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忙碌,前来报信的士兵终于被救星,刚醒过来的士兵看到众人正要行礼,赵王却挥手道:“不用见礼了,你直接说正事吧。”
“王上,代郡忽然出现秦国骑兵,他们已经攻破了长城防线围住了代郡城,太守让我出城求援。”
“秦军?他们怎么会出现在代郡?你们可看清楚了是秦军不是匈奴或者东胡大军?”
“不是,他们打着陈字大旗,是驻守乌孙的陈鹏大军。”
“报……”又是一声急报同样冲进来一个满脸血污的男子,不过他比上一位要好一些没有晕倒,直接对着赵王见礼道:“大王,秦国银川郡守蒙骜对我河套地区发起猛攻,目前河套大军已经全面撤守黄河东岸。”
“报……,大王秦国大将刘奇忽然越河对我赵国发动攻击。”
“报……,赵奢将军领兵在河内遭遇秦军王翦大军埋伏全军覆没了。”
“报……,秦国白起所部忽然出现在阳晋城下,攻占了阳晋。”
这一系列的战报,让刚刚还在商议对策的赵国君臣一下傻眼。赵王暴怒道:“秦国就是变戏法有从哪里找来这么多的人,一时间多线作战。”
“陛下,我们防备秦国自上党攻打邯郸,抽调兵力太多,各处空虚,这才让秦国钻了空子。他们所带兵马并不是很多,但却正好击在了我赵国的痛处,所以才会一击见效。”
凡是赵国与秦国接壤的地方无一例外都遭到了秦国的攻击,仔细算下来秦国投入的兵力也只有不到六十万而已,但他们各路出击没有主次的战法让赵国摸不着头脑。一时间拿不出个章法来。
想了许久,赵王还是开口道:“赵将军现在何处?”
“被秦军俘虏了。”
听到这句话赵王眼睛一瞪道:“这么说邯郸门户大开,王翦的大军直奔邯郸城而来?”
“是的大王。”
“召廉颇将军的大军回援。”
“大王,廉颇将军不能动,他一动秦国的大军就会压上来,届时我们会很被动。”
“邯郸丢了什么都没有了,还管那些干什么?调廉颇将军的大军火速回援。”
“诺”
看到秦军未动,廉颇就十分纳闷。这不是秦国以往的做法,这很有可能是个阴谋。正在此时赵王的圣旨就到了,看到赵王调兵的令函,廉颇惊愕道:“大王不知道此时不能撤军吗?”
“邯郸城只有两万常备军,自河内到邯郸的路程并不远,一旦王翦先一步攻占了邯郸,我们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此时此刻廉颇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感,不是他没本事,而是这仗没办法打。四处都是敌人想打都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这些对手没有一个是弱者,他们都知道狮子搏兔仍需全力的道理。想打这里廉颇就到:“告诉大王这里的军队决不能撤退,一旦秦军押上去邯郸城根本无法保证四十万大军的粮草我们会被困死在邯郸城内的。我们依托有利地形调出十万大军支援邯郸城,只要挡住了王翦的进攻,一切就还有希望。”
“好,我我先带兵回去,如果大王有意见你还需要全军回撤。”
“我明白,你告诉大王我的谋划大王也是善兵之人他会明白怎么做的。”
“诺”
廉颇怀着复杂的心情分出了十万大军交给了来人,让他带着返回赵国。
大军一路急行,根本没有注意到前面山涧有人埋伏,就在他们到达埋伏地点时四下忽然想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这些士兵几乎连冲杀都不用,只用箭矢礌石就能给敌人重大伤害。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多长就结束了,被埋伏的赵军无路可退或被杀,或被擒,只有少部分人逃回了廉颇的大营之中。
看到送信的将领又再次返回,廉颇疑惑道:“你早上才走怎么又回来了?”
来人一脸沮丧的道:“将军,人马都没有了。”
“没有了?什么没有了?”
“赵国完了,秦军掐断了我们的后路,断了我们的粮道,我带领的十万大军全部陷入了秦军的包围圈之中。”
“能包围十万大军的包围圈,敌人起码要多出一倍以上,那里来的这么打规模的军队?”
