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太平村日常(一)
念怀2025-07-28 18:152,739

  太平村里,几声鸡啼划破寂静。

  宋家小院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赵氏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肩上挎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脸上带着赶路的红晕,精神头却十足。

  “哎哟!可算是到家了!”她的大嗓门惊动了屋里的人,也惊醒了村道上打盹的老黄狗。

  宋老头披着外衣从堂屋出来,看见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嗯了一声:“回来了?镇上咋样?”

  “还能咋样?天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赵氏把包袱往堂屋桌上一放,开始絮叨,“你是没见那阵仗!人乌泱乌泱的!豆花卖得那个快!骨头汤面也香,连周大人和胖爷都天天来吃,夸咱们的东西实在呢!”

  她一边说,一边解开包袱,露出里面用油纸包着的几个大白馒头,还有一小包油光锃亮的卤猪头肉:“喏,老大媳妇让带回来的,给孩子们解解馋,镇上铺子剩的。”

  食物的香气把屋里三个小的勾了出来,元冬和元序揉着眼睛,睡意被馋虫赶跑,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肉,白露的小鼻子也在使劲的吸着。

  “奶奶!”元序高兴地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镇上好玩吗?铺子里的人多吗?我娘呢?”

  “有什么好玩的,忙死人了都!”赵氏嘴上说着,却麻利地撕了块猪头肉塞进元序嘴里,“你娘在镇上掌勺呢,你爹和三叔呢?”

  “爹和三叔去溪边担水了。”元冬也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肉。

  “担水?水缸不是满的吗?”赵氏习惯性地走向厨房查看。

  “爹说要去浇菜地。”白露软糯糯的说了一句。

  赵氏探头看了看后院,地里的小白菜菠菜和刚冒头的萝卜苗,叶子都湿淋淋的,显然已经浇过一遍了。

  她满意地点点头,回身把馒头掰开,夹上切好的猪头肉,分给三个小的:“快吃!吃完了都给我干活去!元冬元序去鸡舍把鸡粪铲了,堆到粪坑沤着!白露跟奶奶去菜地里拔拔草!”

  宋老头坐在门槛上,慢悠悠地卷着旱烟,看着赵氏雷厉风行地指挥若定,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这老婆子,到哪儿都闲不住。

  这时,出门去的两人挑着水桶回来了,扁担在肩上压出一道深深的印子,看到赵氏,宋金秋咧嘴一笑:“娘回来了!铺子里生意还行吧?”

  “那还用说!”赵氏言简意赅,目光扫过两个儿子,“水担够了?缸也满了?那行,待会儿你们吃了早饭,老二去把后院柴火垛重新归置归置,堆整齐点,别歪歪扭扭的,看着闹心!老三,你去把鱼塘边的水草捞捞,再撒把麦麸喂喂鱼。”

  “哎!”宋青阳老实应下。

  宋金秋则嘀咕道:“娘,您这刚回来就指挥上了…也不歇歇…”

  “歇什么歇!家里家外多少活儿指着你们爷仨儿?看我才多久不在家,家里的鸡都饿瘦了!”

  赵氏眼睛一瞪,嗓门又拔高了,“赶紧的!吃了馒头干活!元冬元序,你们也快点吃!”

  两个小子被吼得一缩脖子,赶紧把馒头塞进嘴里,抹抹嘴,抓起墙角的竹筐和小铁锹,冲向臭烘烘的鸡舍,白露也赶紧把手里的小块馒头吃完,亦步亦趋地跟着奶奶去了菜地。

  太平村的早晨,就在这样鸡飞狗跳却又充满生气中正式开始了。

  日头升高,天空湛蓝如洗。

  宋家那十五亩荒地里,已经种上了晚稻,秧苗返青绿油油一片,在阳光下舒展着叶子。

  只是秧苗间隙里,一些顽强的稗草和不知名的野草也趁机冒了头。

  宋老头戴着斗笠,裤腿高高挽起,赤脚踩在微凉的泥水里。

  他弯着腰,右手又快又准地伸向稻苗间隙,将那些争夺养分的杂草连根拔起,随手甩在田埂上。

  “爷爷,这个是不是草?”白露的声音细细小小的,她也在旁边一块浅水的田埂上,学着爷爷的样子拔着一株叶子明显不同的杂草。

  她的小脚丫陷在软泥里,有些站不稳,整个身子都绷得紧紧的。

  “嗯,是草,拔掉吧。”宋老头直起身,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小孙女认真的小模样,眼中露出一丝温和,“咱们家露露真能干。”

  不远处,宋家兄弟俩在另一块田里,宋金秋拔草的动作大开大合,带起泥水四溅,嘴里还不停抱怨:“这鬼草,长得比稻子还快!烦死个人!”

