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一听,原来皇上急切的叫自己来,竟是要问对国库银子被借、吏治腐败一事的看法。张廷玉稍稍放心,只要不是皇上身体安危的大事,其他朝政上的事都有回旋的余地。可为什么要宣十四贝子一同前来呢?张廷玉揣测着皇上的心思,还想不透彻。
可这事情,自己又如何敢妄加谈论。吏治腐败历朝历代都有,要想彻底根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谈何容易。除非朝廷下大决心、大勇气,再加上十几年的功夫,说不定还能微见成效,除此之外又哪来的捷径。
国库银子被官员们借空,原也算是吏治腐败的冰山一角。那更是万万多嘴不得啊!能从太子爷手下借到银子的,哪个不是当朝大员,外省督抚级别的。再加上皇亲国戚、阿哥贝子,如何得罪的起!
张廷玉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金科玉律,字斟句酌的说道:“皇上,臣觉得四爷说的不无道理……”还待顺着思路往下说时,却被康熙拦住了。
康熙说道:“四阿哥有治世之才,可惜他不识大体。治乱世才需用重典,可如今天下太平,怎么能乱杀滥罚呢。要宽容,要给人改错的机会。吏治是要革新,贪贿也不能容忍,但这是一篇很难做、也很难做好的大文章。鲁莽从事,是要闹乱子的。廷玉,朕说的有道理吗?”
张廷玉此时已想好了,听皇上问话,他谨慎的奏道:“回皇上,臣以为四爷的本性还是好的,是为了刹住这股贪贿受贿、侵吞公款的风气。但万岁爷的旨意,更是见高识远,可以使国家不致*、长治久安。臣以为,整饬吏治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没有行动,臣请皇上下旨,从各地官员借用国库银子之事下手,先把银两追回来。否则,国家有事,就捉襟见肘了。”
张廷玉稍微犹豫了一下,又道:“臣斗胆请旨前往户部清理积欠,请万岁恩准。”其实他本不想揽这份差事的,出力又得罪人。可皇上叫他和十四阿哥来,说起这事,分明是有意解决。若自己一味退缩,让皇上瞧了出来,反而不美,索性硬着头皮先说了出来。
康熙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走着。他心里很清楚,户部的银子外借,恐怕不止是京官,还会牵扯到一些皇亲。张廷玉虽然是上书房大臣,有些事情也不便处理。这是个钉子,得让其他人去碰。
想到此处,康熙说道:“廷玉,你能有这份心就行了,朕很欣慰。这事儿你就不要插手了,朕这里离不开你,还是让阿哥们去历练一下吧。李德全……”
“奴才在。”太监总管李德全应声而至,跪在康熙面前。
“你速去传旨,着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即刻着手清理户部亏欠银子的事。让他们计议一个条陈出来,明天一早递牌子来见朕。”
“扎!”
“慢,传旨户部尚书魏功清,恩准他年老致休。”
“扎!”
康熙说一句,张廷玉和十四阿哥心里就一沉。
张廷玉是庆幸加忧心,庆幸的是皇上并没有教他去办理户部亏银的差事,这样就不必担心惹人;忧心的是皇上竟把本属于太子份内的事情,交给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丝毫没有让太子插手的意思。谁不知道这四阿哥胤禛,人称“冷面王”,最是薄情寡义,十三阿哥胤祥又是急先锋一般的脾气。让他俩去办,又不知道谁要倒霉了。哎,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怎么考虑的。难道对太子不放心了吗?
十四阿哥从来到现在,一直提着耳朵听皇上和张廷玉谈话,根本插不上嘴。听父皇要安排差事了,却给了四哥和老十三,一点用自己的意思都没有。这半年来皇上对自己不闻不问、从不召见,也不委派差事,整日里闲在家里就是读书习武,都快闲出病来了。好不容易等到皇上召见,胤祯不由心痒难耐,想替父皇分忧之情溢于言表。
见皇上再无后话,胤祯不由心急,跪地奏道:“父皇,儿臣既然来了,好歹也给孩儿一点差事,好让儿臣替皇阿玛分忧。哥哥们个个都有事操劳,儿臣也不小了,恳请皇上也让我历练历练。”
康熙听了,哈哈一笑,说道:“胤祯,起来吧!朕叫你来,自然有事要委派与你。这些个劳心费力的差事还是教别人去办吧,杀鸡焉用牛刀,朕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你去办。”
胤祯听了,喜上眉梢,奏道:“能替皇阿玛分忧,儿臣责无旁贷。请皇阿玛示下,儿臣等不及了。”
康熙想起方才那惊心的噩梦,只有这老十四还顾念自己。此时又见他替父分忧的心情诚恳急切,不由心中激荡,说道:“张廷玉,替朕拟旨,朕要恩赏胤祯。这些个儿子里,还是老十四有出息,心地善良又能文能武的,做个贝子亏得他了,朕要他去兵部历练历练。嗯,先做个总兵试试吧……”
张廷玉没想到皇上还没和十四阿哥说几句话呢,就要封赏,得亏平日里练就了一身听音成文的本事,提起房中御案上的毛笔,略一思付,沾墨就写,一转眼的功夫,已拟好了旨意。
康熙见了,颔首微笑,说道:“念!”
张廷玉朗声奏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十四子胤祯心诚温良、恭敬勤勉、深慰朕心;即日起,由贝子擢升为贝勒,并赐兵部总兵职。望其克已奉公、勤加历练,不负朕望。钦此!”
康熙满意得点了点头,又道:“再加上一句,赏三眼孔雀翎,珊瑚宝珠一对。”
张廷玉惊诧不已,不知道皇上突然起了什么心思,怎得这般恩宠十四阿哥。满朝文武,若无实际战功或是傲人政绩,如何得此殊荣。太子爷替皇上治国理政数年,也没讨得一点赏赐。哎,这皇上的心思,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胤祯也是一副吃惊的模样,想不到皇上为何突然恩赏自己。原就对行军打仗兴致颇高,平日里总爱钻研些兵书沙盘,此番得了这兵部总兵一职,顿时心花怒放。难道皇上要派我征战沙场了吗?胤祯也只言片语的听到过一些消息,说朝廷要对准噶尔用兵,皇上突然这般,是要用我了!
胤祯一阵激动,英俊的面庞涨的通红,磕头颤声道:“谢皇阿玛隆恩。儿臣谨遵皇上教诲,若有差遣,定奋勇争先、在所不辞。儿臣愿肝脑涂地,以报皇阿玛厚爱之恩。”
康熙听了,心里甚是宽慰,和颜悦色的说道:“起来吧,朕现在还用不到你奋勇争先、驰骋沙场,平日里多用些心思就是了。朕知你一向对行军布阵感兴趣,先好好锻炼锻炼,迟早有你建功立业的一天。”
康熙饶有兴趣的看着胤祯,又道:“不过,朕现今就有一事要你去办,也算给你日后铺铺路,搭搭桥。”
胤祯抬起头来,精神的说道:“皇阿玛,儿臣听着呢!您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