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激动
桃笺2017-05-31 21:003,174

  汪直的话被小内侍传到宋家,宋振顿时就傻了眼:“小公公,那对葡萄盘是先父珍藏的东西,仅此一对儿。可到底怎么烧,我家却是不知道的啊!”若他知道早就叫窑场烧了,还会等到现在?

  小内侍在汪直面前大气都不敢出,在宋振面前却换了张脸,扬着头道:“这话,咱可不敢去跟汪爷爷说。小六都因为多嘴被处置了——若不然,宋监生自家去说?”

  宋振听见说小六被处置,顿时骇了一跳:“他,小六公公怎么了?”这可是他花了银子买通的,还指着他在汪直面前说句话呢,怎么就出事了?

  汪直在皇帝面前只是个奴婢,但在自己宅子里也就是天了,这些小内侍们为了在他面前争宠也是使尽心计。小六因为爬得高,不知遭了多少人嫉恨,这会儿他死了,就空出了位子来,下头的小内侍们顿时又抢破了头。

  来传旨的这个内侍名叫黄喜,也是早盯着小六的位置了,这会儿汪直叫他来宋家传话,他自然得把这差事办得漂亮圆满,若是跑了一趟,回去却跟汪直说宋家根本烧不出彩瓷来,纵然汪直不处罚他,日后怕也不会再想着叫他来办差了。

  黄喜之前在宅子里的地位也仅次于小六,算是近身伺候的,消息也灵通些,此刻听宋振说不会烧,再看他面上表情全是惊乱惶恐,似乎并非虚言推托,便道:“你说就这么一对儿?可之前还有一对小茶盘呢?就是那对儿石榴花样的。”

  宋振一脸茫然:“石榴花样?”他就献了一对葡萄盘,哪有石榴样的?

  黄喜见他似乎真不知道的样子,也有点着急了:“就是你家托锦衣卫萧大人献给汪公的。”西厂一撤,汪直的地位就不如前,他们这些跟着的人也受了冷遇,若是汪直倒了,那他们的下场只有更惨。如今当然是要齐心协力,先把皇上吩咐的差事办好,让汪直重获宠信才行。至于宋振,这会儿顾不上刁难他,以后有的是机会。

  宋振眨了眨眼睛才想起这件事来:“那,那不是萧谨——萧大人自己搜罗的?”当时他知道这消息就是这么猜测的,难道不对?怎么成了他家托萧谨献的的?难道,难道是二房也有这宝贝?

  “当然不是了!”黄喜真觉得宋振蠢得像猪一样,“听说是你们家一位姑娘托萧大人献给汪公的。”那对儿石榴盘不如这葡萄盘精致,但颜色更为鲜艳丰富,他似乎听汪公评价过,说那对石榴盘不是宣德年间的东西,应该是如今有人又研究出烧彩瓷的新法子来了。

  “新烧的?”宋振眼睛瞪得溜圆。若说是宋家的姑娘,能托到萧谨,那必是宋端午无疑了!好啊,老二这个混蛋,原来早就在研究彩瓷了,却硬是瞒着他!幸好他分家的时候把窑场攥在手里,若是当时他一糊涂把窑场让给了二房,那这会儿岂不是只能眼看着二房日进斗金了?

  “正是!”黄喜也有些发急,“宋监生,这事可是已经经了皇上面前了,若是你家能烧制彩瓷,讨了贵妃娘娘喜欢,你还考什么功名,皇上抬手就能给你个官儿做。”

  宋振耳朵里听见做官二字,已经别的什么都听不见了:“小公公只管放心,这定是我家二——”一个弟字到了口边,又被他硬生生咽了下去,若是把宋襄的名字说出来,到时候这功劳只怕也要分他一半,这可不行!

  “我家定能烧出来!”宋振只差拍胸脯了,“我这会儿就亲自回乡,叫窑场开工再烧,哪怕废掉一千件呢,也要烧出彩瓷来!”

  黄喜松了口气,能烧就行:“宋监生也不用担心,皇上说了,你缺什么,只管去内造办领。”

  宋振听见这话,眼睛都亮了:“东西倒是要不少,只是这远在江西,也不好运回去……”

  黄喜看他这样儿,哪还不知道他打着什么主意,心里暗暗鄙视:“东西不好运,那就支些银子罢。”就这样还读书人,黑眼珠怕是只看见白银子了,就连他这样的小太监也看不上眼。若说读书人,就该像商阁老那样,考功名就三元及第,论名声那是名扬士林,就连他们汪公,都是说弹劾就弹劾——啊呸呸呸,怎么说起这话来了,若是汪公知道他这念头,怕不得把他的皮都活剥了呢。

  送走了黄喜,宋振直奔后院,宋大太太听说宋襄有能烧彩瓷的方子,眼睛也睁了个滚圆:“老爷,二房这可是没把你当大哥啊!”有这样的方子,竟然握在手里不吭声,“这方子定然是窑上的匠人弄出来的,若说分家,这方子至少一人一半!”

