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叔婶
桃笺2017-04-22 21:003,417

  萧谨跨进大门,门轴的转动之声惊扰了站在房门口的那一对男女,打断了这一场争吵,总算让院子里安静了些。

  不过这安静也只是一刹那,站在门里的女子已经阴阳怪气地道:“大少爷终于回来了。老太太都牵挂得不行,正要叫人抬轿子去接你呢。”

  站在门外的男人干咳了一声,堆起笑脸:“谨儿,回来啦?”

  萧谨仿佛根本没听见他们之前的话,淡淡道:“二叔,二婶。”

  “哎——”萧二爷四十出头,相貌倒是生得颇为英俊,与萧谨有五六分相似,只是身材已经有些发福,儒衫也遮掩不住膨胀的腰腹,加以眼泡浮肿目光无神,就由内而外地透着股子颓废劲儿,“你祖母正念叨你呢,快去瞧瞧吧。”

  萧二太太一手叉着腰,站在门槛里嗤笑了一声。她倒是精神得很,小尖脸,一对吊梢眉,生得也颇有几分姿色,然而目光像根针似的,看什么嘴角都歪着点,像是随时随地都在挑剔算计。

  她上穿一条浅绿色绸面袄子,下头大红绵裙还滚了金线边子,头上挽着高高的髻,一根赤金梅花钗子高高挑着,旁边配朵蜜蜡绿松石珠花,鲜亮里又透着俗气。用眼梢斜瞥着萧谨,仍旧是阴阳怪气的腔调:“可不是,老太太就牵挂着咱们大少爷,有什么好东西也都要留着,别人哪个也得不去……”

  正说着,一个小姑娘在她腋下探头出来,刚往萧谨看了看,就被萧二太太一巴掌打了回去:“死丫头看什么看,还不趁着天亮多绣几针,不知道晚上点灯费油吗?这家里头你当有金山银山呢?只知道白吃饭!这柴米油盐的,哪一样不要费钱?天天问我要吃要喝,当我能变出银子来吗……”

  萧谨懒得听萧二太太意有所指的念叨,略欠了欠身,转身就往萧老太太的住处走去。这夫妻两个,自为了争家产不承认自己亲兄嫂的时候开始,在他心里就不算亲人了。

  当初他千里扶柩回京之时,萧二太太就是这般泼辣尖酸模样,尖着嗓子说他是个冒认的骗子,只想要骗萧家的家产。他还记得自己这位二叔当时站在妻子身后,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仿佛他清高得不食人间烟火,完全不愿为一个骗子动怒。

  不过等到他入了锦衣卫,萧二爷就变了个模样,时刻笑脸相迎。倒是萧二太太,还是原来的作派。不过说实在的,真要是比较起来,他宁可看见萧二太太这始终如一的尖刻,也不想看见萧二爷的前踞后恭。

  萧家宅子不大,萧老太太虽住在正房,可也只占两间屋子,中间打通,显得宽敞些,也好把那股终年不散的药味疏散几分。

  “大少爷回来了?”守在床前做针线的刘妈妈一见萧谨就露出笑容,“老太太刚才还念叨呢。外头可冷不冷,也不穿得厚实些。”

  萧谨微微一笑。刘妈妈是萧老太太的陪嫁丫头,当年还照顾过他父亲。虽说他回到萧宅没几年,但刘妈妈对他便像是自己养了多年的孩子一般,关心备至。

  “妈妈放心,我并不冷。”萧谨说着,往床上看了一眼,“祖母歇下了?”

  “哎——”刘妈妈还是不大放心,捧了杯热茶来,“先喝口茶。老太太打中午听见不知谁家放了几声鞭炮,就念叨起来了。说是过年了,怎么还不见你回来,嚷着叫人去私塾里接……”

  她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萧老太太已经病了好几年,一时清楚一时糊涂。今儿她说的,其实是萧谨的父亲,萧谨可并没有在京城上过私塾。

  萧谨心里也明白,只是笑笑:“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说着,从怀里拿出那还热乎的糖炒栗子,“妈妈给祖母剥了吃些。只是不可多吃,这东西不好克化。”

  “哎,妈妈知道。”刘妈妈看见糖炒栗子,不由得笑得眼睛都弯了,“老太太就爱这个。”

  “这还有几两银子,妈妈也拿着。”萧谨又放下一个五两的银锭子,“妈妈瞧着这屋里缺什么,就置办点什么。”刘妈妈一辈子没成亲,就住在萧老太太这屋子里守着她,说起来,倒是比萧二爷夫妇更像是一家子。

  刘妈妈想要推让:“也不缺什么。大少爷,你也该自己留些。若真缺了,奴婢自会跟二太太说。”

  萧谨目光在刘妈妈洗得发乌的裙子上扫了一眼,把银锭子掖进刘妈妈袖子里:“妈妈收好,别让二婶看见。”萧二爷一个举人,若放在外头还好,在京城里头根本不算什么。他既考不中进士,又补不了实缺,还不肯去教几个蒙童挣些束脩,便只能坐吃山空。

