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人,本名回纥。杜周时期兴起,并在周世宗年间建立回纥汗国,其疆域南至贝加尔湖,北抵阴山,西至兴安岭,东至阿尔泰山,在其统治的百年间回纥彻底的成为草原上诸多游牧民族的统称。
后于前灵太宗年间,归附中原向汉家王朝臣服,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册封,成为了前灵的属国。此后历代可汗皆是奉汉家王朝为主,行臣子之礼节。而后柔然人兴起瀚漠,击败回纥。
回纥汗国分裂成数支,开始向西或是向南迁移。其中最显著的一支便是延河西走廊向西,占据西州,建立政权,而后继续接收汉家王朝的册封。而后,庄后乱政之后,更是趁火打劫,阻断汉家王朝向西域的道路,建立了高昌王国,成为了如今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一个商贾出入群。
另一支便是顺着弱水南下,抵达了如今的横山一线。不过,因着吐蕃尚且处于兴盛的状态之中,这一支回鹘人并没有他们的同伴那么好的运气,趁势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反而是一直都处于强大势力的打压之中,一度到了险些亡族灭种的境地。
甚至可以说,真的到了亡族灭种的境地。如果,没有大夏的到来的话。
李信攻下陇南之后,虽然说是休养生息,但是却根本没有停止过战争的步伐与准备。无论是负责制造兵器的少府工匠,还是军中征战的众多将士,全部都可以从那些细微的痕迹之中判断出,大战根本就没有止息。眼前的平静,只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错觉罢了!
战争一直都在,战争即将到来!这是在大夏上下隐隐彰显出的一个事实!
而这一点,在陇南一地彰显的更加彻底。
首先,自打定远军建军以来,骑兵的力量一直都在扩充,如今甚至达到了两万的数字。两万骑兵,听着可能是没什么,但是要知道一点,这可全部都是一人两骑,弓马娴熟,装备齐整的精锐骑兵。是直接归属于李信直接的统领之下的骑兵,与着往日的那些个仆从军可是有着极大的不同。
如今骑兵的标准配备可都是一副皮甲,一副纸甲,两套甲衣的防御力加起来固然比不得铁甲,但是却也是相当的不俗。
其次就是陈道,李信委任陈道为陇南宣抚使,统领整个陇南宣抚司,只以账本上的事情来看。陈道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只要将陇南一地的官道尽数修筑完成即可。这才是陇南宣抚司当前需要做的,也是唯一要做的事情。
只要拥有了一个便捷的交通,定远军的兵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陇南的任何地方。横山,自然也是不例外!这一点,陈道自然知道。甚至他还知道,李信若是要派兵出征必需要从横山经过。所以,横山一路的官道也是需要修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前朝的西南边疆,汉家王朝的军队在这里与吐蕃人发生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吐蕃人的军队甚至从横山出发,攻取过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大兴。
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横山自然是有着出山的道路的,甚至还不在少数。只是在经历过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冲刷之后,这些古道也已经显得老朽,脆弱。虽然还不至于不堪一击,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豆腐渣工程,但是修缮还是相当必要的。
于是,在陈道的三年任期之中,陈道不仅仅将整个陇南的官道修筑完毕,甚至还将横山的古道修建了一番。而这些加起来,只花了两年的时间,作为速度而言,自然是极快的,甚至在有些人的眼中还是不可思议的。
毕竟,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了让人感到不知所措!
……
但是,在现在看来却又是合理至极的。归根究底还是在于一件事,那就是李信的大夏仍旧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势力。在这种上升期的势力之中,从来都不会存在“因为缺了谁就会不行”的情况出现。因为在上升期的势力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他的替代品。只要你错过,或是拉下一步,就会有着源源不断的后辈踩着你的肩膀向上前进。
在上升期的势力之中,局限你上进脚步的东西只有你自身的才华,除此以外,其他的东西根本就是不存在。似那些个官场之中的什么个结党营私,以权谋私的事情,在上升期的势力之中其实是很少见到的。
别的不说,行动力与动员力一方面,就是令着后世王朝惭愧不堪。其实,只要细心研究就可以发现,一个王朝多数的成就都是出现在前期,比如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大运河等。
当然有人会说隋朝修建大运河的时候就已经处在末期了!对此,我只能说一句,杨广玩的太嗨,结果一不小心就玩脱线了。如果不是他玩脱线的话,曾经令整个突厥称呼’圣可汗’的大隋朝又怎么可能灭的那么快。
毕竟,大业七年的时候,大隋朝可还是一片盛世景象来着。谁又能想到,在六年后那个不可一世的大隋朝就那么垮塌了呢?!不过话又说回来,隋朝在开国之初就已经埋下了日后覆灭的祸根。
比如什么五家七姓之类的;又比如什么“桃李子,得天下”什么的;还比如杨广御驾被突厥二十万大军围困,最后李二只带了几千人搞了一个武装游行就吓得突厥屁滚尿流的;再比如,杨广刚刚迁都江都,李渊就起兵造反结果就顺利至极的占据了长安。整个过程就他妈跟开玩笑似的,活像是突厥人春节大放送,豪礼送不停。说句不好听的,你李家的人真当天下人都是傻子呀!
总而言之,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早在杨坚篡夺北周的皇位之时,就已经埋下了日后老杨家覆灭的祸根。
这是必然的一个事实!
扯得确实有些远了,言归正传。
陈道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世家里完成这么一个盛举,除了他本身的才华着实不凡以外,还因着如今大夏的动员力非同一般。再加上那些数万的囚役,俘役,如果还完不成的话,那就是李信的眼光不对看错人了!
……
吐蕃,回鹘营地,
萨兰汗坐在羊皮帐中,满是虬须的脸上带着几分的纠结。就在刚刚,他得到了他如今的主人,一个名叫大夏的王朝的吩咐。来自大夏的信使要求他带领着自己的部众,跟随着大夏的脚步去攻打青唐吐蕃。
他很纠结,他在纠结要不要跟随着大夏的脚步。
他很纠结!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出现的势力,萨兰汗在抱着相当的敬意的同时也保持着相当的警惕。因为,在无形之中,他已经可以感觉到,他麾下的勇士对于那个大夏的崇敬已经超过了对他的崇敬。他的部落,正在一点一点的脱离他的控制,投入了那个素未谋面的大夏的手中。
这是一个挑衅,一个极为严重的挑衅,作为一个王者,这个本该是无法忍受的!可是,他必须得忍。
他知道大夏有多么的富硕,上等的青盐,炒制的茶砖,还有那些比女人的皮肤还要嫩滑的锦缎。对于他们这些穷怕了的回鹘人来说,全部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往日里,一年过来的商队都可以用一只手数过来。
实在是,太少了!
可是,自从那个大夏出现了之后,几乎每个月都有商队的到来,而且货品的质量极好,价格也是极为的公道。仅仅只是一瞬间,就成为了回鹘部落的座上宾,在回鹘部的生活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萨兰汗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没有大夏的商队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几乎是下意识间,他就已经得出了答案,他的脑袋会作为冒犯强大的大夏的威严的代价,而被送到他们的王的桌案前。
而且,他也没有那个气魄阻断这一个商道,也没有阻断这个商道的实力。心中得出了答案,萨兰汗的脸上苦笑片刻,长叹一声。
“圣狼的子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