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咱们村的学堂开学的日子!在这里我们得谢谢陈毅,还有愿意来我们村的楚秀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学可上,给后代们一个发展的机会!”
“以前只有咱们羡慕别的村的份儿,可那毕竟没办法,现在什么都有了,孩子们可得加把劲啊,也让别的村对我们刮目相看!”
说完里正先对楚秀才和陈毅鞠躬致谢,眼眶也微红,读书是能改变孩子们未来的唯一途径,别说是鞠躬了,就是下跪他也愿意!
陈毅没有躲开,坦然受了这一礼,倒是楚秀才不太适应,手足无措的想去扶里正,却怎么也拉不起来,只好接受了。
“陈毅啊,可真是谢谢你,让我家孩子能够念书。对了楚先生,我家平时皮惯了,要是在学校也捣乱,您别客气!该教训就教训,下不去手就来告诉我,我来收拾他!”
说这话的是村子里的王大,这王大生的魁梧,常年下地所以手臂肌肉极为强壮,人也黑,不过人平时爽朗大方,一起去打工的时候遇到同村的人也会帮一把,所以人缘还不错。
此时王大正把他的儿子大牛夹在胳膊下,声音洪亮的交代楚旭。
王大牛使足了劲儿也没从爹手底下挣脱出来,倒是把自己给逼出了一身汗,他也不指望身后的娘来救自己,只好放弃了。
楚旭见这人把孩子当个人偶似的随意夹着,旁边看着是妻子的妇人也不阻拦一下,还一起笑眯眯的看着,只好开口劝道:“这位、这位壮士,在下知道了,您现在先把孩子放开吧。”
嘿,不愧是先生,说话都这么慢条斯理的,听起来就舒服,跟林家那后生差不多,王大心里咂摸着,手上却听话的松开了。
王大牛一离开就躲自家娘身后去了,听着小伙伴们那憋不住的细微笑声,此刻也忍不住红了耳朵。
笑吧笑吧!等以后你们被教训得哭爹喊娘的时候我也去旁边笑你们!王大牛气呼呼的想着。
“咳咳。”里正打断了那些想跟着王大起哄的人,“行了,时间也不早了,现在就开始交学费入学吧。”
这下子大家都安静了,也都自觉的排好队,楚旭旁边不知什么时候搬了小桌子和椅子出来,手上正拿着纸笔记录着交了学费的家庭姓名。
“来,楚先生,这是一两银子,哦还有,这是咱们家的鸡早上刚下的蛋,您收下,拿回家给孩子补补身体。”一位眼角已经生了皱纹的妇人带着略带讨好的笑拿出两三个鸡子用布抱着放在一旁。
随后又朝旁边站着的虎头虎脑的男孩催促道:”“快,大河,跪下给先生磕头!”
那小孩也利索,当即就跪了下去,“先生好!小子名叫大河!”
楚旭手里拿着那几个鸡子正要还给那位婶子,腾不出手,也来不及阻止,只好受了这份大礼。
看着婶子期待讨好的目光,楚旭咽下了还未说出口的话,而且里正和其他的村民也都没有说什么,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最后楚旭只好想着这毕竟是拜师礼,跪了也就跪了,以后再好好教导就是。
沈家村一共也才一百来户人家,大部分家庭的孩子要么就是年岁已大所以爹娘不愿意了,要么就是孩子还太小,只有四五岁左右,也不放心来学堂。
所以最后楚旭只收了二十五个适龄,家里也舍得出银子的孩子,那张用了记录的纸都只填了一半。
看这情况里正也没办法,他总不能逼着人家把银子拿出来供孩子读书,现在已经不错了,慢慢来吧。
之后里正就让看热闹的人都散了,只让楚旭带着孩子们进学堂先熟悉一下。
陈毅见丁修远跟孩子们相处的还不错,楚秀才的儿子也在里面,就带着梅氏回去了,秋娘还在家中呢。
梅氏虽然不舍,但也没办法,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
此刻学堂里,孩子们按照身高从前到后坐好,面前的桌子上每人面前都有两本用于启蒙的书籍,还有几张白纸和笔墨,虽然较为简陋,但也惹得孩子们东瞧细看,惊奇不已。
这些东西都是由里正去买的,用的是建学堂剩下的银子,因为买的多,而且都是最便宜的,所以也没花多少。
不过虽然是最便宜的,但给现在的孩子们也够用了。
