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不抽穗的原因
念怀2025-07-28 18:202,516

  他们出了空间,宋瑞峰看着大家依旧紧绷的脸,开口提议道:“横竖咱们这会儿也睡不着,不如进去看看空间里的粟米?估摸着该抽穗了。”

  这提议立刻得到了响应。

  他们进入那片熟悉的土地,眼前的景象让人精神一振,两亩粟米田郁郁葱葱,让人看了心情都好。

  挺拔的秸秆已有半人多高,顶端抽出了毛茸茸的穗子,大部分已褪去青涩,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黄色。

  在空间柔和的光线下微微低垂,预示着丰收在望。

  药田里,苏老头种下的草药,叶片肥厚舒展,一片生机勃勃。

  “哎呀!这粟米穗子!真喜人!”赵氏忍不住上前,托起一个饱满的穗子,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瞧瞧这粒儿,多鼓实!好兆头啊!”

  “好!”宋老头也露出了笑容,“这粟米不挑地,看来这宝地正合它!”

  墨玉跳上一块田埂上的石头,看着一片金黄的粟米穗,评价道:“嗯,穗子勉强够看,磨出的米煮饭,应该能入口了。”

  它又看向绿油油的菜畦上:“那些菜叶子,瞧着也还可以。”

  这勉强的肯定,像一缕春风,瞬间吹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看着这片舒心的景象,宋安沐心中欢喜,但一个困扰她许久的问题,又啵的一下冒了出来。

  她扯了扯旁边宋青阳的衣角:“三叔,我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之前在空间里,我和爹娘还有安宇也试着种过几回小麦,那种子撒下去后,等了好久都只长杆子不抽穗,最后没办法都给拔掉了,现在的粟米怎么就能抽穗了?是我们空间里的土地问题吗?”

  她指着脚下肥沃的黑土地,很是不解,眼里全是想得到解惑的渴望。

  宋青阳还没答话,宋老头先“嘿”了一声,带着过来人的了然:“傻丫头!不是地不好!是你们几个门外汉没伺候对!”

  他走到粟米田边,指了指那饱满的穗子:“庄稼抽穗扬花那是要讲究时辰火候的!麦子这玩意儿尤其精贵!”

  宋老头耐心的问道:“你们麦子是不是撒下去,水也浇了,肥也下了,看着长得挺快挺高的?”

  穿越四人组点点头。

  “问题就出在这儿!”宋老头拍了下大腿,“麦子抽穗得蹲苗!苗期不能光顾着让它疯长,得控水,保墒,让它把根扎扎实实往下扎,把劲儿憋足了!等根扎稳了,杆子壮实了,再遇上合适的温度和日头,它才肯把劲儿使出来,给你抽穗结籽!你们倒好,看着苗绿油油的欢喜,水给得足,它光顾着往上蹿个儿了,根没扎稳,力气都耗在长杆子上,哪还有劲儿抽穗?可不就空欢喜一场!”

  宋青阳也笑着说:“爹说得对,就像咱老家伺候麦子,苗期要压要蹲,得耐着性子,你们呀,是太心急了,把它当菜种了。”

  原来如此!

  宋安沐恍然大悟,现代学的那点农业知识碎片瞬间对上了号,原来是操作不当,宋安宇也眨巴着眼睛,明白了之前失败的原因。

  “等这茬粟米收了,”宋老头背着手,看着金黄的粟米田,脸上带着老农的自信,“我亲自给你们种一畦麦子瞧瞧!让你们看看,什么叫蹲苗,什么叫压茬!保管给种出麦穗来!”

