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操和陈诚等人一时间很难理解土人根本不顾及战斗中有两三百族人阵亡却仍要向胜利者送礼谢罪的习俗。陈诚笑言:“天幸土人有这样的好习惯。”
是啊,如此一来,省了汉军不少的事。陈诚筹谋已久的后续收服土人之心的手段更是可以发挥作用了。连续几日,陈诚和澹台治等人又几次到淡水部落做客,送去了百石粮食和二十柄铁刀。
陈诚跟随土人称呼淡水部落的酋长“哈勇”,似乎是赞扬其勇猛无敌的意思,毕竟哈勇酋长房中的人头骨数量最多。哈勇酋长对于汉军送去的铁刀爱不释手,百石粮食更是让其大为欣喜,因此与汉军也更为亲近。
得了凌操的许可后,陈诚从屯田兵中抽出二十名擅农事的老卒,教授淡水部落族人耕种五谷和制作农具。在陈诚看来,授土人以渔,正可收其民心。
随后澹台治和陈诚开始筹划在淡水河沿岸的平原上建立永久性的军事营地,并计划以其为中心在周边陆续建起城墙,最终筑起一座雄城。
哈勇酋长对于汉军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反对,反而颇为支持,还派出族人相助。此事不难理解,土人以狩猎采集为生,山岭密林才是他们的家,盆地中的平原反而不过是他们不需要的荒地而已,让汉军占去也不可惜。但对汉军来说却可算是捡到了宝,陈诚和澹台治等人心里都乐开了花。此后,双方各取所需,相处和睦。
澹台治和陈诚联合绘制了城池的筑造规划图。澹台治为之取名“淡水”。
凌操手中能用的人力和资源实在太少,淡水城的建造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在此之前,凌操需要考虑的是搞清楚附近土人部落的分布。有了淡水部落的帮助,更为容易。在淡水部落向导的引领下,汉军陆续发现了数个土人部落。有的像淡水部落一样和汉军亲善,有的则颇有敌意。对此,凌操的解决方式就是,亲者扶持,恶者打击。虽说思路简单,效果却佳。在打击不友善的部落时,淡水部落派出了哈勇酋长在内的数百勇士参战。每与敌战,淡水族勇士皆奋战在前,兼且熟悉地形,擅丛林战,表现极为勇猛。凌操也不想亏待土人,从军中节俭了百副皮甲交给哈勇酋长。不过抓到的俘虏却一个不给,一是凌操建城修港需要民夫,二是给了淡水部落多半也会被砍了头做成饰品,太过可惜。
待到三月中,汉军在夷洲已经建成了军营、校场和简易码头,只是凌操也有头疼的事——天气转暖,瘴疠丛生,不少汉军士卒染了病疫。
在辽西,汉军士卒在通常情况下都禁饮生水。来到夷洲自然也保留了这个习惯,可惜无奈此地水土与辽西大异,北人南来常有因病疫而死者。历史上,首次登陆夷洲的卫温和诸葛直率领的万余吴兵,也大多染了病疫,甚至不得不退走。与其相比,凌操、陈诚等人的境遇要好得多。这得益于出发前张胤在瘴疠疫病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准备了大量的药物,部队中的医兵和护兵也是双倍配置。
食物虽不缺,但药物已经用尽。凌操决定派司徒横返回辽西,一是向张胤汇报情况,二是要请张胤尽快运送补给和药物,并派更多兵卒来。凌操此时的人手太过捉襟见肘,急需补充兵源。
司徒横回到碣石港时已是四月,下船后直接快马来到桐园见张胤。
此时的张胤既喜亦忧,喜的是爱妻纨儿和卞柔都有了身孕,也不知是不是他近来耕耘地太过用心了;忧的是他没钱了,内库和府库都几乎空空如也。该花钱的时候,张胤向来不小气,他在辽西造船、整备兵甲、开设义学、安置流民,样样花费不菲。如今碣石港的船厂中还有两艘五千石巨舶和四艘两千石海船正在建造。辽西郡兵的装备也大幅更换,至今已经有两千步卒和一千水卒换装了更为锋锐的蒲良刀。张胤计划中到年底要完成郡兵中全部骑兵的换装,替换下来的兵甲正好可以装备屯田兵。和蒲良刀一样锋利的铁刀,在洛阳价值数万乃至十余万钱,而辽西有乌桓突骑三千和至少五千常规骑兵,这也就意味着正业堂兵器制造工坊至少还要打造八千柄蒲良刀,这还不包括张晟麾下的数千人马在内。如果有余力,张胤甚至想给吃中央财政的破鲜卑营也换了蒲良刀。这批蒲良刀的造价已是天文数字,当然,辽西的冶炼和筑造技艺已经突飞猛进,一柄蒲良刀的成本是普通环首刀的两倍多,也就是在两千钱左右,即便如此还是掏空了辽西府库积攒了两年的资本。
等到年底,辽西至少还有两千万钱的商税收入,四海堂的海上贸易、正业堂的工坊货栈的利润也都不会低于此数,分到的冀青两州的钱粮支援也值得期盼,但是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张胤如今正在琢磨着如何弄些快钱来应应急。他的目标是辽西数以十万计的马。今年正月,天子刘宏下令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内郡马价飞涨,马一匹至二百万钱。张胤当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内郡能够买卖的马,几乎都在豪族世家手中。张胤有五方社和正业堂的商路,又有董太后的路子,当然要从中分一杯羹。
张胤手书一封派人送给张忠提出此事。他相信如此巨大的利益,必然能勾起张忠的兴趣,迫他出力。现今张忠已经贵为司隶校尉,能量巨大,此事于他不过手掌翻复间事耳。为保险起见,张胤又给赵忠写了一封信。他与赵忠非敌非友,关系复杂,但是在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多数是隐晦合作的状态。有这二“忠”的支持,辽西利用马匹大赚一笔已不可避免。两百万钱一匹马,普通老百姓也买不起,赚豪族人的钱,张胤也心安理得。
听到司徒横回来了,张胤也颇有些兴奋。夷洲和州胡岛是他的两步后手棋,是他的退路,不由得不重视。
司徒横进来后扑通跪倒地上行礼。张胤摆摆手让他起来,问道:“夷洲情形如何?”
