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追击
肥猫江湖2025-07-02 21:365,069

河阳津大营与北邙山董军大营相距不过数里,即便是夜晚行军,骑兵也不用一刻钟。中途肯定有不少董军的斥候隐于暗处,却没有一个敢于跳出来。

  高顺与田楷赶到董军大营之前,二话不说直接发动攻击。如果张胤说的正确,这营中只有三万新兵,那他们自信不用一个时辰就能攻下大营。

  幽州军突然发动攻势,打得董军措手不及,那些前几天才刚刚披上甲胄、拿起刀剑的百姓甚至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等他们回身寻找平时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董军老卒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了。

  营外,鼓声如雷,幽州军的攻势如潮水一样,黑暗之中只能看到无数火把,似乎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的火把,像极奔腾翻滚的火龙。

  所有人都慌了,意志坚定的鼓起勇气露出头去射上两箭,胆小的干脆跳下寨墙,撒腿就跑,这时候也没有人去管。

  陷阵营一千三百骑士挑开搁栅,拨开鹿角,当先冲入董军大营。营中早已经乱成一片,董军新卒四处奔逃,呼兄喊弟。架子上的火盆被撞到在地,引燃了大片的帐篷。

  高顺一马当先,直奔董卓的中军大帐,一路上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高顺命士卒勾倒大帐,见帐中果然无人,心知张胤的消息准确,寻到田楷一商议,决定由田楷率乌桓营轻骑继续追击,他则拖后稍等,待公孙瓒的步卒上来后再进追。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追上董卓,不能让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给跑了。

  田楷前脚刚走,张胤率紫驳营就赶到了。听了高顺的汇报,张胤只说了句“做得好”,便纵马急追,典韦、尾敦、敖山等紧随其后。高顺知道张胤心急如火,主动留下来配合公孙瓒收拢溃兵。三万董军新卒逃入夜色中的不知有多少,慌乱中互相践踏而死的足有数千人,高顺和公孙瓒只俘虏了万余人。

  北邙山地势虽有起伏,但总体平缓,中间高而四周低,因面对黄河,水汽蕴生,山间多清泉流溪,松柏碧草茂盛。按风水学讲,这里是宝穴之地,两汉皇帝多葬于此,北邙山上帝陵无数。

  进入了北邙山,山路难行,草木繁多,幽州军的追击速度陡然降了下来。田楷与颁下兵分数路,于林中缓慢前进,正走着,大火突然而起,前、左、右三个方向都火苗腾腾,映得山岭闪亮。

  田楷惊道:“不好,快退!”拨马后退,可惜突前的百余锐卒却退不回来,被熊熊大火吞灭。

  田楷顾不得伤心,连忙率军退到高处,见整个北邙山中段的南面山坡都烧起了大火,火势猛烈。不片刻,热浪袭来,这山头也渐渐待不住了,田楷只得沿来路又退了回来,半路上正遇到张胤。

  张胤见田楷须眉卷曲,颇为狼狈,问道:“这是怎么搞得?前面的大火是怎么回事?”

  田楷一脸怒火,道:“想是董卓老儿发了毒心,放火烧了北邙山,阻止我军追击。”

  张胤眉头一皱,心想着这董卓难道自小玩火吗?这才几天的功夫,就连放了三把火,一把火烧了洛阳,二把火烧了皇宫,三把火竟然把北邙山也点了。张胤看看烈火熊熊的北邙山,暗想:“现在是夏天,草木繁盛,想把火烧成这样还真是得花点心思。”

  松柏多油脂,即使是青绿的活物,一旦烧起来也很快就能接连成片。前面有大火拦路,张胤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绕路,要么等大火熄灭。这火烧起来也不知道得几天,张胤自然等不得,微一踌躇,决定绕道平阴县,直奔洛阳之西的显阳苑。

