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拜将封侯
肥猫江湖2025-07-02 21:255,777

光和三年,正月初二,辽西长史张胤率军大败鲜卑,斩敌万级,俘敌五千,收拢工匠、奴隶两千余人,缴获战马万匹、粮三十万石、兵甲牛羊无数,更迫使鲜卑伪王檀石槐仅带数十骑逃遁,击毙鲜卑渠帅莫那龟、头莫、乌戈、葛奴,俘虏鲜卑勇将亦洛巫。

  俘虏亦洛巫的是张晟。当日,张晟追击檀石槐不成,乱军中“捡”到栽倒在泥雪中的亦洛巫。弥加、泥延慌忙逃亡,也顾不上受伤的亦洛巫。要不是有鲜卑俘虏指认,张晟差点将亦洛巫当普通鲜卑小帅给砍了。

  幽并两州缘边数郡只有辽西未受劫掠,且大败鲜卑,在整个北疆大多都是败绩的情势下颇有些鹤立鸡群的意思。仅凭一郡之力,斩敌万余,怎么说都是一场大胜,可以想见,朝廷对太守赵延、长史张胤免不了要奖赏一番。

  张胤对功劳之类没多大兴趣,此时他更担心黍谷山和纨儿母子。可惜偏偏有些人要来触张胤的霉头。

  此役,丘力居部乌桓截杀檀石槐亦得了三千余俘虏和数千领兵甲,不过由于是汉军攻占了鲜卑大营,因此所得比汉军要少得多。丘力居对此很不满足,派菸楼到柳城找张胤谈判。他的胃口不小,希望能够将汉军所得奴隶、物资分去一半。

  张胤听了哈哈一笑:“我军所得兵甲可赐予汝部半数,就拿鲜卑战俘来换吧,至于其余,还请不要妄想的好……若不满意,让丘力居亲自来取!”除了骑弓,其余鲜卑人的兵甲皆不入张胤法眼,丢给乌桓人也不觉可惜。张胤的话里更是夹枪带棒,他早料到,给丘力居十个豹子胆他也不敢到柳城来,若他敢来,嘿嘿,那也就不用回去了。

  菸楼讪讪而回,丘力居虽然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此时他还不敢跟辽西撕破面皮。之后数日,丘力居取了张胤答允的兵甲后引兵退去,转身就将怒气发泄到周边各个小种部落的头上。

  打发走乌桓人,张胤等不及渔阳的消息传来,将上报战绩、抚恤伤亡、收拢战俘、修葺城池、安抚民众等诸般事宜全权委托祭雍、赵芳、程普、徐隆等人,和张晟一起从柳城快马返回渔阳,张飞、典韦、赵峻、尾敦、敖山、黄镇、史冲、钦良等人带五百骑兵护卫跟随。汉两千石行不得出界,张胤是辽西长史,倒不在限制之列。

  自楚鹤传来黍谷山被毁的消息至今,已有二十余日,张胤心急如焚。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张鄂和渔阳太守刘衷的信就先后到了阳乐。

  一路之上,张胤几乎是不眠不休地疾驰,后来干脆命尾敦、敖山、黄镇、史冲率大队在后,自己与张飞、典韦、赵峻等人头前先走。

  中途在各县问到的消息更让人沮丧,这一次,代郡、上谷、渔阳三郡被鲜卑人祸害得最为厉害,不少城池被攻破,无数汉人被掳走。至于黍谷山的少年们,有人说被大火焚尽,有人说被鲜卑人掳走,也有人说是被汉军救入了城。

  众说纷纭之下,张胤也分辨不出哪个消息是真,哪个是假,只得拼命让青兽快跑。青兽在马匹中算得是中老年了,如此奔波险些累倒途中。

  柳城战事结束的消息传出,鲜卑各部的入侵大为收敛,全部退出汉境。张胤在路上也没遇到什么危险。

  到渔阳后,张胤直接回到黍谷山。

  窈儿潭边的巨大水车已复不见,黍谷山庄也已化为一片瓦砾。

  张晟忍不住破口大骂,扬言要将鲜卑慕容部的人一个一个抓住,挫骨扬灰。尾敦、敖山等少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伤感。

  数年心血毁于一旦,母亲妻子生死不知,张胤同样心情悲郁。

  张胤担心父母的陵寝也不能保全,顺庄后北山小路上山。

  山脚下,数匹马儿随意散着啃食积雪下的枯草树叶。张胤一眼就认出卢纨的坐骑,一匹高大健壮的青花骢。

  青花骢亲昵地凑过来,用头拱了拱张胤。马在,人应该也在。张胤抚摸着马头,心脏忽然剧烈地跳动起来,撇下青花骢沿着婉转山路一口气冲上半山腰,遥见一人像极了纨儿,立在草庐之前。

  张胤心中忐忑,生怕是看花了眼,疾走到近前,确信真的是纨儿。

  卢纨一身白衣,立在草庐前楚楚生怜,玉面花容泪水淋漓。

  “夫君,你可回来了……”卢纨扑到张胤怀中抽泣道,“都是我没用,山庄没了……”

  张胤紧紧将卢纨拥在怀里安慰:“我的宝贝儿无事就好……两位母亲可还好?挚儿呢?”