司徒横束手而立,将登陆夷洲与土人交战、又阴差阳错地与土人改善了关系、扎营立港诸事一一详细说来。
张胤听说凌操等人竟然是如此和土人交上了朋友,也是忍不住笑了。凌操这次做的不错,并不只是猛冲猛打的路数,想必其中应该有陈诚的主意。
“尔等做的不错。”张胤夸赞一声,又问道,“可有什么难处?”
司徒横恭敬地道:“天气日暖,夷洲瘴疠丛生,不少士卒水土不服,染了病疫。而且夷洲部落繁多,多有不顺者,我辽西士卒皆长于北方,不适于山岭间湿热丛林战斗,目前拓展速度缓慢。屯田筑城亦极缺民力。凌司马恳请老师支援。”
张胤点点头,又问了问其他关心的事情后让司徒横下去休息,随后踱出房间,在紫花桐树下随意走着,思考在夷洲的下一步安排。夷洲、蝎子岛、州胡岛,三岛需要统筹考虑。好在前不久齐周那里也传来好消息,州胡岛已经纳入辽西管理。
想起齐周,张胤无奈摇了摇头,这家伙可谓胆大妄为。州胡岛上的土人不过三五千,蒙昧未开,也没有什么军队,实力太过弱小。齐周到州胡岛后,根本就没考虑过买什么地。与州胡人酋长见面后,齐周通过向导,直接要求州胡人投附辽西。州胡人自由散漫惯了,又自诩与大汉隔海相距,不知大汉之强盛,自然不会同意。齐周也不强求,拂袖而去,却暗中使人探查州胡人的底细。数日后,以随行五百水营兵卒突袭州胡人部落,一战而溃之,斩州胡酋长,强征三百州胡青壮为兵,建州胡卫兵营。随后,齐周又清查州胡人户口,以州、胡两汉姓赐之,登记造册,使辽西水营兵卒监管州胡各户,强行要求州胡人着汉服,行汉礼,学汉话,尊汉令。
齐周此举虽与张胤的命令有出入,却一举占领州胡岛,并解决了土人问题,于张胤可谓有功。齐周传来消息时,张胤一时哭笑不得。齐周有功当奖,不尊令而行亦当罚。张胤斟酌之后,派王意、李蛮率屯田兵两千乘船到州胡岛申斥齐周,接替其负责州胡岛事宜,原齐周所率五百水营兵卒亦划归王、李所管。齐周恭敬接受了张胤的申斥,转交权力,并向王意和李蛮详细介绍了州胡岛和土人的情况,嘱咐二人筑城屯田之余不要放松对土人管教,五七年后当可收其民心为己用。齐周心里明白,张胤对自己的申斥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他并没有完全执行张胤的命令,但是张胤命王定之和李彦德率屯田兵来就是表明认可他的做法,只是不能明说而已。齐周数年前被鲜于瑞邀请后就一直跟随在张胤身边做事,十分敬佩张胤,对其可谓忠心。张胤也深知此点,因此确实并不想深责。
州胡岛纵横数百里,一半平原,一半山岭,又有天然海港,屯田驻兵皆宜。据此岛,进可虎视三韩、倭岛,退可守岛自卫,极得地利。张胤以之为退路,令王意李蛮驻兵于此,正是要实现这种目的。为此,他自造了一个职位——总督,意为总督州胡岛军民事。其职受他直管,不在郡守官吏序列。王意为第一任州胡总督,李蛮副之。
张胤决定留陈诚在夷洲,兼夷洲总督,史冲为假督,黄镇统领夷洲水陆人马,调凌操、司徒横回辽西训练水营。当然,澹台治、澹台恩目前仍要辅佐陈诚处理夷洲事务,适当时候两人会按计划与陈诚一道去拓展远洋航路。
而潘虎、高海驻守蝎子岛,总扼渤海出口,战略地位也极为重要,同样需要增派兵力。张胤决定将其驻兵增加到五百人,千石船五艘,并配以艨艟、斗舰、赤马快船等辅之。辽西水营总兵力不过两千五百余人,如今分守各处,碣石港大本营已不足千人,扩大规模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