  这一绕起路来,多花费了不少时间,直到第二天上午巳时末,军队才接近显阳苑。

  显阳苑修于桓帝末年,费资巨亿,劳民无数,桓帝刘宏生前极喜欢在此居住。董卓迁朝廷往长安后,他自己即将居所搬于此处,堂而皇之地住进了大汉皇帝的别宫。

  前去查探军情的钦良很快回报说显阳苑已无驻军,张胤微微摇头,长叹一声:“终究是慢了一步……”

  董卓已经跑了,在袁绍和他的眼皮子底下跑了,张胤也不知是该骂人还是抽自己几个耳光,这事说出去真是要多丢人有多丢人。

  进入显阳苑,经过询问留下的宫监,张胤得知最近几日陆续有董卓的大军开走。事实上,宫监并不知道董卓退走……他们和那些新兵一样都是董卓舍掉的弃卒。

  现在再继续往西追击已经没有了多少意义,很难追上董卓不说,还只会徒增笑话。张胤留下五百兵卒看守显阳苑,然后带人赶往洛阳。

  虽然几次在脑中想象,但眼前的凄凉景象仍然让张胤无限惆怅,忍不住潸然泪下。这还是那个当年繁华喧闹的大汉帝都吗?这还是那个酒肆客栈星罗棋布,随时能让人痛饮至醉的东都吗?这还是那个天下皇权的中心吗?这还是那个让人朝思暮想的洛阳吗?这里不是,这里遍地是残垣断壁和碎石瓦砾;这里放眼望去见不到任何人烟,也听不到鸡鸣犬吠;这里只有残破、空虚、死寂……

  偶尔,有逃来的董军乱兵到废墟中翻找、哭泣,也许他们的家人也曾经生活在这里……

  张胤曾在洛阳生活,他记忆中太学里栉比鳞次的房舍都已经化成了灰烬,他与卢纨耳鬓厮磨一个教一个学吹竖笛的小屋也已不见了,甚至连太学外珍贵的熹平石经都已经毁损、残破。

  高顺、田楷以及所有的士卒对此也是无语,他们在战争中见惯厮杀和破坏,却永远想象不到董卓对洛阳所做出的这种残暴和野蛮。

  张胤摆摆手,失落地对身边的齐周道:“命令部队清扫皇室宗庙,用太牢之礼祭祀。”

  齐周点点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废墟太过庞大,部队只能驻扎在“洛阳城”外,无需张胤发话,高顺、田楷、尾敦、敖山等主动派出斥候,一是要完全搞清楚,董卓的逃跑路线,为下一步是否继续追击做准备;二是夜要弄清楚,洛阳附近还有多少董军残部。对于这些被舍弃的部队,愿降的就招降,不降的就往死里打,打到完全消灭为止。

  许卓的到来,让张胤弄清楚了很多事。董卓的逃跑虽然计划了很久,但是真的开始行动却只是这三两天的事。董卓在逃走前,早就在北邙山布下了引火之物,安置下一支伏兵。这支伏兵的任务是,只要有人追击就放火。李傕和董璜的残部,以及胡轸、吕布、李肃等都已经退到函谷关以西。继续留在洛阳的潜龙死士大多隐于附近的村野之中,唯有许卓、过晏和几名骨干在洛阳的废墟中艰难地坚持了下来。

  张胤勉励了许卓几句,便让他下去休息。他现在心情不好,有些事情也顾不上。

  午后,关羽也赶过来相见。

  关羽见大帐中除了典韦也无外人,便道:“兄长,翼德与于毒围住了董原,估计这会儿已经将他擒住了。另外,我从偃师过来,抓到不少董军逃卒,有人说董卓派吕布掘了皇陵,这次放火烧山,一方面是为了阻拦兄长追击,另一方面也是要遮掩盗挖皇陵的丑事。”

  “什么?”张胤直身坐起,惊问道,“此话当真?”

