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家长里短
念怀2025-10-22 09:222,997

  热热闹闹的骨肉重逢,温情脉脉的安家落户,让宋家大院里的众人,在冬日里也充满了融融暖意。

  宋季春一家在临安的日子,渐渐的步入了正轨,李承志和李淑婉两人一个去了书院,一个在女先生手下学习。

  李实跟着赵氏在甜沁斋学习管理,宋季春在家里陪伴着父母,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那么美好。

  然而,毕竟是近二十多年未见的骨肉至亲,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大家子人住在一起。

  那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而然的开始显现出来,就像一块新添置的木头,要真正融入老屋的梁柱,总需要一番细致的打磨和磨合。

  最早出现小摩擦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

  这天午膳,厨房做了一道红烧肘子,色泽诱人香气四溢。

  赵氏给女儿夹了一大块,笑呵呵的说道:“春儿,你尝尝这肘子,娘特意让厨子多炖了会儿,软烂入味,你最喜欢吃的!”

  宋季春看着碗里那肥瘦相间的肘子,心里暖融融的,但她却舍不得吃。

  她将肘子夹到李实碗里,柔声说:“当家的你多吃些,补补身子。”

  赵氏见状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倒不是不满女儿对女婿好,只是她自己平日里虽然也挺节省,从不铺张浪费,可看到女儿一家舍不得吃穿,她总觉得心里堵得慌。

  “哎呀,你们也是,在家里还拘着做什么?这肘子多着呢,你们都吃!”赵氏嘴上说着,又给宋季春夹了一块。

  宋季春无奈,只得吃下,但她的目光还是时不时瞥向李实和两个孩子,生怕他们吃不够。

  这样的唠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赵氏看到宋季春给孩子们穿的衣服虽然洗得干干净净,但总是旧衣服,不愿多买新衣,便会念叨:“春儿啊,孩子们正是长身子的时候,该穿新衣裳就给穿新衣裳,家里又不缺那点钱。”

  宋季春总是笑着应下,但转头还是把那些新衣裳收起来,留着好日子再穿。

  晚上她也习惯性的早早熄灯省油,让赵氏看着又心疼又忍不住唠叨。

  在甜沁斋,李实也遇到了他的烦恼,自从他到了甜沁斋之后,每日的工作都勤勤恳恳,将账目打理的一清二楚,铺子里的灰尘也被他擦的一尘不染。

  但他性子过于谨慎,不敢轻易创新。

  “大姐夫,最近那家雅致斋又推出了几款新糕点,听说把咱们甜沁斋的生意抢去不少呢。”吴氏旁敲侧击的提醒。

  李实听了只是叹口气:“雅致斋有他的路子,咱们甜沁斋也有自己的招牌,稳字当头总归是没错的。”

  他不是不想创新,而是觉得自己是外人,怕弄砸了辜负宋家的信任,他宁愿生意平稳,也不愿冒一点风险。

  吴氏见他这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将这些情况告知苏明华。

  孩子们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小摩擦。

  李承志在书院里虽然努力刻苦,但他毕竟基础稍差,夫子讲的内容听得吃力。

  元冬和元序放学回家,看到李承志在院子里背书,便躲在一旁小声地模仿他。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哎哟承志哥,你这话说得,咋跟唱戏似的?”元序捂着嘴偷笑。

  元冬也跟着起哄:“是啊,承志哥!你要是不懂的话,要不要我教你啊?”

  李承志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他虽然知道两个堂弟没有恶意,但那份自卑还是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让他觉得无地自容,他默默收起书转身回房,心里说不出的沮丧。

  这些小小的波澜,自然都落在了苏明华的眼中,她心思细腻,擅长体察人心。

  自然知道这些都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生活,是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看来她这个以前的街道办主任,是时候出面调解了。

  她先是私下找到赵氏,笑着说:“娘,大姐和大姐夫他们都是勤俭惯了,这咱们家也是体会过的,您心疼他们,咱们慢慢开导就是,若是逼得太紧,反而让人觉得不自在,觉得咱们看不起他们。”

  赵氏听了也深以为然:“是这个理儿!我就是心疼他们!”

