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电十八年,夏。
2号机组大修正式开始,检修部一线班组的作息时间,变成了早七晚七。
检修部以副带正的孙主任,更是吃住在单位,给一线班组人员,做足了榜样。
八面佛带着自己办公室的贴身小弟王佳文到检修部进行慰问,带来一百箱碗面、一百箱火腿肠和200件矿泉水。
八面佛和孙主任等人在慰问品前合影,一小时后后,八面佛慰问一线班组的宣传稿件便在青电公司厂网发布。
与此同时,一个大修稿件专栏的链接,出现在厂网主页。
青电文化部,为了更好的烘托大修气氛,举办了一次宣传比赛。
比赛有两种评比渠道,一种以班组为单位,一种以个人为单位。大修结束后将分别评出前三名,予以绩效奖励。
下午,张浩然便被拉到一个微信群中,群名是大修现场微报道。
张浩然看了一眼群里的人员,群主是文化部主任,群成员是发电部和检修部的一线员工和部门领导。
张浩然把自己群昵称改成班组名加实名后,便没再理会。
下班前,锅炉主管局座给张浩然打电话,通知他去部门办公室开会。
张浩然不禁纳闷,锅炉的主管通知他开会,开什么会?
他来到部门会议室,发现里面已经来了几个人,有锅炉专业、热控专业和电气专业,加上汽机专业的他,正好凑齐检修部四大专业。
局座见人到齐后,便开门见山的把会议主题告诉大家。
孙主任将检修部大修宣传稿件的任务,派给了局座。局座便从每个专业中,挑出一个人来,让他们动员身边的员工。局座给每个专业定了每周各类稿件的数量,并要求大家务必完成任务,且多多益善。
张浩然听完不禁皱了皱眉,宣传固然是好事,但用定量的方法过分的追求数据,恐怕会适得其反。不过局座是领导,是个很爱面子的领导,张浩然才不会傻到和这种人提出自己的意见。
局座,小道消息说大修后就要提检修部副主任的人,怎么能听他一个检修工人的意见。
会后,张浩然返回汽机班,在班后会上,把局座的会议精神认真的传达了一遍,没有动员大家的说辞,汽机班长听完倒是挺上心,他鼓励大家多多参与,要支持局座的工作。
大修前几天,由于机组设备尚未冷却,运行人员隔离设备需要时间,所以检修人员便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有在检修场地铺胶皮的,有吊运备件的,有制作专用工具的,所有人都是忙的不亦乐乎。
张浩然是汽机新人,没有什么技术,所以被派去铺胶皮。他在铺了几张胶皮后,去饮水区喝水,准备休息一下再继续铺。
他喝完水拿出手机看了看微信群,班组工作群没什么通知,倒是那个大修现场微报道的群,有三十多条新消息。
张浩然大概的浏览了一下,感觉很是恶心。
局座百忙之中前来指导磨煤机解体检修,然后附上一张局座在磨煤机前的相片。
电气主管统筹安排2号主变检修工期,然后附上一张此主管在办公室桌前埋头苦干的相片。
汽机专业争分夺秒的进行大修场地胶皮铺设工作,附上一张十多个检修工人一起铺胶皮的照片。
发电部支援人员到位,为工作票提前许可,提供坚实的保障,附上一张两组人拿着操作票做措施的相片。
张浩然看着这些,隐约的感觉,这个宣传有点跑偏。
局座此时在办公室里拿着手机,乐呵呵的看着群里的信息,感觉大修的仪式感已经被带动了起来。
班后会时,汽机杨出现在汽机班组,明确要求现场检修人员,要多琢磨如何学到手艺,如何将一些设备的小毛病彻底根治,如何提前谋划往前抢工期。
而不是拿着手机拍照,做些花拳绣腿的表面工作。
张浩然听完不禁对汽机杨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
他纳闷汽机杨与局座平级,且都是两个大专业的主管,小道消息局座大修后提副主任,领导是不是眼睛不太好使。
论技术水平,汽机杨在集团内部都小有名气,论领兵干活,汽机杨也是略胜局座一筹。
张浩然不知道,一线工人喜欢的小领导,大领导还真未必喜欢。
这个局座,那可是八面佛身边,地位仅次于设备部赵主任的红人。
水平再高,比不上领导喜欢。
下班后,回到家的张浩然有些疲惫,局座要求他们四人一周至少交上一篇一千字的稿件,其他三人两天前就都已完成。
张浩然看着群里他们发的稿件,自己实在是写不出来那种华丽飘渺的文章。于是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老子就是写不出来,明天就是交不上去,爱咋咋地。
突然他家的门被打开,张浩然走到门前,看见唐若梦开心的走了进来。
“我刚才去咱们房子待了一会儿,研究研究怎么装修,想着想着就想你了,过来看看你。”
张浩然看着自己心爱的唐若梦,心中的不愉快一扫而空。
二人在家里聊了一会儿人生,唐若梦便开车离去。
张浩然躺在床上,决定明天自己主动找局座,告诉他这写宣传稿件的活,他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