  关羽轻轻点头,道:“想必不假。等明日大火熄了,到北邙山中一看便知。”

  张胤道:“董卓恶贼,忒可恶矣!也是我等无能,未能在董卓作恶之前击败他。”

  关羽道:“董卓骁勇狡猾,绝非善类。”

  张胤沉默片刻,说道:“董卓应该已经逃到了函谷关以西,你休整一下,带兵追上去看看。若董卓已过了关,不要打关,守在关下,估计后续还有弃卒要逃,都给我抓了。”

  “诺!”关羽转身离去。

  得知董卓逃跑的消息,袁绍也是大惊失色。而逢纪则连连跺脚,他着急,却是因为失去了吞并三万幽州兵的好机会。

  许攸道:“本初,赶快率军入洛吧!”

  经许攸提醒,袁绍瞬间反应过来,讨董讨董,讨伐的是董卓,如今董卓退却,不管他是逃也好,还是战略后退也罢,总归是败于关东联军,这个时候他作为盟主,应该尽快到洛阳稳定大局。只有进入洛阳,天下人才会将这讨董的大功记在他头上。

  袁绍安排高览率军守营,等天亮后,亲自率领文丑、许攸、逢纪、沮授、王匡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一同前往洛阳。北邙山的大火数十里内白日可见,袁绍只有选择绕道偃师。

  渤海兵几乎都是步兵,等袁绍赶到洛阳时,已是两日后,北邙山的大火已经熄灭。

  张胤命齐周与尾敦带人赶过去查看皇陵毁损情况,发现汉安帝恭陵、汉顺帝宪陵、汉冲帝怀陵,甚至汉灵帝的文陵和光武帝的原陵都已经遭到盗掘,地宫被打开,其内的珍宝和钱物大多都被运走,由于吕布逃走得匆忙,有几十车来不及运走的铜钱被倾倒于野。几处帝陵的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地宫陪葬物,有一些不要命的逃兵、乱匪竟然仍然在盗挖、捡拾。

  齐周和尾敦派兵驱散乱匪,查看各个帝陵的毁损程度,然后回报给张胤。这些地宫陪葬几乎融汇了天下的各种宝物,其珍贵程度无与伦比,即便是齐周都有些眼馋,他本想暗使士卒也运出一些充作军粮,但被张胤知道后严厉制止,命他尽快将帝陵封闭。挖坟盗墓的事,张胤看不上眼,更不屑去做。不过已经被吕布运出来的那些,又没毁损的,自然成了幽州军的囊中之物。

  张胤扎营在洛阳城西,袁绍则在城东扎营,两人见个面都得穿过城市废墟,后来干脆选择在南宫的遗址外相见。

  “子承,你与我终究赶跑了董卓,今日当痛饮一场。”袁绍颇有些意气风发,这一次联盟讨董终于是胜了,天下人肯定会记住、感谢他袁本初。

  张胤摇头,颓然道:“董卓凶顽,破毁京洛若此,百姓迫其淫威而远迁关内,倒毙路野无数,这洛阳方圆百里之内几无人烟,弟实在无此兴致。”

  袁绍尴尬一笑,换了个表情道:“百姓之殇,吾亦为之涕,事已至此,已无法挽回了,不如往好的方面想想。”

  张胤道:“我刚得了消息,如今桥东郡、刘兖州、张陈留等已经各回本郡,酸枣联军已散了。同举义兵,将救社稷,奈何至此乎?”

  袁绍苦笑摇头,不知以何言相对。

  一旁,许攸道:“子承不需沮丧,今董贼仓皇西逃,部队毁散,实力大减,我等可稳定了洛阳局势,安置了百姓之后,再行进击,一举荡破函谷关,直驱长安,抓住董卓,将之碎为万段。”

  张胤微微摇头,不置可否。董卓损兵折将不错,却仍保有大部分实力,关中易守难攻,且如今联军粮草不济,韩馥在邺城两面三刀打着小人的心思,拼命拉扯着联军的腿,想一举西进,难!

