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响考到了山东某学院的专科,主要学习室内设计。张芳芳成绩更好一些,考上了一本,被山东大学录取了,她选择的专业是企业管理。
听了这个消息,可把苏志强给乐坏了,一个劲儿的鼓励张芳芳:“芳芳,能不能预定一下?你毕业之后,是打算来支持姨夫的吧?我们可是非常欢迎高科技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
张芳芳笑的说不出话来,公小青嗔怪着苏志强:“你看你,把孩子乐傻了都?人家本来就是这个意思,要不她学这个专业啊?”
张芳芳好不容易才收住笑容:“小姨,小姨夫,你们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也应该把我学的东西拿来回报给你们。”
苏志强赶紧摆手:“你可千万不要有这个思想负担,咱们帮你,就是想让你的成长路上更顺利一些,将来不要留下太多遗憾,可真不是为了让你来回报我们的。”
“知道了,但是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小姨夫,我也很喜欢你这个人,你能有这么大的勇气和智慧为咱们这里来创业,我非常佩服。”
苏志强和公小青相视一笑。
“我学好了,为家乡出点力,这样总可以吧?我小时候也是在军工厂里出生,还待了好几年呢,你们都忘记了?我也是本地人。”张芳芳得意着。
苏志强和公小青都开心的笑了起来,公小青打量着张芳芳:“对呀,咱总觉得这孩子是济南人了,其实她确实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行,欢迎学成回老家创业。”
苏志强看着张芳芳:“芳芳,要说,对公司来说、对我个人来说,是挺欢迎你回来的,可是你将来的发展前景,不一定只局限于这个地方。等你上完大学,你要是还有这个想法就回来,要是你有更好的选择,我们也欢迎。”
张芳芳调皮地笑了起来:“小姨夫,你这话就是让我自主择业呗?”
“我的意思是,你这是本科、而且还是名校,到时候人家教育局分配,还不知道把你分哪里去呢?”
张芳芳愣了一下:“行,那咱就四年之后再说。这四年时间你要是成了大老板,可别忘了今天对我的承诺。”
大家都笑了起来,说的真真假假的。只要张芳芳考上了好的学校,公小青两口子对张建设夫妇及一家人也有了交代,对他们当初的坚持和伸出援手,也算是很圆满的结局。
张芳芳也挺懂事,把学校选到了家门口,这样离家人也近一些。另外就是周响选择的学校也在济南市,两个人还能抽空见个面。
当然这后一个想法,两个小青年是没有告诉家长的。他们还挺单纯,就怕家长们想复杂了,不如少说为妙。
公小青提议着:“要不?咱们下馆子吃一顿,庆祝一下?你姨夫这边生产的第一批货物也成功交付了,也接到新的订单了,芳芳这边又被录取到名校了,咱家是不是喜事连连?”
苏志强点头:“同意,真的需要庆祝一下。那咱们是不是叫上老周一家?”
公小青眼前一亮:“可以啊,他们家的周响不是也考上了吗?还跟咱们芳芳一个城市。唉,芳芳你算是东道主了,在那边要多尽点地主之谊,周响有什么需要的、需要帮助的,你多帮助他点。”
“知道了小姨,他还是小弟.弟嘛,我有时间的话会多照顾他。”张芳芳干脆地应着。
“你们的学校离得远吗?”公小青好奇。
“不远,一个小时的车程吧。”
“真行啊,这小子学的是专科,三年就能毕业了。他是专业室内设计,应该挺有发展前途吧。你们看这新楼房越来越多,需要装修的量可就越来越大了,应该是个热门专业。”
张芳芳嗯了一声。
苏志强叮嘱着张芳芳:“芳芳,你还有选修的专业,到时候就按你的兴趣,可以再选修些别的。”
“我知道了姨夫,我会好好学习的,要学到很多真本事,不然对不起你们。”
苏志强和公小青相视一眼,都很欣慰很满意的笑着。虽然是亲外甥在这里上学,他们也是有些压力的,万一没考好,总是对大姐一家有所歉意,这样就好多了,皆大欢喜。
这一年是公大红和张建设一家的大喜之年,女儿考上山大,还与他们关系和解了,因为高兴,婆婆的脾气也明显减小。
从张芳芳考上大学开始,张建设一家感觉已经有了转运的感觉了,全家人喜气洋洋的。一个人的问题,有时候也会影响到一个大家庭的气氛,从他们家就可见一斑。
……
第二年的夏天,同样是个高考季,却是石强家的低气压时候。
石月没考上,以她的成绩,其实父母也有点思想准备,但总还是抱着一丝幻想,查到高考成绩的时候,公小红和石强的脸都还是拉长了。
石月自己倒不大感觉失落,觉得这事总算有个了结了。对学习,石月只感觉头大,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中,所有的知识啊考试啊,总是不太进脑子。
石月自己也很奇怪,她也想努力学习,不想让父母着急,她试过了,就是理解不了老师讲的内容,记不住那些学过的内容。
注意力严重分散,这事儿她没有和任何人讲过,她觉得自己脑子出了毛病,却不敢和任何人讲,怕别人当她是异类。
石月自己是早就不想上学了,后期都是因为父母不让辍学,这才勉强上着。
看到父母愁眉苦脸的样子,石月自己的时候也是常常唉声叹气,不是为了自己,只为自己成了父母的负担。
知道石月没考好,公小青和苏志强专门回到老家。
石月看到小姨,眼睛中忽然湿.润了,公小青也辅导过她,没少关心她的学习,忽然感觉有些惭愧。
公小青还是比较了解石月一些,她过来揽着石月:“没事,人生的路有很多种,又不只是考学这一个。”
“对啊,姨夫是来问你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