  接着,苏明华又找到宋季春,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大姐,我知道你和大姐夫都是勤俭持家的人,但在家里您就别跟我们客气,孩子们也正是长身子的时候,该吃就吃该穿就穿,您过得越好,爹娘和我们的心里才越踏实啊。”

  宋季春听后感动的热泪盈眶,她连连点头说着感谢的话,又是让苏明华好一阵的安慰宽解。

  而对于李实的谨慎,苏明华则委婉的引导他:“大姐夫,您把甜沁斋的账目打理的井井有条,我们都看在眼里,这心中也很是放心,只是这做生意有时候也得有些魄力,尝试一些新东西,二弟妹在这方面有些经验,您可以多和她交流交流,咱们集思广益嘛,以后把甜沁斋做得更好,不也让宋家更有面子吗?”

  李实心里也明白苏明华的意思,他对苏明华的体谅和信任感到感激,暗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经营思路。

  而当宋瑞峰得知元冬元序嘲笑堂哥的事情后,他立刻沉下脸,将两个调皮的小子叫到书房,严肃的教育了一番。

  “元冬!元序!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怎么能嘲笑你们堂哥!他刚来临安,很多东西都不熟悉,你们作为弟弟理应帮助他爱护他,而不是嘲笑他!”

  宋瑞峰板着脸,声音严厉。

  元冬和元序被大伯少有的严厉给吓到了,他们低着头,小声认错:“大伯,我们错了,我们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也不行!一家人要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你们若是再犯,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宋瑞峰训斥完,又把李承志给叫了过来,温和安慰道:“承志,你别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他们还小,不懂事,你若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尽管告诉我们,咱们是一家人,一定会帮你的。”

  李承志看着大舅慈祥的脸,心里涌过一阵暖流,重重的点了点头。

  私下里,宋安宇也注意到了李承志的学业困境和自卑。

  他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巧妙的引导。

  “承志哥,最近在书院学得怎么样?”宋安宇在书房里,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

  李承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安宇弟弟,我…我有些跟不上。”

  宋安宇却笑着说:“没事,刚开始都这样,我以前也遇到过难题,对了,这些账本你能不能帮我算算?”

  他拿起几本铺子的账本,假装自己忙不过来,需要人帮忙。

  李承志一看到账本,眼睛就亮了,他从小在杂货铺里帮衬,对算数本就熟悉,他接过账本,很快便算得清清楚楚。

  “承志哥,你对算学这一向很是有些天赋啊!”宋安宇夸赞着,又给他拿来一些更复杂的算学题,“你瞧瞧这些,比书院里的那些死板文章有趣多了!”

  宋安宇还耐心帮李承志补习功课,特别是那些让他感到吃力的部分,他便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给他讲解,激发着李承志对学习的兴趣。

  渐渐的,李承志的自信心也就被慢慢的建立了起来。

  在这些小摩擦和调解中,宋家也迎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宋季春的勤快能干,很快分担了赵氏许多家务,她将西院打理的很是整齐,还主动帮着打扫其他院落。

  赵氏看着女儿能干,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嘴上唠叨也少了,脸上笑容却多了。

  李实虽然初期谨慎,但在苏明华和吴氏的引导下,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经营策略,他稳重细心的性格,让库存被控制的恰到好处,虽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甜沁斋的生意也开始稳步增长。

  李淑婉在女先生的教导下,琴棋书画和女红进步飞快。

  她手巧心细,很快就能给霓裳阁的绣娘们打下手,做些精美的配饰了。

  而孩子们经过磨合后,也开始真正的玩耍学习,李承志不再自卑,元冬和元序也学会了尊重表哥。

  他们放学后常常会聚在一起,一起做功课,一起玩游戏,院子里时常会传来他们欢快的玩笑声。

  为了更好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宋家还建立了一个家庭会议制度。

  每周,宋家众人都会坐在一起,大家会在会议上畅所欲言,或提出建议或提出问题,然后共同决议或解决问题。

  这个制度的建立,让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也让生活中的许多小问题在萌芽状态时就被解决了。

  李牛也成了连接各方的纽带,他每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在书院门口听着夫子对李承志的夸赞,看着元冬元序对堂哥的亲近,心里也替宋家高兴。

  钱娘子也与宋季春交流持家心得,两人都是勤俭持家的好手,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继续阅读:第375章 京召抉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