  “两位母亲无事,只是受了些惊吓,留在渔阳城中休息。挚儿也好,就在那边,我带他过来一起给舅、姑上柱香。”卢纨一指不远处,纯儿抱着小张挚和艾儿、黍谷梅、黍谷桃、张鄂正一起过来。

  当日,鲜卑人从北口镇出其不意地攻进渔阳,分兵数股四处劫掠,其中慕容亲率千余骑攻进了黍谷山。慕容似乎很清楚黍谷山的地形和望楼等防御布置,凭借强大的攻击力围攻黍谷山庄。作为张胤之妻,卢纨以主母的身份挑起指挥重担,与鲜于瑞和崔琳商议后,亲率山庄少年及庄中护卫、奴仆上庄墙守卫。

  虽然张胤在修建黍谷山庄时着重考虑了坚固度和实用性,山庄少年和护卫也都装备了不错的甲胄和兵器弓弩,但是毕竟没有多少战阵经验,在慕容部千余精锐战士的强攻下,山庄少年和护卫们伤亡惨重。而且在卢纨看来,鲜卑人似乎对黍谷山庄的地形也很熟悉。眼见山庄失守在即,卢纨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山庄,提出诱敌入彀的计策。卢纨将滕玉、王蒲和小张挚托付给鲜于瑞、崔琳,请他二人带领少年们从后山小路逃走,自己亲自留下吸引敌兵,准备放火烧掉山庄,与敌人同归于尽。

  鲜于瑞和崔琳又怎么可能答应卢纨的提议,张胤将母妻家业和一众孤儿托付给他们,他们怎么可能弃之不顾?当下两人都提出自己留下。正在争执不休的时候,张山站出来道:“少主母,还是让我留下吧!”。

  卢纨看着张山坚毅的眼神,最终缓缓点了头。

  于是,在损失了近百少年和山庄护卫后,卢纨、鲜于瑞、崔琳等人带着大队人马从后山小路翻山逃走,留下张山和数十名少年作为死士,放鲜卑人进庄后,点燃了布置在山庄各处的干柴、菜油等物。黍谷山庄的大火迅速燃烧起来,慕容麾下的千余骑兵至少有三分之一陷于火海中没能逃出去,慕容的须发也被烧掉大半。因受火势所阻,卢纨、鲜于瑞、崔琳带领大部分少年逃出生天,不过留下放火的张山等人没能幸免。

  张胤到此时才弄清楚,黍谷山庄并不是被鲜卑人纵火焚毁的,而是毁于自己妻子设下的一计。

  听着卢纨叙述事情经过,张胤后怕之余忍不住拍手称赞,自己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娶了如此一位有勇有谋、识大局的好妻子。

  对于张山之死,张胤扼腕叹息良久。张山是父亲留给自己唯一的老仆人,忠心耿耿,更像是自己的长辈,对自己疼爱有加,没想到最后为了救自己的妻儿而死。

  “张鄂之父……尸首都没能找回来……前几日,我让人为其修了衣冠冢,就在那里。夫君既已回来,正好拜祭一番。”卢纨指着张胤父母陵墓之旁的一座新坟轻声道。

  张胤点点头。父亲张谟对张山有救命之恩,张山终其一生侍奉张家,最后死在这黍谷山中,可谓一代忠仆,如今安葬在父母墓边想必也是他的心愿。

  张胤走到张鄂身边,轻轻拍了拍张鄂的肩膀,没有说话。一向憨直的张鄂,眼泪止不住地流,哽咽道:“少主……”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活着的人当然还要好好走下去。

  纯儿唤了一声“主人”,将小张挚递到张胤怀中。张胤小心翼翼地抱着张挚,看着那酣睡着的小模样,心中柔和宁静。

  父母的陵墓没有毁于战火,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张胤稍后在父母墓前磕了头,为张山上了一炷香,然后回到渔阳郡守府。

