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顔哲木却神情一肃,近乎语重心长的又对姜秋桦说了一大堆非我族类的话,还拿当年阜族遭遇惨烈战事来举例子,倒叫姜秋桦不忍心再回怼。
他待了好一会才起身告辞,临走之前,又对早已闻讯赶到屋外站着的新的嬷嬷又是一通训斥。
大意是不要把他的宝贝公主当成犯人似的看着,否则他就直接去找赫连池的晦气。
姜秋桦在门里站着,看着他在连廊下逞威风,还有那嬷嬷唯唯诺诺连连点头的模样,心里也是有些得意。
其实被人宠着的感觉也是不错的!
完颜顔哲木前脚才出了院子,便见到垂花门另一头人影跃动。
他不悦的随手抓了一人过来询问,来人惊慌不安,只说有人上侯府门前寻仇。
他怒喝一声,提步便往门口走去。
果然见到宁安侯府硕大门楣下,沈确与谢温言并肩而立。
站在台阶之下的高头大马上的几个年轻男子,粗粗望着,均是英气逼人。
特别是为首的那个素衣玄袍的,面容沉着不羁,隐约似乎有一股王者风范,叫人为之一怔。
完颜顔哲木心里第一个念头是:如今的大熵中原已经这般人才辈出了吗?
原先的嚣张顿时微微收了收,他默不作声的慢慢负手踱步出来,打算先看一看情形再说。
沈确似乎早有预料,此刻正轻摇薄扇的与萧祁臻含笑对峙,绝口否认侯府内就有他要找的人。
萧祁臻自然是不信他的鬼话,身后侍从更是嚷着说要进府搜查。
一个咄咄相逼,一个寸步不让,场面便一度僵持着。
路边行人见了,皆是远远的绕道而行,生怕一不小心便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谢温言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她先是上前半步对萧祁臻躬身一福,才说:
“昨日惊闻世子殿下家中治丧,今日原本想去吊唁聊表寸心,却不想还没来得及出门,便突闻世子大驾,实在有些准备不及,因此也不敢贸然开门迎客。
方才听世子言及,说要进府搜查,敢问世子可有皇上诏令?”
她这一番话说得极是客气,让人甚至有些不忍心去反驳。
况且身有重孝之人不得登别府门庭,这是约定俗成的世俗之礼,萧祁臻此时前来,且不论事情,已经是失礼在前。
而宁安侯府贵为从二品军候府邸,虽然落寞了,可也不是容人随意进府践踏。
众人心里不免也有些泛起嘀咕。
萧祁臻依旧直挺挺的坐在马背上,眼神裨睨而下,淡淡接话道:
“谢大小姐此言有理,我手中也确无皇上手谕,只是我今日既然来了,就绝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若是大小姐肯开门迎客,我一翻搜寻无果,自会向小姐赔罪,若是不肯。。”
他后半段话故意留白不说,冷眸微凌,嘴角似有若无的勾出一丝俊朗无双的笑容,只是任谁见了,也不会往和善的方面去想。
完颜顔哲木在背后望着,心里也不禁存了两分想要同这小子一较高下,比比谁更嚣张的斗志。
沈确见萧祁臻如此强势凌人,虽然心虚,却也不敢在此刻退缩。
便将谢温言护在身后,一脸昂然道:“既然世子如此蛮横,那我们也只得严守门户,与你一决高下了。”
见要打架了,完颜顔哲木自然是当仁不让的。
他胸前一挺,便站了出来,一面目不转睛的盯着跋扈过头的萧祁臻,一面问沈确:“他是什么人?是因着什么事过来寻衅?”
萧祁臻的目光也落在这个气度卓然的虬髯客脸上,单看他身形和气势,便知道此人定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沙场老将。
宁安侯府有此人坐镇,看来今日这硬闯,怕是要增加一些难度了。
但姜秋桦被困于此,他便只能一往无前。
不等沈确答,萧祁臻便微扬下巴,朝完颜顔哲木颔首一礼道:“这位前辈,我今日收到确切消息,我的未婚妻姜秋桦无端被困在侯府,特此前来寻人,还请行个方便。”
未婚妻姜秋桦?!
完颜颜哲木眸光微寒。
虽然他此番中原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寻妻。
但此人要寻的是姜秋桦,就不得不叫他警惕了。
他直问沈确:“他究竟是什么人?”
萧祁臻自己回答:“大熵襄王世子,萧祁臻。”
完颜顔哲木大骇,他久居大漠,近来对这个名字也是如雷贯耳。
此人雷厉风行,迅速平复康王之乱,也委实算得上是个人物。
而且他自报姓名时,还特意加了国别。
这是已经猜出自己是来自异邦了。
沈确侧身对完颜顔哲木低声道:“他便是我同您说过的熵皇私生子,此人若不除,将来必成大祸。”
完颜顔哲木眸底的寒意又加重几分,扬手招呼身后武士严阵以待,一副丝毫不肯退缩的架势。
萧祁臻忽然仰头笑了笑。
完颜颜哲木厉声问:“你笑什么?”
萧祁臻慢悠悠的说道:“你们如此紧张不安,无非是因为此地无银三百两,看来我这趟倒是来对了,人果真就被你们关在府里。”
完颜颜哲木对中原文化虽有些涉猎,但并不能融会贯通,想了一会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萧祁臻:“我此番前来只为寻人,无意与你们作对,但你们若执意要在京城里与我动手,我也必定奉陪到底,到时候便各凭本事,看看究竟谁能全身而退!”
他的威胁从来都是管用的。
完颜颜哲木此次来京,虽然带了大量兵力,可全都距离京城帝都两百里以上。
随身跟着的高手就这么多,若真的要火拼,虽然也能博上一博,可一旦身份败露,大熵倾力绞杀他们,还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
完颜颜哲木开始另辟蹊径,也学着他的轻松笑着道:“你们中原人最计较礼仪,婚姻大事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你说姜秋桦是你的未婚妻她就是了?你可有双方父母手书,或者什么定情信物作为凭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