楚旭还记得当时听到里正说要给所有的孩子们都准备一份时的错愕,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有一村之长如此关心孩子们,什么都准备好了,足以见得里正对这些孩子们抱着怎样的期待。
坐在讲台上的楚旭看着孩子们新奇的神色,不时扭头去看旁的人桌子的东西,或是转身去跟身后的孩子们交谈,整间课堂里都是孩子们的窃窃私语。
楚旭也不着急,先让他们激动一会儿,拿过旁边的竹筒拧开喝口带着竹香的温水。
这个方法是去陈毅家的时候偶然看见的,楚旭还仔细询问了一番,这竹筒密封好不易漏,还能一定程度上保温,而且白开水装在里面也会染上竹子特有的清香,让喜欢的人会不自觉的多喝水。
又等了会儿,见时间差不多了,楚旭才敲敲桌子示意孩子们都安静下来……
陈毅回到家中后沈梦秋已经起了,正坐在桌子前吃梅氏留在锅中加热的包子和豆浆。
这豆浆是陈毅起来磨的,黄豆提前浸泡在水里一整晚,第二天磨之前放水里煮上几分钟,用清水把皮搓掉一些再和黑豆红枣一起磨成豆浆,这样磨出来的豆浆煮开后没有豆腥味,味道口感都更好。
梅氏在一旁看着只觉得惊为天人,先不说提前浸泡这件事了,就单说加上其他的豆子一起磨就很让人惊讶,那些专门磨豆浆做豆腐的人都没有想到的法子老爷居然知道,梅氏心里佩服的不行。
磨好后梅氏就不让陈毅动手了,只让他在一旁盯着就好,按照平时的习惯大火煮开,加入糖,很快香气就弥漫了整间灶房。
陈毅看了会儿,觉得也没自己什么事了,告诉梅氏像普通的豆浆那样煮开后再用小火煮一会儿后就离开了灶房。
听老爷这么说,梅氏也就放下了心,但还是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锅里翻腾的豆浆上,另一小部分用来和面包包子和烙饼。
这几日秋娘格外喜欢吃这些,梅氏也乐意给她做,哪怕是晚饭上也会独自给秋娘烙几张饼放在一旁。
煮好后陈毅就让梅氏他们先吃了,等会儿就得送丁修远去村子里拜老师入学。
走之前梅氏在灶膛里留了一小簇火苗,保持着豆浆和包子的温度又不至于糊了,这才跟着老爷一起去了村子。
沈梦秋在梦中是被一股浓郁的香气唤醒的,像豆浆,但又多了点别的味道,很好闻。
醒来之后在床上坐了会儿,陈毅走之前把窗户开了条缝通气,所以沈梦秋才能闻到这豆香。
此刻家中静悄悄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沈梦秋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家中似乎没人,心里一慌,怕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的穿好衣服,准备梳发时脑海里才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
“哎呀,今天是学堂开学的日子,我居然睡过头了。”沈梦秋蹙眉抱怨着自己,又低头摸了摸肚子,语气轻柔道:“应该怪你才对,以前我可从曾睡这么晚的。”
“说好的要一起去送修远的,这下来不及了……”沈梦秋叹气,手上梳头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这时外面飘来一阵风,又是那股诱人的香气,沈梦秋肚子“咕噜”叫了一声,手上敷衍的梳了两下,随意的把头发挽起来用簪子固定住就往灶房去。
进去后打开锅盖,白烟夹带着豆子的香气扑面而来,锅里的豆浆还在小幅度的翻滚着,又掀开旁边的盖子,里面有好几个白白胖胖的包子。
沈梦秋很想就这么先吃一个,可惜从小的养成的习惯不允许她没有洗漱过就吃饭,只好重新盖好,先打水洗脸漱口后才回到灶房。
拿出干净的大碗盛着满满的一碗豆浆端去堂屋的桌子上,又回去用筷子把包子一个个夹出来放好,然后一手拿着小碗一手端着包子往堂屋走。
【作者题外话】:啊啊啊啊我昨天抽风了唱了歌还发给了好友,还感觉自我良好呜呜呜。今天去听觉得好一般,可惜已经不能撤回了(▼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