  卢纨等人能够逃出来,要感谢太守刘衷派司马李乾率兵救援。张胤先到房中与滕玉、王蒲两位母亲说了会儿话,然后脚不停歇地去拜见刘衷。

  张胤对于刘衷的奢华作风和谨小慎微的为官态度并不认可,但是不得不说他是自己命中的一个贵人,这次更对自己的家族有着救命之恩。刘衷对张胤也一向欣赏有加,否则也不会派李乾去专门救援黍谷山。

  当晚,两人就在郡守府中饮酒叙话,刘绅、李乾作陪。

  刘衷认为此番张胤靠辽西一己之力,大破鲜卑数万骑,太过艰难,凭他对天子刘宏的了解,朝廷必然要重重赏功。张胤听了一笑了之,连连感谢刘衷出手相救,频频劝酒。

  亲人无恙让张胤心情放松,连日来压在心头的担忧尽去。或许是太过兴奋,张胤很快就喝得酩酊大醉。让希望能一赏竖笛曲的李乾哭笑不得。

  第二日起来,张胤回老宅见死里逃生的黍谷山孤儿们。鲜卑人攻山时,黍谷山庄中有孤儿六百零四人。黍谷山原本有八百六十四名孤儿,后来陆续有近三百人到各地历练,更有一些少年阵亡,剩下的只有五百余人。后来张胤和鲜于瑞、崔琳商议决定继续收养孤儿,打算使山庄维持教养八百孤儿的规模,又收养了一些。这次鲜卑人攻山,庄中孤儿战殁、因伤死去一百一十三人,现在活着的只有四百九十一人,其中很多人都受了伤。

  见到张胤,孩子们很兴奋。张胤游走抚慰,鼓舞他们继续奋斗下去的信心。

  黍谷山庄已经毁了,重建之事需待以后再说,张胤打算将孤儿们都带到辽西去,在那里继续教导他们。

  张胤在渔阳并不能逗留太久,战事方艾,辽西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处理。

  正月十五,后世的元宵节,张胤带着全家和黍谷山孤儿起行回辽西。

  ******

  清晨,洛阳也下了雪。

  守城的士卒们懒洋洋打个哈欠,推开城门,飞舞的雪花飘飞着卷入门洞。

  门卒长吸着冷气道:“什么鬼天气,真冷!”

  “哒哒哒哒……”

  “让开……”

  一匹战马疾如流星,向城内驰去。马上信使举着信报,高呼:“八百里加急……辽西大捷……斩敌万级……”

  “辽西大捷?”有早起的百姓出门来正听到信使高呼,满头疑惑,“不是说北边数郡都遭了劫掠吗?怎么又大捷了?”

  信使沿街驰向皇城,辽西大捷的消息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波纹一样扩散开来……

  洛阳西园。

  朝议方散,天子刘宏回到寝殿,倚红偎翠,周旋于脂粉阵中,好不逍遥自在。

  没有了宋皇后的约束,刘宏更加淫肆无端。

  赵忠捧着信报在殿外禀告:“陛下,北疆有信报。辽西大捷,破敌三万,斩级万余,鲜卑伪王逃遁……”

  “什么?”刘宏一把推开身边的宫姬,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哪里大捷?辽西?”

  赵忠进殿跪倒,道:“禀告陛下,辽西长史张胤率军击溃鲜卑三万大军,伪王檀石槐只率数十骑逃回弹汗山。”

  有侍者接过信报,恭敬递给刘宏。

  “哈哈……好个悯农郎君,好个张子承!”刘宏大喜过望,兴奋的站起,走到赵忠跟前大笑道,“诏百官会议。”

  “诺!”

  皇帝诏朝议,朝廷百官哪里敢耽搁,又连忙返回。官员间相识的互相打听,天子这是为了何事,如此之急地再开朝会。

  有消息灵通的道:“可能是为了辽西长史大败鲜卑胡虏之事。”

  “哦?”

  “……”

  ******

  众臣入殿,山呼万岁。

  “众卿!”刘宏轻咳一声,兴奋得道,“先祖孝武皇帝时,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穆宗时,窦伯度勒功燕然。今张子承大破鲜卑,比之虽稍有不足,但亦是昭彰我大汉之威的大胜仗,当拜将封侯。”

  百官任谁都能看出刘宏的心情是多么的好了,朝议第一件事就是议辽西大捷,要重赏长史张胤。

  望着大殿中文武百官热切地讨论,刘宏心里好不得意。当初,自己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将万骑出塞击鲜卑,三将愚蠢,在拓地两千里的大好情势下突然败北,三万精锐将士埋尸草原。正是那一次大败,致使护乌桓、破鲜卑、使匈奴三营精锐尽丧,边境防守再无还手之力。也正是那一次后,群臣对自己的用人能力处处质疑。刘宏常常羡慕世宗孝武皇帝居于深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今天他也算是有资本自比先祖了,真是过瘾啊!

