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会其余人都知道医学院教学的事,也知道了新鲜出炉的“练胆子”决定,却不怎么关心。众人都关注着另外一件大事:科元的发行。
自从推出科元,刘木德按元老会指示,在城内设立了几处商铺,城南外也设立了几处,甚至在城西的第一农庄也设了一处商铺。
这一个多月以来,八王之战开始进入高chao。故安以外,乱成一团,各种对外商业活动几乎都停了下来,就连不多的几次“外贸”都已经到了“跳楼价”的比例了!
反之,故安的商业可以说是欣欣向荣,一派繁华。
可元老会一众人却急的火烧火燎,王阿东在这秋天里起了一嘴的泡。
商铺里每天都人潮涌动,领了工资的人不断的用精美的金银科元币,大量购买粮食和肉类。即便家里根本不缺,单身汉一匹,也要用了。他们认为这些亮闪闪的金银币虽然好看,不如换成东西放家里实在。还有很多人,换成物资后,送回远方老家的乡亲。
更出现了有人换了物资,转头跑到涿县、范阳等地,几次“以物易物”倒手,再以赚取的物资回故安,从民众手里换回金银币,再重复这个过程。
反之,如卢谌、左思、祖该祖纳之类,家底殷实的人,则觉得这些科元的金银币非常美丽可爱好看高端大气上档次,竟拿出去馈赠亲友,以做留念。
故安的邮递员每天在一些家底殷实的人家里收的信件,里面几乎都装着科元金银币,然后送到涿郡、范阳之类的大城才有的邮驿,由尚还在运转的官方驿使再送到大晋朝各地。
更有甚者直接派以前的家仆跑一趟。
科教大楼1楼,特意腾出来,改造后的几个临街的房间,新设立的科教故安教众银行,成了一个只有发工资的时候才会有人的店面,银票更是无人使用。
位于城内西北区域的几个巨大的粮食仓库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耗着。大农庄里面的牲畜更是只见减少,不见增加。
再这样下去一个月,即便秋收在即,故安也会崩盘!
忙着撰写《劝世经》和工业区事情的黎明被紧急召唤到元老会,听明白反馈的情况,黎明也愣住了。
怎么会这样?
哪里出了问题?
不应该啊!
他疑惑的看着一嘴燎泡的王阿东,愁眉苦脸的杨凡。思索了一会儿,问王阿东:“你用的什么作为发行依据?”
王阿东连忙回答:“你建议的粮本位啊!”
没错啊!
黎明挠挠头,当前故安确实粮本位合适啊!
想不出所以然,黎明只好让王阿东、杨凡和刘木德及马阳,带着他去转一圈商铺。
看着商铺门口高高兴兴买了大包小包东西的民众们,黎明知道了。叹气一声,问王阿东和杨凡:“你不单是只核算了粮食储备作为发行依据吧!”
两人回答:“不是啊,肯定要算上布匹、绢布、牲畜那些嘛!”
“金银币发行时,是不是做了金银回收,物资直接换兑?”
“是啊!”
黎明无语。
这特么科元还没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贬值了!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契约媒介。
再说白一点,就是欠条!
我买你的东西,给你的货币就是欠条,你再拿这个欠条去买别人的东西,全世界就是欠条世界。
不管是黄金白银还是钻石,和钢材、化肥、铁矿石、煤炭甚至大粪一样,都是商品物品,没有任何货币属性。
黄金在历史上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没用的,但是无法伪造的欠条角色存在过。后世用纸币,之所以黄金依然贵,那是因为黄金的本质是无法伪造的欠条。且在金本位下沿用了很多年,黄金作为储备货币纯粹是因为人们普遍接受其内涵价值的概念:
稀有,保值。
所以,货币的发行,无论是粮本位、土地本位、金汇兑本位乃至“美元本位制”等发行方式,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货币发行之初,实现“欠条”的保值。然后再随着市场经济环境,逐次调控,逐次增发,慢慢贬值或者升值,但绝对是贬值居多。
就和09年开始兴起的比特币一样,比特币是什么?一窜代码,没有任何货币属性。
刚出来,难挖到你哭!随后好一些,代码多了,挖的人多了,就像印钞票多印一样,产出多了,自然贬值一些。最后,再来个控制2100万个总量这一高招,牢牢的把比特币和保值升值绑在一起。
这样,才成了货币,说白了就是无法伪造的欠条!
而王胖子和杨凡发行货币,一来就特么全放出去了!
回到科教大楼,随后在会议室,黎明先给一众元老上了一堂经济课,还特别强调了到底什么叫“粮本位”。
一众元老们陷入了深思。
杨凡还是不怎么明白,问道:“可我觉得没错啊,我们发行的货币我算的很仔细,绝对是刚够把粮食、布匹、牲畜等物资买光。”
黎明给他解释:
从理论来讲,是,你发行的货币是可以把故安允许交易的物资刚好买光。但你想过没有,这时代的民众多会买什么?
