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花魁娘子,她已经看不顺眼许久了。倘若真的痴心对待一人也就罢了,朝三暮四,水性杨花的,让人很不舒服。
(其实最最重要的是,她一边给纳兰仙儿送香囊,一边又给白若溪送折扇,这才惹恼了我们木姑娘。)
所以方才老管家给木凉秋说泠月来找他们家公子,且白若溪也在,她才会那么生气,说话也是丝毫不留情面。
对于别人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她无权去指手画脚,但若是惹到了她的人,又何须客气呢?
“未来夫君,你是继续留在这里钓鱼呢,还是随我回家呢?”
回家?
回谁的家?
“额……要不我们一起在纳兰这里将鱼烤了吃了再走吧。”
“可是,纳兰公子会介意的。”
白若溪直接替纳兰做了主,“不会的,他不会介意。”
纳兰:我说了我不会介意吗?老子很介意的好不好?
狗在家里躺,粮从天上来。他凭什么要被这样对待?
“今天钓的鱼不够多,恐怕不够吃啊!”
“哦,没关系,我跟她吃一条鱼就行了。”最大的那条鱼三斤多,两个人绝对够吃了。
“我现在就去生火,你跟我过去烤鱼。”
纳兰:我到底为什么要找木凉秋来家里?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管家,你带着木姑娘在府里逛一逛,顺便派人告诉爹娘,今天晚上我们吃烤鱼。”
“喏”
然而,到了吃饭的时候纳兰仙儿才知道自己的决定有多么愚蠢……
“夫人,这个小子别的本事没有,烤鱼确实做的不错,以后可以让他多烤几次。”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以后要不我们就天天吃烤鱼吧?”
“烤鱼虽然好吃,但也不能每天吃,偶尔一两次还是可以的。”
“好,我听你的。”
纳兰:“……”
你们直接就决定好了,也不用问一下我这个当事人的意见吗?
“爹,娘,时间不早了……”烤鱼吃多了不好。
“嗯,你去睡吧。”
他娘好像觉得自家儿子还不够可怜,直接又补了一句:
“今晚月色正好,我们和若溪他们两口子坐在一起赏月,你一个人就早点睡吧。”
纳兰:“……”
连话都不让说完,还直接赶我走,我真的是你们亲生的吗?
白若溪拿起一块烤鱼递给木凉秋,“这条不错,你若是觉得不好吃再给我,我再给你重新挑一条。”
“好”
纳兰仙儿:……
左边两个在腻腻歪歪,右边两个在歪歪腻腻,他一个人坐在中间和天上的孤月遥相对应。
还真是应了那一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太白一人饮酒,倍感孤独。他们五人同桌而食,而他却还是感到孤独。
唉!
他轻轻叹气,望着天边的明月:
咱们一起举杯,干了这碗狗粮!
“王上,太子已经快到弱冠之年,但尚未有婚约。此事若是传了出去,恐怕有损我们西楚的威严。”
“嗯,孤知道了。”
说完,也不管其他人什么感觉,夜幽玄直接起身就走了。
旁边的太监用尖细的声音扯着嗓子喊:
“退朝”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是人精,谁也不想触那个霉头。他们王上不像是那些好说话,容易拿捏的人。将他惹急了,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不过呢,懂归懂,可是三三两两的还是要商量一下怎么办。
“太子今年都十八了,王上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举行了冠礼,娶了两个侧妃。但是太子至今还没有婚约,你说这可如何是好呢?”
“王上的心思谁能猜得懂呢?太子这么多年也没有一个红颜知己,对待那些姑娘也是疏离而冷漠,我猜不会是……”看破红尘,不想娶妻了吧?
最后一句话他肯定是没有胆子说出来的,不过这件事情他们之前就有过猜测。
“太子对谁都是无比淡漠,却又不失风度。西楚自古以来,命定的太子之人也才三个而已,前两个都算的上是天纵奇才,咱们现在这位太子也不会差。”
“是呀。要我说,咱们太子比起南夏的那位强多了。南夏皇帝就只有那么一个儿子,从小要什么就给什么,宠的无法无天。听说整个南夏到处都有他的红颜知己,典型的见一个爱一个。”
“男人三妻四妾也没什么,可是十几岁就爱了不下一百位姑娘,这样的人若是为君,怕是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几个人说着说着就偏离了轨道,可是他们也不在乎。
反正说的也不是他们西楚的太子和王上,无论怎么说也都不至于招来什么祸患。
就算是夜幽玄知道了,最多训斥几句也就完了。
没有什么顾虑,三个人越说越起劲,其中一个人提议道:
“要不咱们一起去喝几杯?”
“今天就算了。王爷在府中设宴,特邀了犬子参加,我回去给他多多叮嘱几句,万一冲撞了王爷可就不好了。”
其余两个人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呢,不就是想给儿子好好教一教,能够娶到那位尊贵的公主吗。
“可惜我家那个小子才十三岁,没有资格去参加。”
“可惜我家那个已经二十多了,也没资格去参加。当年你家夫人和王妃在同一天生下孩子,好多人都羡慕你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一男一女,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天大的缘分。
这么多年,王上没有公主,将静姝公主这个王妹几乎当成了闺女来疼。什么好的东西都要送去一份王府,最重要的是在她生下来的第一天就被封了公主,这可是极少出现的呀!
“若是将来你家的小子飞黄腾达了,可要让他好好提携我们家那个小子。”
“一定,一定。他们两个一起长大的,这感情堪比亲兄弟。”
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也在说着相同的事情。
“听说静姝公主去年给你家老夫人祝寿的时候送了亲手所写的百福字,今天的宴会的魁首估计非你家二郎莫属了。”
“王爷举办的宴会要比诗词,我家二郎虽粗通诗文,可比起王后还是相差甚远。听说今日的所有诗文要靠王后来评选,我这颗心啊就难以安宁。”
“王后的才华连徐时都比不过,你家二郎曾经还被夸过一次,可见王后是欣赏他的才华。十几年来写文章被王后夸过的人不过二三十个而已,今日去了宴会的可就你家二郎一人。”这件事还不就算是十拿九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