  “好!”四人笑着应道。

  空间里,金黄的粟浪仿佛在无声地涌动,散发着令人心安的醇香。

  暂时抛开了外界的纷扰和那罐剧毒乌头带来的阴霾,一家人沉浸在这份实实在在的喜悦和对未来安稳生活的憧憬之中。

  墨玉趴在灵泉边眯着眼,尾巴尖惬意地轻轻摆动,享受着这份宁静。

  ……

  日子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窑火的烟气中飞快滑过。

  赵大匠领着的工程队手脚麻利,宋家小院几乎一天一个样。

  青砖砌就的一尺半高墙基稳稳地托起加厚的新土坯墙,墙面抹上了光滑平整的三合土。

  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均匀的浅灰白色,看着就厚实牢靠。

  主屋屋顶铺满了整齐的新瓦片,乌黑油亮的,再也不用担心漏雨。

  屋内,赵大匠用结实的木板巧妙地隔出了两间小小的耳房。

  虽然不大,但元冬元序兄弟俩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白露的小床也安在了孙氏屋里。

  宋安沐也是拥有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独立小角落,她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怎么布置她的小地盘了。

  院墙完全砌好,看着高大厚实,顶部按照宋安宇的小建议,嵌了些锋利的碎瓦片,防着宵小攀爬。

  新做的厚重木门安上了结实的门闩,开关时发出沉闷的“吱呀”声,给人前所未有的心安感。

  与此同时,院子东侧预留的空地上,另一场“工程”也热火朝天。

  陈三罐像打了鸡血,围着刚垒起来的土窑转悠着,这窑比上次临时垒的可规整多了,有了赵大匠指点的基础,窑体看着很扎实。

  宋安沐坐在小马扎上,面前堆着和好的细腻陶泥。

  她手指灵巧地揉捏着,一只憨态可掬的胖兔子碗渐渐在她手中成型。

  圆圆的肚子,长长的耳朵耷拉着,还捏了个小小的尾巴。

  一个浅口的陶碟边缘被她捏成了起伏的莲叶状,看着就清爽雅致。

  陈三罐帮忙搬弄阴干中的碗盆罐泥坯,眼睛直往那些精巧的小玩意儿上瞟,嘴里啧啧有声:“安沐你这手可真巧啊!这兔子碗,这荷叶碟子,拿出去卖,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还不得抢着要?肯定能卖上好价钱!”

  宋安沐抿嘴一笑:“三罐叔,先看看能不能烧成吧,要是烧裂了,烧歪了,就白搭了。”

  “能成!肯定能成!”陈三罐信心满满,“等这批陶器烧出来,我就挑几个最周正的,再带上你这小玩意儿,去邻村试试水!保准开张!”

  柳文渊也在一旁围观,看着窑口冒出的青烟,煞有介事地点评:“嗯,窑火纯青,烟直而上,此乃吉兆!窑内所出器皿,必是上品,家宅安稳兴旺之象也!”

  这把陈三罐听的,更乐了。

  新家的变化,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太平村这潭沉寂已久的水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路过的村民,眼神里是充满了掩饰不住的惊奇和羡慕。

  “瞧瞧人宋家这院墙多厚实!还是青砖打的底呢!”

  “屋顶那瓦也乌亮乌亮的,遇上下雨天可享福喽!”

  “听说还是衙门出钱给修的…啧啧,这宋家,是有大运道啊!”

  羡慕之外,更多了几分敬畏。

  毕竟,能让前里正李老抠,栽那么大的跟头,还让县太爷如此看重的人家,绝不简单。

  最先登门道贺的,还是那几个受过宋家恩惠的村民。

  王婆挎着个小篮子,里面是新采的野菜,她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宋老哥!赵嫂子!贺新居啊!这一点野菜新鲜着呢!吃了好!”

  钱婆子的身体也好了许多,她气色红润,拿来一小篮自家鸡下的蛋:“多亏了苏大夫的药,老婆子才能好利索!这几个鸡蛋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还有几个小伙子默默扛来一大捆劈好的干柴,放在院角处。

  张大山代表众小伙开口:“我们没什么能送出手的,这些柴烧窑做饭都用得上,你们可千万别嫌弃。”

  宋家人热情地迎他们进来,赵氏拉着几个婆子的手连声道谢,宋老头和宋瑞峰招呼老汉和小伙子们喝茶。

  他们的新院子还没完全收拾好,显得有些杂乱,但那份融洽亲近的气氛却真实而温暖。

继续阅读:第156章 还有几件大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