粮食!
以前饿怕了!
布匹、衣服、生活物资那些不是才发了不久么!去年的冬装洗洗就好了,还很新呢,谁特么舍得扔掉?不怕天地怪罪?
这可好!本来1块钱买6斤粮食,你连同布匹牲畜这些核算下来的发行却发行了4块钱。科元刚印出来,就特么已经对内贬值严重了!
“换句话说,咱们的科元,还没发行,就因为这个政策错误,严重贬值了!”黎明讲完总结,又问道:“而且,你们是不是上月的工资就直接全部以科元结算,一次性发放了?”再问:“你们还来了一个回收金银换物资的昏招?”
两人点头。
“哪些物资制定了限购政策?”黎明不死心,继续问。
两人摇头。
得!
没救了!
这特么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王阿东逐渐明白了,脸色惨白,喃喃自语:“前辈们发行比我们还简单啊。直接就发行了,纸币都有人整啊。更多是写怎么流通出去的手段,我们怎么会这样!”
“小黎,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赖祯祥说道:“当前要考虑怎么补救,更要考虑科教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信誉和名声!”
能怎么办?
后世还能期望通过国际汇率、外汇储备调控,或者国内经济总量调控,让货币升值一些,当然一般调控都是贬值。
特么这时代咋搞!
黎明也没推脱,这关键时候,科教稍不注意就得崩盘,容不得瞎想!点点头说,我想想。
真想手里拿着烟抽着思考啊!
黎明陷入了沉思,一众元老也只能思考。
随后,连续在城里各大商铺转了一天,又在杨凡和马阳的陪同下检查了粮库、物资仓库和大农庄牲畜基地。晚上不眠不休的想方案,又自己推翻方案,白头发熬出了几百根,黎明依然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
科元,仿佛成了一个死结!
处理不好,科教真有可能信誉大损,甚至崩盘!
销售出身的黎明在穿越前,也算是危机公关高手了,几次公司产品大面积产品质量问题都能快速处理解决。
他想起了最严重的一次是在一家中小型公司做文具行业的时候,公司最畅销的中性笔一批笔头出了问题,一批货漏墨严重。这款零售价1元钱的中性笔在全国各地经销商和几万家终端门店每月销售达千万支,每月500多万的销售额,还是先收款!
出事的这批货有近百万支,可同批生产已经发货的有上千万只,这意味着不合格率达到了10%。公司信誉大失,经销商纷纷闹着退款退货,中断合同。很多终端样板门店老板表态再也不卖你们的笔了。公司电话被打爆,业务员忙得焦头烂额也于事无补!
同样的崩盘在即!
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公司-客户-样板门店,实质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属于危机公关的内部范围。
一支笔,扣除所有成本和运营费用,就赚不到1毛钱。不管是整批货上千万支全部召回重新检测,还是额外赔偿之类的内部解决方法,带来的损失和客户减少都不是公司能承受的,只会同样崩盘。
买在三环内房子的首付就是处理此事的奖金呢!
自己当年是怎么比较圆满解决的?甚至最后还给公司带来了额外的利益!
内部不行,找外部的契机。
再内外结合!
先是外部:干脆把此事闹大,轰轰烈烈的炒作。利用当时导致中韩关系不稳的国际事件,即便合同是在中国签订的,却非要派人去韩国告那家笔头供应商,还要天价索赔。并联合一帮子认识的其他文具公司发表联名宣布:从此不再和任何韩国供应商合作!
当然不指望打赢这个官司和索赔,那可是在韩国上诉,可能赢吗?棒子不要脸全世界都特么知道!而是通过持续的炒作,让客户和消费者明白,事情不是我们主观造成的。
更暂时转移的客户和门店老板的注意力,拖延了一点时间。
同时内部:安抚,赔偿,但不全部召回。用一年的总利益增加来安抚,用“羊毛利益”变个方儿来赔偿,更借机把近千万的滞销库存一清而空。
当然,还有一些手段。
比如:联合的文具公司发表声明,多数文具公司从来也没和韩国扯上一点点关系。而且,大部分是非制笔的文具公司。
比如:为什么不全面召回?有问题的在经销商和门店就基本拦住了,补偿了。少部分流到消费者手里,1元钱一支,漏墨扔了再买!当时的文具行业,品牌还没有完全成型,还处于行业洗牌阶段,劣质品众多,消费者也没有笔类产品的品牌购买意识。
最终反而借助此事,初具民族品牌概念了!全年销售额和利润最终增长不少。
当然,还有更多的隐性手段就不能再描述了。
黎明也知道,最负责的办法应该是全面召回赔偿,这才是一个走品牌路线,负责任公司的体现。老板也并不是没钱,却从未想过这方面。因此,解决完这事,拿了应得的奖励,在圈子里无数赞美和一堆同行请的猎头骚扰之下,黎明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却再也不做文具了。
科元的危机,既然内部解决不了,那就想办法,从外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