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沉吟一会儿,说道:“我觉得问题不大,我们有这么多老员工,就算分一部分出去,应该也能应付来,中间有个六七天生产进度可能会慢一点。”
陈峰说道:“老板,这方面没什么问题,现在我们有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工厂在镇上,你找的新工厂在市里,虽然我们这离市里并不远,但也有十几公里路。”
“去市里上班的员工肯定不能天天回来,可能有很多人不愿意去。”
陈峰说的这是一个问题。
市里如果不安排老员工过去,各种设备操作、酿造流程,那边的人都搞不懂。
没做过工厂的人不知道,一个很简单的工作,有些人看一眼就会,可他们觉得简单,闭着眼给你弄,明明能做到九十分,他每个产品给你做六十多分,勉强及格。
还有一部分人,你手把手教十几次,他还是会搞错,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一些小学文化或者没读过书的阿姨、大叔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很多工厂都要一个最低学历要求和年龄限制。
很多四十多岁的阿姨、大叔能吃苦耐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做什么,年轻人一个不满意就跟领导对着干,就辞工,可工厂还是要三十五岁以下,甚至三十以下的。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年纪大的阿姨、大叔,你让他干一点非常非常简单,简单到只有一个动作的工位,有部分人都会出错。
现在陈峰琢磨收林诗雪他们厂,就面临着员工的问题。
那边全是新员工,必须要老员工去才行。
李翔琢磨了一阵说道:“那边以前不是做啤酒的,我们要把他们的机械和东西全部清理掉,然后再安装我们的酿酒设备,趁着这个机会,该修缮的地方也要修缮一下。”
“这一来一回,等投产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
“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把那边的员工送到这边来培训,我们这里有宿舍,几乎没有人住,刚好可以给他们住。”
“一个月的时间,也够他们上手了,我们再安排几个比较可靠的人去做师傅,解决一些不常见的问题就行。”
“去市里做师傅的,肯定不能经常回来,可以把工资提一提,愿意去的自己报名。”
老郑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可以,到时候我们这边也不用安排多少人过去。”
老郑是最愿意看到这结果的,如果抽调走一半老员工,安排一半新员工进来,真会麻烦很多的。
陈峰也点头说道:“我觉得也可以。”
“那另外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李翔看着两人:“你们对生产比较了解,能遇到的问题都说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两人挨个说问题,从生产到仓库,再到存储等等,这些都有很多要注意的。
暂时能想到的问题,老郑和陈峰都给说了出来。
大多李翔都想到了,但有一些问题,还真是李翔没想到的,做事就这样,集思广益!
问题商量完,老郑和陈峰还有事要忙,李翔拿出账本,开始计算自己能动用的资金。
现在手里有几十万,有些供应商已经打好招呼,以后按照季度结算,这几十万基本都可以用,加上最近出货量大,每天都有六位数的进账,再等小半个个月,收购林诗雪他们工厂的资金差不多也就够了。
转眼小半个月过去,李翔专门去看了眼工厂的账上金额。
账上居然再次达到两百多万!
林诗雪他们工厂也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候,李翔找了个空闲,给霍思明打了个电话。
霍思明最近正愁着,看到李翔来电话,叹着气接通:“喂……李老板!”
“霍厂长,有时间吗?一起吃个饭!”李翔问道。
霍思明犹豫了一下,他现在是没有心情吃饭的,但想着李翔发展不错,以后说不定还有合作的机会,这人脉可不能断了:“行呀!李老板什么时候有时间?”
“就中午十二点吧!在你们工厂外面那一个燕湘情。”李翔定了个地方。
“行!”
挂了电话,李翔直奔燕湘情餐厅。
李翔过去的时候,霍思明已经在等着:“李老板,最近你们厂效益不错呀!我看大部分小卖部和酒店都已经铺货了。”
啤酒出厂价一块钱一瓶,一天十几万的进账,出货量就是十几万瓶啤酒,这个出货量就算市内铺货都铺不下,有很多货都送到下面县城去了。
“都都混口饭吃,咱们先进去,坐着聊。”李翔这次是来找霍思明商量收购工厂的事。
两人进店,找了个位置,随便点了几个菜,一瓶白酒。
等酒菜上齐,喝了两轮,李翔说道:“霍厂长,你们那个厂有没有出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