  刘宏心想:“这个张子承真是个带兵的好材料,居然以一郡之力大破鲜卑精锐三万,不过,此固然是他用兵有方,但又怎么少得了我的识人之明?这次一定要重重封赏他,至少不能比当年得夏育、田晏、臧旻那几个家伙的职位差了!”

  刘宏命赵忠取来地图,查看一阵,指着渔阳城北一处地方道:“渔阳因居渔山之南得名,此处有亭名渔,就封张胤渔亭侯吧,食邑八百户!”

  对此,百官并无异议。张胤有灭蝗治疫之功,已是关内侯爵,往上肯定是要封有食邑的侯爵。此次辽西大捷,提振朝廷士气,封亭侯自无不可。汉代讲究衣锦还乡,朝廷封爵多在原籍。张胤祖籍南阳西鄂,若要封有食邑的侯爵也理应在南阳境内,只是南阳富庶,又是光武旧地,有汉以来不知封了多少贵戚望族,几乎可以说是无处插针,因此刘宏才在渔阳为张胤选择封地,反正张谟、张胤父子在渔阳生活已久,算是半个北疆人了。

  刘宏看了看群臣,又道:“另外,张胤大破鲜卑使胡虏逃遁,在鲜卑中威德已重,可使其管鲜卑战事,拜其为破鲜卑中郎将。”

  话音一落,众臣哗然。

  破鲜卑中郎将秩比两千石,与护乌桓校尉、使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等同列,破鲜卑亦是常设边营。郡长史升为比两千石中郎将,这可是连升数级了。而且破鲜卑中郎将本朝并不常设,自前任中郎将田晏与夏育、臧旻熹平六年夏大败于鲜卑后,破鲜卑营几乎是虚置。此时重任破鲜卑中郎将事实上也是朝廷国策的变化,表明天子仍有降服鲜卑的雄心。

  历史上,自熹平六年以后直至东汉灭亡,汉军都再未向鲜卑主动出击,也未再设置破鲜卑中郎将,破鲜卑营在不久之后并于使匈奴和度辽将军等营。由于有张胤这个变数的加入,历史改变了走向,不知是喜是忧。

  有议郎出列奏道:“长史张胤克敌有功,可是连升数级是不是有些奖赏过重了?”

  赵忠出列道:“禀陛下,张子承所建之功,堪比段纪明平定羌乱。段纪明因功得封新丰县侯,食邑万户,历任护羌校尉、破羌将军。封张子承破鲜卑中郎将正可奖其功,嘉其忠,使其防范鲜卑,安保北疆。辽西太守赵威长因病辞官,吾以为,可使张子承兼领辽西太守。”

  说张胤柳城之战的功劳可比段颎平羌,也是太抬举他了。至于赵威长指的正是赵延,一直托病未去辽西赴任,众所周知其身体好好的,实际上是畏惧幽州苦寒,不愿意去。赵延这个狡猾的家伙何时因病辞官了?

  赵忠对天子刘宏的心思知之甚深。刘宏朝议只说封赏张胤这个辽西郡的长史,却对赵延只字不提,赵忠就已经明白,或许有些不好的风议传到了宫里,因此他只能这么做。

  司徒杨赐和御史中丞萧瑗相视一笑,当然都明白这肯定是赵忠的安排,只是两人都不清楚赵忠心中打得是什么算计。不过,不管如何,于国于民如此都算不得坏事。

  卢植立于众臣之中,不发一语。学生兼女婿张胤立下如此大功,他很高兴。议论张胤的功劳奖赏,他当然要回避。不过在卢植看来,自己这个学生功劳不小,但是年龄太轻了,若是历练几年后再封此职或许更为合适。

  张胤只有二十一岁,年纪轻轻官拜两千石太守和破鲜卑中郎将,确实有些骇人听闻。有汉以来,如此年纪得天子这样封赏的人,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不少朝臣小声嘀咕:“看来传说陛下欣赏悯农郎君并非谣言……”

  司空张济老来持重,对于刘宏这种安排并不赞同,张胤年轻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郡将与边将权归一人,太容易成为尾大不掉之势。

  对于张济的反对,刘宏阴沉着脸听完,只哼了一声了事。百官见此,哪还能不明白,天子是铁了心要提拔张胤,中常侍赵忠又赞成,与涿郡卢家、南阳张家亲好的朝臣如杨赐、马日磾等人态度沉默,哪还能有什么变数?此事也就如此定下了。

  光和三年春正月,因败鲜卑,大赦天下。

  张胤拜破鲜卑中郎将,兼领辽西太守。

继续阅读:第九十四章 破鲜卑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