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真和周光翼不禁感叹,这首《登鹳雀楼》在登高望远中表现
出来不凡的胸襟抱负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真正是一般人达不到的啊。
圣人不愧是圣人!
王熙真赞扬道:“曹圣运用朴素、浅显的语言,形象地把进入万
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让弟子如临其地、如见其景,这气魄让我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周光翼也补充道:“是啊,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写出了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画面显得
宽广、辽远。”
“真是妙啊!”
王熙真附和道:“欲穷千里目,这是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
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两人一番探讨和赞叹,让曹权都惊呼,这诗还能如此解读?
他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就背了一下,压根儿就没有想这么多,古人果然是博大精深啊。
为了不露馅,曹权还勉励王熙真和周光翼两句:“你们能看出这些,还是不错的,不愧是我儒门的好弟子。”
紧接着,曹权又写下一首。
一连不停笔的写了四首诗,曹权假意停了下来,说道:“这写诗还是挺不容易的,我得歇一歇想一想。”
他脑海里还有很多唐诗宋词,但不能做得太过,不然就太妖孽了!
但即使这样,也把王熙真和周光翼震惊得不能言语。
这可是一连四首诗词,还是名垂千古的那种,这一气呵成的样子像是不容易?
他们不得不佩服曹权的才思,这要是他们能写出这么一首,一辈子都满足了!
又是一番真心地赞叹,让曹权都不好意思起来。
曹权岔开话题,问道:“前面怎么样了,你们去瞧瞧,我再写几首,就可以拍卖了。”
周光翼立马恋恋不舍地出去,留下王熙真一个人兴奋地等着曹权继续写,那优越感,让王熙真乐得心里开花了。
但不久,周光翼和柳北眉就回来了,二人一脸忧虑。
“怎么了?”王熙真看出了不对,问道。
曹权也一脸疑惑看着他们,等着他们解释。
柳北眉气愤地说道:“这些弟子简直就是白眼狼,名义上尊敬曹圣,到了关键时候,居然被人鼓动,都不参加拍卖。”
王熙真疑惑道:“他们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不缺钱啊,怎么不参加拍卖?”
“难道他们不知道曹圣的诗词和书法有多好?”
“这可是千年难遇的机会啊!”
周光翼补充道:“都是那个孟修铭搞的鬼!亏得还是大师兄的弟子!”
曹权纳闷了,先前那孟学士不是已经甘拜下风,认可自己曹圣的地位了吗?
怎么现在又反水了?
“难道他又看到了踩下我的希望,所以又觉得自己行了?”曹权腹诽道。
“走!”曹权说道,“我们去看看。”
来到前厅,孟修铭正在鼓动儒生。
见曹权等人出来,孟学士还一脸得意,挤兑道:“哟,这不是我们那位穷得卖字画的曹圣吗?”
“不在里面冥思苦想诗词,怎么有空出来大厅了?”
“孟修铭,你到底想干什么?”王熙真叱问道。
“师叔,我能干什么啊?”孟修铭淡笑着说道,“我这不是让各位师兄弟们抓紧时间回家学习,提升自己,应付将要开展的科举吗?”
“怎么?”孟修铭反问道,“难道师叔不想让大家好好学习,考取功名,把时间浪费在吟诗作对、败家销金上面?”
孟修铭站在道德高地,还真让王熙真找不到理由驳斥。
周光翼却是捕捉到破绽,说道:“吟诗作对怎么能是浪费时间,学习之余这也是陶冶性情的事情。”
“难道你就不曾吟诗作赋?”
“少拿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恶心人!”
“至于你说的败家销金,曹圣的诗词书法都可以作为传家之宝了,这算败家?”
“这是曹圣给大家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孟修铭哈哈大笑道:“机会?”
“我看这是他不要脸!”
孟修铭指着曹权说道,
“历史上哪个圣人不是著作等身,哪个不是才华横溢,可谁听说过圣人拿出这些东西来拍卖的?”
“这小子妥妥的一个财迷,不配拥有圣人的名位!”
“我今天来,就是告诉各位师兄弟,不要被这欺世盗名者骗了,一篇经文就把他当做了圣人。”
“实则这小子就是一个俗人,一个充满铜臭味儿的俗人!”
“他不仅会把我们的道德底线拉低,还会误了我们的前途。”
“要是皇上知道我们把这样一个人当做圣人,皇上怎么看?”
“皇上还会认可我们儒生的功名吗?”
“还会放心儒生们崇拜这样一个圣人,不被感染成铜臭味儿的人?”
“这样的人还怎么去治国平天下?”
听到这里,曹权算是懂了,这孟修铭是以儒生的前途作为要挟,期间一定有皇帝和张邦昌等人的授意。
怪不得孟修铭敢反水自己了,这是有了幕后的大腿啊!
而这些世家子弟应该也知道了朝堂的事儿,知道跟着他是和皇上作对。
所以为了现实利益,他们放弃了跟随他这个圣人。
圣人哪里有当权者的大腿粗,留名青史的虚名自然也比不上高/官厚禄、封妻荫子。
“你!”王熙真看着越来越多的儒生走掉,气得指着孟修铭说不出话来。
显然,如今,经过孟修铭的劝说,世家子弟都从他们麾下分裂了出来,要和曹权这方分庭抗礼。
甚至有些寒门子弟为了现实利益也跟随了孟修铭一方。
现在,坚持留在这里的儒生不到刚刚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