一个伤号,李进你是吃醋了,不愿意让石哥专门伺候我吧?”苏志强看着李进坏笑。
“哎,你这一瘸一拐的,还笑话我?”李进不服气。
“你们俩啊,一个席上,一个地上,差不了多少。”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石强好奇了,打量着李进:“不是会美女去了吗?怎么打起来的?”
“别提了,真有个美女在那边呢,我也不认识,就问了一句,是等我的吗?”
“后来呢?”苏志强也好奇了。
李进委屈:“哪有后来啊?原来那个人是和王小山一起过来的,他上来就一句流氓,就就,我们动了手呗。”
“哈哈,真有意思,李进还有了新称号”
“算了”苏志强忽然想起起因,刚才是石强故意把李进支出去的,也有些歉意:“都别多说了,没事就好。石哥,下午打两份病号饭啊。”
“行,知道了。”石强忍着笑,改天再和李进解释,本是一个小玩笑,哪想到给李进惹了祸来了?“我给你买好吃的,补补。”
李进开心了:“好啊,享受一个病号待遇,不对,是伤号,伤号。”
……
苏志强行动自如的时候,又到了收玉米的季节。他忽然想起来了,上次在靶场那边走访,认识了一位王大爷。当时还约好了,帮他们家收玉米的。
王大爷家只有一个孩子,还在县城上班,他腿脚不太好,老伴眼睛不好,不能出门,所有庄稼活儿都是王大爷一个人坚持着干。
当时苏志强就承诺,说今年会帮他收玉米。苏志强在宿舍一说,李进立刻反对:“不是我打击你,玉米好掰,可是难运,死沉死沉的。”
“是啊,我们帮助过一户五保户收玉米,是挺麻烦的。”石强有过经验。他们几人商量和发愁了好几天,只愁着运得太慢。
王大爷家在油篓崮下的半山坡上,庄稼地不靠大路,羊肠山路不是深沟就是山梁,路面石头参差不齐地时隐时现,走路还需小心,更何况要推装满玉米的独轮车,推车是最犯愁的事。
听说不常干活的他们要去帮着干活,公方振还是心软了,放下自家的活儿,和公小红过去帮忙推车。听了这消息,苏志强们都很兴奋,他俩是种庄稼的能手,有他们在,三人就更有信心。
这天的太阳似乎是出来凑热闹了,天上一点云彩也没有,空气闷热无比。
知道自己干活不行,苏志强他们都很自觉,提前到了王大爷家。他们和王大爷、大娘打了招呼,就来到玉米地,抓紧时间先干着。
青的、黄的、半青不黄的玉米秸密密地站在地里,虽然它们成队成行的,但掰起来仍有麻烦,玉米叶子不时蹭到脸上,又痒又难受。
还有那些讨厌的小虫子,有时让人不敢下手,李进若掰到带虫的玉米都会扔得远远的。干了半个小时,公方振父女才来到。
因为不用为运玉米发愁了,他们三人的干劲特足,唰唰唰,三下五除二,一分地的玉米很快就被他们掰完了,扔得满地都是。再干下去,渐渐地速度越来越慢。
他们两人抬一袋子玉米,还踉跄着,公小红一人扛一袋子,还能和他们谈笑风生。石强还能扛一袋,也很吃力。锻炼过和没锻炼过的,就是不一样。
公方振可不得了,推起装得小山一样的手推车健步如飞,仿佛路很平,仿佛车上没装东西。又一个小时之后,他们三个人就开始原形毕露,捶腰捶背,大喘粗气,个个都是红脸关公。
王大爷不时招呼他们歇歇,歇歇再干,三个小伙子更不好意思停下来了,嘴里还嚷着不累不累的假话。
三四个小时之后,公小红和公方振依然面不改色地和他们边聊边干活。三个小伙子明显已经很疲惫,不时擦汗,不时直腰,还不好意思说累,互相鼓励着。
公方振偷笑着,亏得他爷俩来了,凭三个没有经验的小青年,不得干到深夜去?公方振虽然不愿意公小青与苏志强走太近了,也是因为孟老师的要求,不是本意。
对这三个小伙子,公方振还是打心眼里喜欢的,即使李进有些滑头,他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不是从小吃苦受累长大的。尤其对苏志强,那么真心真意地愿意帮助他家,帮助村民,怎么能过分冷落他呢?
所以听公小红说他们三人要去帮人干活,就问了谁家,一听说在油篓崮下,立刻想到了那些几乎不叫路的山路,才决定与他们一起来帮忙。
70多岁的王大爷也没闲着,也是一直在忙着捡拾玉米,让他歇着他不愿意,他说村里的同龄人都在干活,庄稼人不干活就没用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规律已经被他融入生命、视为寻常。
三个小伙子对驼背很厉害、走路都不方便的王大爷非常佩服,劳动人民的本色、沂蒙山区人民的特点,在这位老人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几个人边说边笑地干活,时间就没有那么漫长。在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他们终于将所有玉米都剥好、绑好,一串串地挂到树上。
金灿灿的玉米显得特别耀眼、好看,王大爷满足地笑着,脸上的皱纹都笑得更多更深了。
苏志强他们休息时,王大爷还在不停地忙碌着,不知为什么,在他眼中,到处都是活儿。看着他的驼背,看到他乐呵呵的笑脸。
苏志强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不停忙碌的王大爷,我们谁还好意思喊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大概就是大爷这种境界:劳动着才是快乐的。
这一刻我明白了,在秋天的崮乡,最浓重,最美丽的颜色不是红艳的山楂,不是黄澄澄的柿子,也不是漫山遍野的山花烂漫。
最与众不同的,不是形态各异的山崮,不是老人讲述的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