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台是当年南疆被灭后,南疆百姓为南疆王后桑乐所建造。
当年的桑乐在南疆深受百姓的爱戴,她虽然贵为王后,但在百姓面前从来都没有王后的架子。
当年的桑乐原本是大梁的圣女,那个时候的南疆与大梁实力悬殊太大,南疆若是进攻大梁,如今大梁早已不复存在。
但是南疆皇帝心系百姓,并不想挑起战争,于是便向大梁皇帝提出了和亲的要求。
当时在大梁流传着一个传说,圣女桑乐是这世上最后一个神,她的血能够解世间百毒,甚至可以活死人,肉白骨。
得桑乐者,得天下!
而当时的南疆太子身重剧毒,请了多少名医也无济于事,南疆王听说了桑乐的传说,便要求将桑乐嫁入南疆,便与大梁签订百年停战协议。
这一来是为了救下他的儿子,这二来,便是他知道大梁皇帝狼子野心,担心日后会日益壮大,所以便想将桑乐带到南疆。
当时的大梁没有多少人才可用,皇帝虽有野心,却懦弱无能,生怕自己的皇位坐不稳,于是便答应了南疆王的请求,将桑乐嫁入了南疆,成了南疆的太子妃。
令人惊讶的是,桑乐嫁入南疆后,南疆太子的病果然痊愈了,身子也比以前更加健朗了。
没过几年,南疆王过世,南疆太子继位,桑乐成了南疆王后。
后来的几年里,桑乐时常出宫给百姓看病,经她手的病人没有一个是不痊愈的,她还教会了百姓们很多中原的东西,比如织布,调配胭脂水粉,种植草药……
自此以后,南疆很多的东西都不需要去从其他国家进货,可以自给自足,整个国家越来越兴盛。
而这一切却让大梁皇帝感受到了隐藏的威胁,于是便暗中筹划如何扳倒南疆。
就在桑乐生下孩子的第一天,南疆内部有人叛变,里应外合,联合大梁攻破了城池,将南疆打的措不及防。
南疆皇帝被杀,桑乐在暗卫的护送下逃离了南疆,然而当时的桑乐刚刚生产完,根本逃不出多远,最后母女俩被少年沈钰斩杀于隽水河畔。
自此,南疆被大梁收入囊中。后来大梁为了笼络西域,将南疆赠与了西域。
万寿台之上,尹桑看着面前的石像,不由得心生敬佩。
一名女子,却能以一己之力,令国家愈加繁华,护百姓一时安宁,只怕是几百年才能够出一位吧。
一旁同来祭奠的年迈的妇人,仰头看着石像,落下一滴浑浊的眼泪,同身旁的年轻女子说道:“当年南疆与大梁的那一仗,若不是王后娘娘挺身而出,所有的南疆百姓,都将以身殉国,你要记住,我们的命都是王后娘娘给的,你每年都要来此祭拜。”
年轻女子点了点头,“知道了,祖母。”
素檀见尹桑似有疑惑,她解释道:“当年大梁王军兵临城下,南疆王后刚刚生产完,听说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城墙上,与大梁王军谈判,只要他们肯放过城中百姓,她便交出自己用来解百毒的宝物。
但实际上她是用这个来拖延时间,城中的百姓趁此机会被从密道中送出了城外,在得知自己被骗了之后,晋王一怒之下杀了南疆王后。”
“那时的晋王,应该年岁很小吧,为何会参与那场战争?”尹桑大致算了一下,那个时候的晋王应该还不到上战场的年纪。
素檀解释道:“那时的晋王确实年纪很小,但是我听说他的母亲曾经因为当时还是大梁的圣女桑乐,被皇帝打入过冷宫,晋王一直记恨,所以当陛下派兵攻打西域的时候,晋王请求出战,陛下便答应了。”
当时的晋王是陛下身边最得宠的皇子, 陛下担心他的安全,还特地派了太傅苏珩一同前去,只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不过有传言也说,当时的陛下并不想杀了桑乐,而是晋王阳奉阴违,先斩后奏,只说桑乐是死于乱军之中。
当然了,这些传言是断然不会传到陛下的耳中的。
闻言,尹桑沉默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你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她记得素檀当年来到永宁侯府之后,便从未离开过京都城,而在京都城内,陛下早已下令,不允许谈起圣女桑乐的任何事情,所以素檀不应该知晓这些才是。
素檀笑了笑,道:“你别忘了,我在遇见将军之前,很长时间都在逃荒的路上,这西域我小时候也是来过一次的,自然是听过一些这样的故事。”
听素檀这么说,尹桑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了。
正在这时,先前那祭拜的老妇人准备转身离开,却不小心崴了一下脚,险些摔倒,距离她很近的尹桑立即伸手去扶。
“多谢这位姑娘。”那老夫人抬头想谢谢尹桑,可是当她看见尹桑的模样时,脸上突然闪过一丝震惊,“姑娘,你……”
看着老妇人脸上奇怪的神情,尹桑有些疑惑,“婆婆,怎么了?”
那老妇人又将尹桑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最后目光落在了她眼角的泪痣上,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姑娘同老身认识的一位故人长得有些相像罢了,不过姑娘不可能是她。”
那老妇人说完,便在孙女儿的搀扶之下离开了,临走之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不可能是她,怎么会是她呢?这绝不可能!”
看着逐渐远去的老妇人,素檀一脸疑惑得说道:“这位婆婆可真是奇怪,若是她的故人,岂不也和她一样年迈了,你这么年轻,怎么会和她的故人长得像。”
尹桑没说话,只是转过身看着那石像,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那晚她所做的梦,下意识地将梦中的女子与桑乐联系到了一起。
鲜血能够解百毒,以及眼角的泪痣,这些都和她一模一样,尹桑总觉得她与桑乐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待尹桑回过神来,只见素檀已经买来了香烛,“桑桑,既然我们已经来了,要不要祭拜一下?”
看这素檀手里的香烛,尹桑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接了过来。
祭拜完桑乐之后,尹桑便和素檀一起离开了。
只是她没有发现的是,在万寿台的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一直有一个人在盯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