  “二哥,你慢点,别踩着秧苗。”宋青阳动作细致得多,他一边拔草,一边把拔掉的杂草拢好,整齐地堆在田埂上,免得再掉回田里。

  “知道知道!真啰嗦!”宋金秋不耐烦地应着,动作却下意识地放轻了些。

  元冬和元序干完了鸡舍的活,被允许在田埂上玩,两人追着几只被惊起的绿头蚂蚱跑来跑去,嘻嘻哈哈,泥点子溅得到处都是。

  “元冬!元序!别跑田里去!踩坏了秧苗看我不揍你们!”宋金秋扭头吼了一嗓子。

  两个皮猴子吐吐舌头,跑得更远了,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

  “喵~”

  一声慵懒的猫叫传来。

  原来是墨玉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它出现在田埂上,迈着优雅的步子,金色的眼瞳在阳光下眯成一条缝。

  跳上一块晒得温热的石头蜷缩起来,惬意地舔着爪子,尾巴尖儿悠闲地一甩一甩,像个监工头子。

  “墨玉猫猫!”元序看到黑猫,立刻忘了蚂蚱,想跑过去抱它。

  “别闹它!”宋青阳赶紧出声,“墨玉大人不喜欢被人强抱。”

  元序悻悻地停下脚步,眼巴巴地看着高冷的黑猫。

  日头渐渐毒辣起来,宋老头腰有些酸了,他直起身捶了捶后腰,看着自家绿油油的稻田,又望向远处其他村民的田地。

  林里正家的水田就在不远,他和家里的大儿子也在弯腰除草。

  看到宋老头望过来,他直起身笑着招呼:“宋老弟,你家这秧苗返青返得可真快!看着就精神!”

  “还行吧,”宋老头谦虚地应道,指了指林里正家田里几处略显稀疏发黄的地方,“老哥你那边靠坡脚那块,水是不是浅了点?看着苗有点蔫。”

  “还真是!”林里正顺着看过去,一拍大腿,“准是田埂哪里渗水了!多谢老弟提醒!大壮,赶紧去瞧瞧!”

  村东头一户人家的菜园子边,钱婆子正挎着篮子,跟主人家说着话。

  看到宋家人在田里忙活,钱婆子扬声道:“赵嫂子!从镇上回来啦?你家铺子生意红火,可别忘了咱们老姐妹!可得好好讲讲镇上的新鲜事儿!”

  赵氏正给自家菜地里刚冒头的萝卜苗间苗,闻言直起腰,扯着大嗓门地回:“红火啥呀,累死个人!得空了来家坐坐啊,我给你们带了镇上铺子炸的油果子尝尝!”

  “哎哟!那可说定了!”几个婆子都笑了起来。

  村道上,二狗推着一车新割的猪草路过,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看见宋金秋,他咧嘴一笑:“金秋哥,除草呢?你家这田伺候得可真精细!”

  “精细啥,瞎忙活!”宋金秋嘴上说着,脸上却带了几分得意,“你小子猪草割完了?回头和我一起去割点水葫芦?我带回家去喂鱼!”

  “成!要去了喊我一声!”二狗爽快地应着,推着车吱吱扭扭地走了。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水田被蒸腾起氤氲的热气。

  宋老头招呼大家收工:“行了,日头太毒,回吧,等下午凉快点再来。”

  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水上了田埂,宋金秋和宋青阳把沾满泥浆的腿伸进溪水里冲洗,冰凉的溪水激得两人直抽气。

  元冬元序早就跑到田埂旁一棵大树的浓荫下,抓起带来的竹筒水壶,你争我抢地咕咚咕咚灌着凉白开,喝得太急,水顺着嘴角流下,打湿了胸前的粗布褂子。

  白露的小脸晒得红扑扑的,像熟透的小苹果,鼻尖沁着细密的汗珠,她乖巧地跟在苏老头身边,小手紧紧抓着爷爷粗糙的手指。

  墨玉也从那块石头上跳下来,先是嫌弃地避开田埂上的一小滩泥水,然后才步子跟在最后面,尾巴高高翘起,像个巡视归来的小领主。

继续阅读:第203章 太平村日常(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