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门道
某校学员2016-12-18 10:412,075

  学新闻的好处就在这里,师哥师姐遍布上海滩的各家媒体。你认识,我也认识,你熟悉,我也熟悉。有一摊火堵在我的心中,张洛伊她想把事情搞大,我就要想办法把事情搞掉。

  平心而论,这个事情很难办。越是明白新闻这个行业,越知道这个事情棘手,不是找个朋友说说就行了的。

  报纸希望拥有的是发行量,因此,一个消息引发的关注越多越好。至于对与错,那是个良心活儿,一般很少能够上升到法律角度。就拿韩丽这件事来说,这个记者真的傻逼,只会听信那个女人的一面之词?

  问题是他要发稿的,按发稿数量算工资的。寻找十几年不见的女儿,为了救人一命,自然是一等一的新闻,政治上正确无比。发了第一篇稿子,好日子就开始了。可以先发稿征集寻人线索,记者探访,然后母女相见-----抱头痛哭的话,是好新闻,还可以配发一张照片,如果肯捐献骨髓,那么从检查、住院、手术、康复------差不多能够发三四十片稿子,这么一组策划甚至可以参加评奖了。

  “可是韩丽不认啊-------”张晋瞪着大眼看着我。

  “那也无所谓,女儿第一次不认,本身就是一篇转折的好文章,接下来记者可以出面做思想工作,请老师出面,接下来第二次相认;如果不肯捐骨髓,还可以发起一个大讨论,鼓励读者就此事发表意见。”

  “韩丽应该说明情况,她凭什么要认?”张晋不服气的说。

  “没关系,”我叹口气,“那也可以发一篇文章,还可以追加好几篇,广大读者认为这种情况该不该认亲,过去这种事多不多?想搞大,有的是办法。”

  “说理就说理,难道韩丽不占理吗?”张晋说,“我动员我们班男生写信。”

  “第一,毕竟是救人,如果有人说孩子是无罪的,你捐点骨髓救救孩子吧?你捐不捐?”我又伸出第二个手指头,“第二,吵吵成这样,全上海没不知道的,韩丽的书念不念了,学校又怎么看?”

  “这也太没道理了!”张晋愤愤不平的说。

  “估计现在已经闹到学生处了,韩丽的奖学金以后就泡汤了。我们要摆平这件事,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摆在桌面上的理由。”

  “她妈那样不是理由吗?”张晋质问道。

  “那不是,那是我们的一面之词,就和她妈说的一样。如果记者说,为了救人,还是血浓于水吧,你怎么办?我们要找一个上得了台面的理由。”我淡淡的说,继续想。张晋只好叹口气,低头继续研究那张报纸。

  我反复推理了一下,然后拍拍张晋:“我要去找我师兄一趟,你先回去,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全系上下,都佩服我对学校医院的熟悉程度。我去学校医院开会诊单,跑长海医院和玩一样,究竟有什么奥秘,我不肯说,只有老聂知道一些。第二天靠中午的时候,我又一脸笑容的出现在医院医务处主任的办公室里。

  “又来了。感觉怎么样?”王主任很客气的问。毕竟,来这儿的学生不多,乞丐上门多了也是熟人啊。

  “挺好的。王主任,我打听个事儿,”我很有礼貌的坐了一半屁股,“我想去捐骨髓,可以吗?”

  王主任放下手中的报纸,正儿八经的通过镜片打量了我一遍:“捐骨髓?”

  “呃,我听说捐骨髓可以治白血病,现在有人需要,我想报名去试试,您看我这个身体-------”

  “啊哦,是不是昨天那张报纸啊,”王主任翻了翻,没找着《新民晚报》,“今天又登了,说是有线索了,明天记者就可能找到了。”

  “找到了也需要对血型啊,不知道行不行?”我坦然的说,“我们宿舍几个同学商议,打算报名去试试,看看能不能行。能救一命最好。”

  “小伙子急着入党啊?”王主任审视着我。

  我低头羞涩的一笑,默认了他的判断。

  “大学生入党是好啊,可我的观点,”王主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你多做点好事,多和老师交流交流,都无谓,应该的。但这个献骨髓,你别冲动。这个可划不来。”

  “我们有好多献过血的------”我分辩道。

  “献骨髓,你知道怎么献?就是用针头,这么粗的针头,从你的脊椎里抽骨髓,骨髓是什么我不需要跟你说了吧,”王主任比划着,“很疼很痛,比杀了你都痛!关键是对身体损伤太大,至少要卧床半年,还要打很多药。”

  “报纸上不是说没危险吗?”我吃惊的问。晚报那篇新闻旁边有篇背景资料,介绍了骨髓捐献的相关知识。

  “记者懂什么,那是宣传!宣传!”王主任不耐烦的说,“他有我明白?这个对身体损伤太大,如果第一次捐献的骨髓移植不上去,你还得抽第二次,因为病人的骨髓全死了,你不捐献第二次就等于功夫白费了。这么一折腾,身子全垮了。这个现在是前沿项目,都在探索,很不成熟。前年吧,上海哪家医院做过一次,那个捐献的小伙子一年以后病死了,说是肺炎。不是身体垮了,哪能得这个病?”

  “是不是长海医院?”我静了一会儿以后问道。

  “不是。听说国际上正在研究新技术,如果单独抽造血干细胞的话,对身体的损失就小了。”王主任也是医学专业的高材生,平时颇为寂寞,这会儿倒来了兴致,又滔滔不绝谈了谈骨髓移植的原理和发展趋向。

  “你不信?不信你可以去长海医院血液科打听打听。我有个同学在那里是主任。”王主任看我没有反应,感到有点伤自尊。

  “您能不能给我写个纸条,我好去找他?”我厚着脸皮说。

继续阅读:62 软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纯真年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