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歌简直没想到这人能如此无耻,一时间气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明明就是他从一开始处心积虑,又是利用楚太后,又是利用幼帝,下了如此大的一盘棋,连整个北疆百姓的性命都不顾,让尸毒在整个北疆蔓延,结果到最后,他这上下嘴皮一翻飞,所有黑锅倒是都落在他们身上了。
就连叶霆也忍不住冷笑,面色多了几分凌然,“那按照你的意思,是想如何呢?”
大祭司冷哼一声,双手背后,“首先,你们要想办法治好我北疆内所有的百姓,其次,你们要弥补我国因此蒙受的损失,银两百万,粮食千石,丝绸千匹,且从此以后岁岁年年都要如此,最后便是,若要两国议和也可,但要将墨国的嫡公主嫁过来,如此我国才能放心。”
医治百姓也就算了,什么叫弥补损失,什么又叫将嫡公主嫁过来???
这哪里还是议和,这分明就是要墨国向他们俯首称臣啊!
又是进贡是赔款又是嫁公主的,若此事真与墨国有关也就罢了,可这明明就是大祭司自己的阴谋,凭什么要让他们帮忙背锅?
沈长歌气不打一处来,只是作为礼仪,她没有率先开口,而是等着叶霆开口斥道,“这尸毒究竟从何而来,想必国师心中心知肚明,就不用我二人再次提醒了吧?不过是一个不知来历的男子,你说是墨国人,难道就是墨国人了么?再说,即便就是,谁又能证明这尸毒就是与他有关,与墨国有关?”
“为何不能?”
大祭司忽地飞身而下,直接到了门边,伸手一挥,那门就打开了。
一阵风声,沈长歌刚刚回过头,就看见了一道巨大的身影凌空而下,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国师。”
是路情?
沈长歌有些疑惑,眼前的男子着一袭紫衣,与从前见到的路情似乎不大一样,但又说不出究竟是何处不同,只是觉得似乎更多了几分诡异的阴柔。
而在他身后的则是羽毛黑亮的玄凤,它忽闪着翅膀,警惕而戒备地盯着沈长歌和叶霆。
半晌,才嘶鸣一声,脖颈低下,不知什么东西滚落下来,扑通一声掉在了地上。
沈长歌蹙了蹙眉,低头一看,惊讶瞬间在眸中化开。
“微臣近日来同刑部日夜调查,终于将您吩咐的事调查清楚。”
说着,路情站了起来,可凤眼却连看也没看沈长歌一眼,而是径直走进了书房,将那被扔在地上的男子拉了过来,指着他道,“此人就是谋害太后的凶手!”
那男子早已失去理智,听见这话也没有辩驳,只是张牙舞爪地想要朝几人扑来,似乎要将众人生吞活剥一般。
路情高傲地冷哼一声,踢了他一脚,直接抓着他的头发拎起,“自太后身后,微臣便一直在宫内外查询消息,没想到正看到此人与其同伙鬼鬼祟祟,一开始微臣还以为他们是北齐的细作,可后来抓来审问才知,这些人竟出自墨国/军中,且趁着前几日太后出宫祈福的机会,大肆传播尸毒,不仅害了北疆百姓,更是杀害太后娘娘的罪魁祸首!”
路情说的有板有眼,若不是沈长歌亲眼看见楚太后如今就在客栈,且被他们害的人不人鬼不鬼,只怕是连她自己都要被忽悠信了。
可楚太后现在就在客栈,就连幼帝都已经成了大祭司手中的人质,沈长歌沉了沉眸子,“路情,你我也算是相识一场,你说这些话,可是有什么证据?”
“证据?”路情不屑反问,将那男子身上的刺青展示于她,“这上面的,难道还不算么?若他不是墨国的将士,又如何会有墨国将士身上的刺青?若不是有人授意,凭他一个小小的士兵,又如何能潜入北疆,大逆不道,谋害太后!”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二位可听得清楚?”大祭司转头看向沈长歌与叶霆,一脸冷漠不留情面的模样,“一月内治好我北疆百姓,将银两与粮食运送过来,再将嫡亲公主嫁来,就算是你们赔罪,但若是一条无法满足,可就别怪我与墨国兵戎相见!”
“国师。”叶霆声音微沉,凌厉的眸子扫了一眼身旁的路情,“如今北疆的情况,两军交战,只怕吃亏的未必是墨国,你确定要执意如此么?”
大祭司静静地注视着叶霆,唇边始终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大将军言之有理,可本国师怎么记得,墨国将士昔日都在温暖之地,而如今北疆大雪连天,墨国将士身体不适,这仗若是真的打了起来,只怕谁死谁活,也说不定,不知叶大将军意下如何?”
叶霆微微勾唇,“国师的意思,难不成是已经有了帮手么?看来当初南疆灭国,对大祭司而言也不算什么,所以如今才这般肆无忌惮。我大墨将士不是如此胆怯之人,即便对环境无所适应,但若要打,也绝不会怯懦半分。你要打,那便打,反正北疆本就是墨国的附属,迟早是要拿回来的。”
“而且,我们愿意医治北疆百姓,也是建立在北疆愿意归降的基础之上。”沈长歌也整颜厉色道,“若是你不愿归降,还提出如此多过分的条件,那便是得寸进尺,什么粮食银两又或和亲,你想也别想!”
“如此看来,倒是本国师考虑不周了?”大祭司嘶了一声,抚了抚下巴,“只是……听说时疫已在墨军中传播,难道你们就不怕?”
叶霆轻笑,“国师,彼此心照不宣的事,还需要宣之于口么?你若执迷不悟,那我便命将士从城中撤出,我们城外一决胜负,不要伤及无辜百姓,但你若愿悔改,恢复太后的和谈懿旨,那昔日南疆之祸,或许也可以不再重演。”
“大将军所言极是,只不过……”大祭司眸子忽然一凛,“即便如此,本国师也有一个条件,只要你们将圣女交还与本国师,和谈之事,或许还有回还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