  袁绍的长子袁谭却道:“叔父似乎仍有担心?”袁谭字显思,其实只比张胤小几岁,但是由于张胤与袁绍兄弟相称的关系,他一下子小了一辈。

  张胤看了看袁谭,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心里却想:“袁氏一族还真是受老天青睐啊!个个长得一表人才。”

  袁谭身材修长,眉清目秀,气质儒雅,倒有着八九分袁绍年轻时的影子。袁谭的两个弟弟,袁熙和袁尚也在一旁,同样都是仪表出众的少年郎。

  袁绍道:“听说董卓派人掘开了北邙山的帝陵?”

  张胤道:“是的,几乎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我已经派人前去封闭帝陵。”

  逢纪道:“挖坟掘墓,董卓这是失心疯了吗?”

  许攸笑道:“他养着十几万人马,又烧了洛阳,不挖坟掘墓,你让他上哪去弄钱粮去?换做是我,也得这么做。”

  袁绍狠狠瞪了许攸一眼,示意他闭嘴。许攸口无遮拦惯了,张胤也不以为意,不过沮授却越来越看许攸不顺眼了。袁绍问这话,本也有想分一杯羹的意思,但是如今张胤说已经封了帝陵,他也就不可能再插手。其实,这一天多点的功夫儿,张胤如何也是填塞不完帝陵的,他只是做出个姿态,袁绍和王匡等人也心知肚明。

  沮授转换话题道:“董卓烧了洛阳,残暴毒辣,可是却也是一条极好的坚壁清野之计。我们现在连驻军都没合适的地方,又何言追击呢?”

  所有人都知道沮授说的不错,在洛阳方圆百里之内,甚至更远你的地方都空无人烟,征不上来粮草,军队就不可能待得住。

  王匡道:“公与的意思就是不乘胜追击了?”

  沮授道:“不是不追,是没法追击了。”

  袁绍看向张胤,张胤正要说话,却听有斥候来报,说孙坚已经率兵过了大谷关。

  许攸笑道:“袁公路也派人来分功劳了!”

  众人哑然。

  孙坚不想来,他先败于胡轸之手,后来胡轸逃了,他又追不上,算是丢尽了脸面。但是听说董卓也逃了,他又心里痒痒得很。正巧祖茂活着逃回,让他高兴不已。他问计祖茂,祖茂建议他进入洛阳。荆州已经不是原来的荆州,他也不是以前的长沙太守,他如今是后将军袁术麾下一将,袁术交给他的命令是让他攻洛,他如果不入洛阳,在袁术那里就交待不过去。

  孙坚最终决定率四千军北上,途经大谷关时,发现关上已经空无一人,所有的董军都已经逃了,这些守关的将士同样是被放弃的卒子,他们作恶多端,投降也未必有好结果,只有逃。

  孙坚赶到洛阳已是傍晚,他命军队在城南扎营,打算第二天先去拜访张胤,再访袁绍。

  早上起来,孙坚正要出发,却有士卒来报,说大营附近的甄官井上有五彩云气浮动,军士惊怪,没人敢去汲水。

  孙坚大怒,这等小事竟然也要报告给他,他恨不得抽这士卒两鞭子,但转念一想,既然众军惊动,没准真是有什么怪事,便决定派亲卫下井去查看。没想到,等亲卫从井里爬出来,竟然捧着一方玉匣。孙坚命人打开玉匣,其中赫然是一方玉玺。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八个篆体文字是“受命于王,既寿永昌”。

  孙坚惊喜不已,这玉玺怎么看都是传说中已经丢失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相传是用和氏璧所造,这缺掉的一角是前朝末年时,外戚王莽篡权,孺子刘婴年幼,藏玺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当年张让、赵忠等作乱,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等袁绍诸人平乱之后,检点宫中才发现丢失了传国玉玺。

  “会不会是掌玺人投到井中的?”孙坚越想越有可能,“相传得传国玉玺者可得天下,难道这是上天给我的某种暗示吗?”

  孙坚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六章 袁术的野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