“咱们上当了,这些人身着魏国军装,自魏国进入我赵国境内的。”
“魏国?”廉颇喃喃自语了一阵,忽然想明白了什么惊到:“秦国谋划的根本就不是魏国而是赵国,好一盘大棋,魏国竟然帮着秦国真是与虎谋皮他魏国的败亡之日不远了。”廉颇说着忽然又到:“攻击你们的秦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据我们抓住的魏军俘虏说他们是从黄河渡河进入魏国然后深入太行山深处的。领军的正是秦军名将秦啸业。”
“秦啸业在我们身后,那在我们前面的又是什么人?”
“上党太守梁宇,而且他的大军也不是四十万,而是二十万还有二十万是当地运送粮草的百姓临时假扮的,那些士兵与这些百姓互换了衣服直接进入了魏国境内。”
“可惜,白白浪费掉了这样一个大好时机,这下我们要腹背受敌了。”
赵国忽然遭到大面积的围攻一时间天下震动,就连长安城也陷入了迷茫之中,百姓们讨论的话题无不是秦国正在攻打魏国为何忽然出现在赵国的消息。可惜就连秦国的一众大臣都被埋在鼓里何况他们呢。
消息忽然传进大秦,正准备上朝的群臣议论纷纷,无不是在引论秦啸的大胆妄为,竟敢私自调动大军参与秦赵之战。可此时事关国运的大战他们不敢贸然提出意见生怕遭到秦王的抨击。
随着朝会的开始,众人多少显得有些不太自然,原本以为秦王会愤怒却没有想到秦王却笑呵呵的道:“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秦赵之战正是长信侯与寡人制定的策略。原本准备告诉诸位知晓,可这人多口杂,稍不注意走漏了风声,赵国不愿意决战依托他们的地形号召六国伐秦将会是一件漫长的争斗,所以我们才会选择这样的办法速战速决。调王翦、白起、刘将军共同伐赵就是给赵国以紧迫感让他们阵脚大乱。要知道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易于之辈,听到这些名字无法抉择的赵国就会选错对策从而选择失误。被我秦国趁虚而入。”
“陛下,调动这么多的大军为何我们事先一点风声都不知道呢?就连粮草的调动也没有发现。”
“呵呵,这些粮草是长信侯在上党主持修建的,可容纳五百万石粮食。这些年自六国收拢了不少粮食,由于上党地势高,所以不用害怕粮食发霉与发生水灾。这次大战全靠这些粮食支撑,就是人畜同食也能支撑百万大军两三年的用度。所以粮草的调动你们自然看不见。”
与秦国不同,听说白起去了赵国楚国人的心一下活泛了起来。想要趁此机会夺回楚国故地,不过在得知司马错与其子司马勒进驻之后刚刚兴奋起来的他们又宴席旗鼓了。司马错是秦国老牌名将,这些人自然要考虑对上他的危险性。
赵王唯一的盟友魏国都已经选择了背叛赵国,他们还有什么可以说的,此时四处求援显然已经无用了,秦国表现出来的实力不是哪一个国家可以抗衡的起来的。一旦贸然阻止没惹过秦军惹来麻烦就不好了。
秦国出动如此威慑性的力量,一下打乱了整个赵国的部署,狼烟四起让赵国上下顿时有了一种亡国的恐慌感。
“报……,大王秦军忽然出现在太行山侧,伏击了我军回援的十万大军。四十万大军合围了廉颇将军的三十万大军,切断了大军的粮道。”
“什么?”还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能让赵王崩溃的吗?赵国赖以生存的四十万大军转眼间去了四分之一,剩下的还在秦军的围困之中,赵王被称之为赵国的中兴之君,还有望名留青史,可按照现在的事态发展下去他不是名流青史而是即将面临赵国的覆灭。
就在赵王沮丧之际,又一个消息的传来彻底让他跌入了谷底:“大王,王翦的大军已经到了邯郸城下,邯郸只有两万守军我们当如何挡之。”
“让士兵坚守,同时派出斥候像各国求援,告诉他们今天的赵国就是明日的他们,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经势不可挡,若是今天不努力搏杀明日他们就会一无所有。同时命人进入长安城贿赂秦国高官,让他们替我赵国说话。”
“可到了此时谁还会替我赵国说话呢?”
“范雎,此人素有大抱负,他进入秦国就是为了获得高官获得赏识的,要是让秦啸业灭了我赵国他在秦国的一切就都完了。永远不能位极人臣。”
“诺,臣这就去办。”
在王翦合围邯郸城之前出使各国的使臣就已经冲出了城池,朝着各自需要的地方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