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小红看着苏家父母:“那你们也都看到了,俩人也都没意见,要不?咱们把结婚时间稍微拖后一些?”
苏城和苏妈妈相互对视着目光,交流着想法。
王霞赶紧补充:“订婚咱就定在明天,听你们的,俺们抓紧通知亲戚,至于什么彩礼呀那些礼品啊,你们随意。咱们也不要,将来反正都陪送给小青,再拿回去。”
“对对对,你们给多少咱拿回多少,俺们一分都不要。”公方振看着王霞:“哎呀,这老婆子,以前没发现,你倒是挺明理的。”
“咱生闺女就是望着她们长得好、过得好的,又不是为了指望她们发财。”王霞说得很自豪。
苏城夫妇满意的点了头,听了他们的理由,确实也没有反对的借口了,也只好顺着他们说。
苏妈妈:“那行,咱们就来个皆大欢喜,都商量好了再结婚,今年婚事得办了吧?咱上半年订婚,下半年结婚,这时间不算紧了吧?”
公方振赶紧说:“那不紧张了,上半年订婚,下半年结婚的也有很多,这挺好。毕竟志强,年龄大了嘛,啊,也不是很大,对男的来说这年龄还可以。”
苏妈妈不客气的说了一句:“这年龄大了呀,也是因为等着小青长大了。”
“对,伯母说话真是有见识,一针见血。志强这年龄,真不算大,像他这样的男孩,在我们村里,孩子都有上小学的了。”
苏志强尴尬:“你是表扬吗?”
苏妈妈也被公小红的话给气笑了:“你这孩子,你这到底是讽刺呀还是讽刺?”
“哎呀伯母,开个玩笑,开个玩笑,我怎么能嫌弃我妹夫呢?哎呀,我这称呼都乱套了。他平常都叫我嫂子,按石强这边叫的,忽然的我现在叫他妹夫,这可别扭了。”
石强赶紧催促着苏志强:“志强志强你先改口,你先叫,这是你二姐,你可不能乱叫嫂子了。”
苏志强改口倒是挺快:“二姐,以后请多多关照。”
石强忽然又不愿意了:“不对啊,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你这叫法好像?你只有我这个哥、没有嫂子?也不行啊”
看到他们三个因为称呼争了起来,一院子的人都笑得不行了。苏妈妈到底还是有所坚持,虽然,只订了个婚,但是给他们俩人定下了登记注册的时间。
让他们五一劳动节,趁着这个大节日去登个记,在法律上先成为两口子,这样他们也放心,登记这事也不用广而告之的,知晓范围也不多,王霞也就同意了。
主要是有了结婚证,才可以向厂里申请房子,这事儿确实需要早点办。
苏志强和公小青正式订婚了,这天可把孙姨给忙坏了,见人就开始说。
看到一个老奶奶过来了,就拉住人家:“你看吧,我就是火眼金睛,我就知道他们两个人有戏,有情况,唉,我说了几次,公方振两口子还不搭理我,还不让我说。”
看到一对夫妻走过去,她也赶紧上前说:“你们看,就是事实吧,我这眼睛厉害的很,一眼就能看出谁和谁有啥啥啥情况,唉,你没看出来吗?苏志强跟公小青他们就是有夫妻相,我以前说你们还不信,说我乱点鸳鸯谱,这次信了吗?”看到一个过路的大娘,她也几步追上去:“大嫂,你看你们现在那孩子,那婚事啊,你就得指望我,你看我的眼睛多亮啊?”
大娘尴尬地陪着笑脸。
“我看啥是啥,你看公小青和苏志强这个婚事,我多年前就看出来了,说了你们还不信,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看怎么样?俩人真成了吧?”
孙姨又看到王主任走了过来,她赶紧又拉着王主任说了起来:“王主任,你看我就是说的没错嘛,你还说我管闲事,胡说八道。我一看人家苏志强跟公小青就会成为一家人的。”
王主任呵呵笑着:“行,算你了不起,这一回说对了。你说对了一回,也不至于这么高兴吧?那公小青又不是你的闺女?”
“哎呀,他俩成了,比我闺女成了还高兴呢,这说明我眼光好啊,看得准呢,说的准呀,你们老笑话我嘴大,什么大嘴,我就是神嘴,说啥是啥,说啥成就啥成。”
“哎哟,你别吹牛了,你现在在村里已经是很出名的媒婆了啊,给这个做媒人、给那个做媒人,功劳已经很大了。”
“我觉得苏志强和公小青这一对啊,真应该是我说成的,不应该请你当中间人。”孙姨遗憾地责怪着王主任。
王主任又气又笑:“怎么还得请你啊?人家是自由恋爱,人家请我也就走个形式、意思一下,你可是弄错了哈,我没啥功劳。”
“王主任,你当时就应该推给我,你说你不擅长,没有经验,你让我来说合,多好呀,多顺理成章?我就是专业做这个的……”
“行了行了,啊,知道了,以后有这样的事,我就说我不专业,我是业余、你是专业的,这样行吧?”
孙姨当真了:“那说好了,王主任你可不能骗我。哎呀,太好了,公小青这桩婚事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太重要了,多少人说我吹牛啊,说我乱说,唉,终于给我证明了,我没有乱说……”
谁也没想到苏志强和公小青订婚,反而让孙姨正了名,出了句,乐成傻子一样,逢人就说,见人就吹。
这一对青年的订婚之事被孙姨这么一传扬,不仅是满村、就连邻村的人都知道了,当然更知道,看人最厉害的是孙姨,找她来说媒的人还真多了起来。
五一劳动节马上就到了,苏志强和公小青已经去镇民政上咨询过了,要穿白色的上衣,因为拍结婚照的时候是红色的底子。
只有白色衣服才显得对比性强,鲜亮。两人专门买了两件纯白的新衬衣,买来就试穿了一次,左看右看了半天,你看我,我看你,怎么看怎么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