  萧家老太爷做过几任小官,倒是攒下了一份家产,可惜并不丰厚,若是子孙分一分,到手的可就不多。加以萧二爷这些年喊着应举应举,只管读书不管生计,便是有出无进。而萧二太太出身破落的读书人家,只会算计,却不会做生意,以至于家里原有的两个铺面也渐渐支持不住,只得租给别人,靠租金和城外一个小庄子的出产过活。

  萧二太太这些年生了一儿一女,不算繁盛——不过也幸好是子女不蕃,否则恐怕也早养不起了——长子萧辰今年十六,如今是个童生,还在念书;女儿萧灵才六岁,就是刚才在屋里探头的那个女孩儿了。

  单是这一家子,在京城中靠那点进项生活便有些紧巴,再加上萧老太太不时要用些汤药,日子便更是捉襟见肘。初时还有几个婢仆,这几年也多是发卖了去,只剩下一个看门的老胡头做些买柴买米的力气活,一个厨娘林嫂,再就是刘妈妈了。

  家境既是窘迫,萧老太太这里又怎么会供奉丰厚,不过是不断了药食罢了。萧二太太倒是不敢缺着婆母,可每次拿出银钱来的时候都免不了要嘀咕两句,刘妈妈也只好当听不见。

  不过萧二太太不敢克扣婆母,可不会厚待下人。萧老太太衣食无缺,刘妈妈就苦得多了。萧谨给这银子,也是贴补刘妈妈几分。

  刘妈妈捏着那银子直叹气:“大少爷,你每月往家里交俸禄,还要拿银子出来贴补,你这……”自从萧谨回来,萧家就多了一分进项。且萧谨平日少在家中住,吃用所费无几,那俸禄几乎等于是白交的。可萧二太太仍旧天天叫穷,也不知那些银子都去了哪里。

  萧谨笑了一笑:“妈妈只管放心,我手里自然还有。”锦衣卫倒也不光指着那几两俸禄过日子,平日当值或外出办差,时常也有机会得些好处。这些,他自然就不会再往萧二太太手里交了。

  刘妈妈深深叹了口气,侧耳听听外头没动静,便拉了萧谨小声道:“大少爷,前几日二太太娘家嫂子来了。林嫂去送茶,听了一耳朵,像是在说要给你说亲事。”

  萧家现在婢仆不全,萧二太太还想摆个架子,便只得叫厨娘去充上茶的丫鬟了。林嫂在萧二太太手下日子不好过,如今见平空多出个大少爷,又是锦衣卫,立时便看出了谁有前程,悄没声地便向萧谨这边倒了过来,有什么消息也会给刘妈妈透一透。

  “是哪一家?”萧谨不动声色地问。

  刘妈妈面上露出一点愤恨神色:“林嫂听着,说是二太太娘家嫂子的侄女。”

  “哪个侄女?”萧谨进锦衣卫不久,就把萧二太太娘家查了个底儿掉。

  萧二太太姓郑,父亲原也做个小官,在任上因出了流民事被罢了官,虽然不曾问罪,却也不得起复了。郑家为打点官司把家产花了许多,萧二太太的哥哥便娶了个商户女,也是贪图那点嫁妆,就是萧二太太的嫂子金氏了。

  金家的买卖原是做得不错,可他家儿子太多,成年后争夺起来,倒把生意拆了个七零八碎,都不成气候了。若说到亲事,金氏一兄一弟,家中都有个十五六岁的女儿,不知提的是哪一个。

  “哪个也不成!”刘妈妈恨恨地道,“商户人家想攀附便罢了,可金家这家风——若娶进来,怕不是个搅家精!大少爷,这事你可得自己拿定主意,不能听二太太的。”

  萧谨微微一笑:“我知道了,妈妈放心。”萧二太太给他说亲又怎么会有好意,只怕看他如今在锦衣卫里,想弄个跟她一条心的进来拿捏他,给自己谋些好处罢了。这也是郑家没有适龄的女孩儿,否则恐怕萧二太太早就把自己侄女提起来了。

  刘妈妈还不放心:“大少爷,到底这婚姻大事,二太太还是说得上话的……”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萧谨父母俱亡,叔婶便是长辈,按理说亲事是要他们来操持的。到时候若萧二太太直接请了媒人把这亲事定下来,萧谨再要去退亲,这可就不好办了。

  萧谨笑了起来:“我知道妈妈担心什么。只管放心,我若想这事不成,就包它不成。”成事容易败事难,锦衣卫可是深谙此理的。

  刘妈妈的心这才放下一半:“可你年纪也到了,该说亲事了。这些年——你若瞧着哪家好,趁着老太太还在,早些定下来才好。”萧老太太清醒的时候也还好,由她这个祖母出面,倒比叔婶更名正言顺。

  萧谨不由得好笑:“妈妈,我瞧着哪家好……”这可真是不合规矩了。

  刘妈妈干咳了一声:“妈妈是说,哪家人家门风正……”这不也是没办法吗?再说锦衣卫——知道的总是多些……

  “门风正……”萧谨哂然一笑。外头看着门风正,里头可未必好。再说,也有门风不正,女孩儿却不错的,尤其是……送到外头养的……

继续阅读:第五十四章 说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