  宋振摩拳擦掌:“现在窑场在咱们手里,我这就回江西,叫窑场里立刻开工烧彩瓷!”什么一人一半,现在工匠都在他手里呢,等彩瓷烧出来,全天下的商铺怕不都要来宋家窑场进货,傻子才会分宋襄一半!

  “若是,若是他们不肯把方子拿出来呢?”宋大太太想得还多一点,“那窑场握在老二手里好些年了,怕是人也都被他笼络了。老爷,前些日子江西那边的账送过来,这半年可也没多少银子,说是窑场烧的瓷器不大好卖呢。”定然是宋襄在给他们捣乱!宋家窑场如此有名,怎么会烧的瓷器不好卖?

  宋振冷笑了一声:“我知道。他这是不让铺子里进咱们窑场烧的瓷。想着把窑场挤兑得没生意,就好从我手里买过去,再烧他的彩瓷!”老二这心机,真不愧是个商人,“都说无商不奸,这可不就应着了?不过你不用担心,刚才那小黄公公说了,若是咱家能烧出彩瓷来,皇上一高兴,就许直接封我个官儿呢!”

  也是在京城呆久了,他才知道还有传奉官这种东西。不用辛苦读书考功名,也不用走什么关系,只要皇帝一句话就行了。如今皇帝都发了话,这金口玉言的,难道还会赖了他不成?

  宋大太太一听这话,只喜得眉开眼笑,连问了两遍才敢确认。夫妻两个这会儿都兴奋得浑身骨头没有四两重,宋振也顾不得长途跋涉辛苦了,立叫宋大太太给他收拾行李,恨不得马上就奔回江西去。

  宋大太太也是喜不自胜,一边回屋去收拾东西,一边忍不住就叫人唤了宋端云来,将这好消息告诉了她:“若你爹被皇上封了官儿,咱们家就是正经的官宦人家了,你就是官家小姐!”京城里监生不算什么,那官儿难道也不算什么吗?

  宋端云这些日子一直恹恹的,此刻听了这消息,几乎没叫出声来:“娘,这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宋大太太两道眉毛都要飞到了头顶上去,“你爹这就要回江西,叫他们开窑烧瓷呢!”

  这一下子,宋端云只觉得胸口那股子郁气烟消云散,整个人都似乎能飞升了似的:“娘,这,这可太好了!”

  “是啊。”宋大太太慈爱地摸摸女儿的发髻,“到时候啊,娘就能给你寻门好亲事了!”年年都说好亲事,可只有宋振做了官儿,那亲事才真算是好的。不过说来也是她的女儿有福气,若是当初在江西那地方随便定了亲,哪有如今的好前程呢。如此看来,宋端云天生就是有福气的!

  “娘,你说什么呢……”宋端云脸上泛红,眼前却又浮起萧谨的身影来,“也不知,皇上能封爹个什么官儿做……”那总旗,也不晓得是几品官。

  这个宋大太太也不知道:“皇上封的,总归不会差了。我的儿,你就等着享福吧!等你爹出门,娘就去打听打听,这京城里有哪户人家有好儿郎。”宋端云眼瞅着就要十六了,这亲事可得尽快定下了。

  这边宋家激动得不知怎么才好,那边黄喜也乐颠颠回去向汪直回复:“宋监生说,明日就启程回江西,叫开窑烧彩瓷。”

  汪直却没有那么骨头轻。这次他在西厂的事上跌了个大跟头,再不敢掉以轻心了:“他说能烧?”若是能烧,为何献上来的却是宣德年间的旧物?

  黄喜也不是个傻子:“爷爷,依小的看,那方子多半是宋家二房弄出来的。”当时宋振虽然说了一半就咽住,但他前头还说不会烧,后头又包拍胸脯,这变化也太大了,真当他是傻子看不出来?不过为了完成差事不深究罢了。

  汪直沉吟了一下。说实在的,宋振此人,根本不是个能靠得住的。只是这会儿萧谨不在京城,彩瓷的事儿究竟是哪一房弄出来的,他也无从查验。如今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叫宋振去办了。

  “你跟着他去。”到底还是不放心,汪直思忖片刻,还是吩咐黄喜,“若有什么不对,立刻回来报我。”这事都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可就不能拖拖拉拉的。不过,彩瓷就算是立刻开窑烧,也要些时间,他可不能真就指望着彩瓷。若是拖上三五个月,就算到时候彩瓷烧出来,他这里也失势久了。这可不行,还得另想法子!

继续阅读:第九十三章 联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