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京召抉择
念怀2025-10-22 09:052,653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宋家大院在经历了家庭磨合期的小小波澜后,如今已是春暖花开,其乐融融。

  宋季春一家逐渐适应了临安的生活,孩子们在书院里也学得有模有样,李实对甜沁斋的管理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家庭内部的稳定,让宋家人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就在他们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日子时,两封几乎同时抵达的信件,打破了宋家的这份宁静。

  这天清晨,宋瑞峰正在书房里温习功课,福伯便急匆匆走了进来,他手里还拿着两封火漆封好的信件。

  “老爷,京城驿站加急送来的信件!还有一封是萧世子派人送来的。”福伯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宋瑞峰接过信,看到京城驿站的标志心里便是一沉。

  他先拆开了京城来的那封。

  信笺上的字迹苍劲有力,赫然是宫中内侍的笔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临安府举人宋瑞峰,秋闱成绩优异文采斐然,其所呈农工改良之见解,高瞻远瞩利国利民,深合朕意,特旨恩准入国子监进修,以备明年的春闱,望卿勤勉学业,不负圣恩…”

  宋瑞峰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整个人都僵住了。

  入国子监进修!

  这可是多少寒门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耀和机遇啊!

  这不仅意味着他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更是能一脚踏入京城的政治中心,为他来年的春闱,乃至未来的仕途,铺就一条光明大道。

  他的手都在颤抖,将信件小心的放在一旁,又拆开在出公务的萧钰逸的来信。

  萧钰逸的信件则语气轻松许多,但内容同样重要:“宋伯,近闻朝廷为巩固北部边防,欲在北方某地开设官方互市,旨在以商促稳,惠及边民,此举商机无限,可将南方的物产运往互市,利润很是可观,不知宋家有没有兴趣参与?”

  “嘶…”宋瑞峰倒吸一口凉气。

  京城的召令和边关的邀约,两份重量级的选择,在同一时间摆在他的面前。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更是整个宋家未来走向的抉择。

  他立刻命福伯召集所有家人,在花厅召开家庭会议。

  大家围坐在花厅里,气氛显得格外凝重,宋瑞峰将两封信的内容,郑重其事的告诉了大家。

  “京城召令,恩准我入国子监进修,以备明年春闱。”宋瑞峰声音沉稳,却难掩其中的激动,“这是天大的荣耀和机遇!”

  “国子监?!”赵氏惊呼一声,喜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老大,你…你要进京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宋老头也激动得胡子直颤:“好!好!好!吾儿有大才!这是皇上的赏识啊!”

  苏明华和儿女的眼中也闪烁着欣慰和自豪的光芒。

  “另外,萧世子也来信了,他说朝廷要在北部边境开设官方互市,邀请我们宋家参与,将南方物产运往互市,商机无限利润可观。”

  宋瑞峰又将第二封信的内容说了,花厅里瞬间炸开了锅。

  “边关互市?这可是个大买卖啊!”宋金秋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

  李实也跟着点头:“北方的物产匮乏,咱们南方的丝绸和茶叶,还有瓷器什么的运过去,定能卖上个好价钱!”

  宋安宇则沉思片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爹,京城召令是前途,边关互市是财路,这两件事都关系着我们宋家的未来,必须要慎重考虑才行。”

  宋瑞峰点头:“正是,所以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共同商议这件事,咱们宋家究竟该如何抉择。”

  苏明华首先发言,她性子本就沉稳,分析起问题来也条理清晰。

  “关于进京,利弊都十分明显,利处在于,京城乃国之中心,拥有最顶级的教育资源,这对老宋的学业,以及孩子们的未来教育,都是极大的助益。

  同时京城也是信息中心,有助于我们拓展人脉,了解天下大事,为宋家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而且老宋如今是举人身份,若能再进一步,考中进士,那咱们家便能踏入了士族之列,地位将大大提升。”

  她停了口气,又道:“但弊端也不少,京城生活成本高昂,咱们虽然有积蓄,但也要精打细算,京城人际关系复杂,咱们初来乍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需要时间去适应和经营,而且远离了临安的基业,对望海镇和临安的产业,都需要重新安排。”

  宋季春听着苏明华的分析,也点头表示赞同,她开铺子也见识过些京城士族的威风,知道京城是何等的重要。

  接着,宋瑞峰又让大家讨论赴边互市的利弊。

  “赴边互市,最大的利处自然是新商机和可观的利润。”陈三罐抢着说,“这可是朝廷开的互市,有官府做靠山,比咱们自己去跑商稳妥得多!”

  苏老头也说:“是啊,北方的百姓生活困苦,对南方的物产需求极大,咱们只要能把东西运过去,就不愁卖!”

  宋青阳说:“但弊端也很明显,路途遥远,路上也有可能遇到危险,若是遇到什么意外,这损失恐怕不小,而且咱们对北方互市的情况也不了解,需要派可靠的人去考察和经营。”

  宋安沐听着大家的讨论也若有所思。

  这两种选择,都代表着宋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可得好好选择才好。

  宋瑞峰听完大家的意见,确实如众人讨论的那样,这两条路,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风险。

  但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他看向宋老头和赵氏,两位老人虽然激动,但眼中也带着一丝对未知的担忧。

  宋老头缓缓开口:“老大,爹娘不识多少大字,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爹知道,你进京读书,是为咱们宋家的子孙后代争前程!商行就是再赚钱,那也比不上你高中状元,光宗耀祖!咱们宋家,不能只顾眼前的小利,要为长远打算!”

  赵氏也擦着眼泪说:“是啊老大,娘支持你进京!你进了京,咱们全家都跟着你进京!咱们一家人,不能再分开了!”

  两位老人的话,让宋瑞峰的决心更加坚定,他知道爹娘虽然说得简单,却说出了家族的根本。

  子孙后代的前途,才是一个家族发展的长久之计。

  “爹娘说得是!”宋瑞峰起身,“我决定了,咱们举家迁往京城!”

  他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家人,语气坚定而有力:“首先,我的前途,是宋家发展的根本,进入国子监不仅是提升学识,更是融入京城上流社会,为宋家开辟更广阔的平台,其次,京城作为国之都城,平台更高,信息也更灵通,有利于咱们所有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子弟的教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咱们一家人,要全家共进退,不分离!既然我要去京城,那咱们就举家迁往京城!

  至于边境贸易,可以先派一小队去考察,后续通过京城遥控,或是等咱们在京城站稳脚跟后,再择机亲自前往,咱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来!”

  这个最终决定,让花厅里再次沸腾起来,虽然众人有对临安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好!听老宋的!咱们去京城!”苏明华率先站起来表态。

  宋季春也说:“是啊,一家人在一起,去哪里都一样!”

  孩子们也兴奋不已。

  京城啊,那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

  消息传出,整个宋府都沸腾了。

  下人们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举家迁往京城,宋瑞峰也将决定告知了萧钰逸。

  萧钰逸得知他们决定举家迁京,立刻回信表示赞同:“宋伯高瞻远瞩,京城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届时,我也会安排车队返京,咱们可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宋瑞峰收到回信,心里松了口气,有萧钰逸同行,那他们宋家一路上的安全,便有了更大的保障。

继续阅读:第376章 举家迁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