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出海
泉水村夫2015-12-21 20:102,374

  而另一方面,官员贪污舞弊,已成常例,不然臣也不会在清丰之时遇到的流民也不会明知以卵击石而铤而走险了,实在是当时朝廷发下的救济根本就没有到灾民的手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今的灾民作乱怕也是事出有因!

  另外臣还要加上一点,中原之地因为小冰河时期的来临而受到灾患,长城外的草原也会受到影响,还有东北之地也是如此,臣听闻那建州努尔哈赤已经四处活动,意图对抗朝廷,空穴来风,势必有因,一旦东北及草原因为天灾而不能顺利游牧,两者联合起来,整合部落,南侵中原。臣观历代蛮族入寇中原,多是草原无法满足其放牧生存,再加上若草原若诞生一位雄主,必是我中原,我大明之祸!

  内忧外困,朝廷如何支撑,随着战乱一起,赋税更为减少,而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始终没有收到损失,那边是不纳粮的士绅群体,包括臣在内,不过陈所经营的任何项目都已经按照开州的规矩缴纳商税了。陛下开税监矿监,是为牟利,朝廷百官均为反对,然而想必陛下应该知道,这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没有几个人没有参与商贾之事,倒是把自己打扮成一幅由洁癖的道德君子,实际上呢?

  一旦朝廷陷入困顿,有人会毁家纾难么?有是有,但是少的可怜,绝大部分的人都只会看紧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丝毫不担心朝廷的存亡兴灭,朝廷顶住困难,平定战乱,还得需要人治理,必须靠他们,朝廷一旦灭亡,必定又是一个新朝建立,更是需要他们的支持,所以他们不需要做什么就能获取想要的。更关键的是,很多人看清楚了一点,那就是历史规律!

  何为历史规律?便是一朝一代的兴亡史,纵观史书,新朝初立,多是以武力平扫天下,破旧立新,便是一番新气象,随着发展,更是会迎来治世乃至盛世,然而随着发展,特有阶层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国家的潜力与资源便会被这些人占有掏空,以至于积弊丛生,无力回天,数百年的时间,便又是改朝换代。以我大明为例,又以宗室为例,太祖之时,宗室不过数十,太祖定下的标准以国力足以支撑宗室耗费,然万历三十五年时,宗室人员多达一十三万五千余人,这是什么概念?亲王郡王数百,封地良田万顷,便是数百万顷,陛下偏爱福王,更是欲给福王良田四万余顷,加上郡王一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驸马仪宾等等,天下又有多少良田可封?而没有册封的宗室成员有不得从事百业,如何养活?

  这些便是历史规律,真要是大明国祚不断,再过贰佰年,宗室人数必定到百万之数,届时只怕天下田地也尽归宗室了,如此王朝,如若不亡,天理难容!”

  朱翊钧听的认真,很认真,有些事情不仔细想是不明白的,他没有治罪何成梁的意思,只是细声问道:“如今大明立国二百余年,宗室也不过一十三万而已,怎么再过二百年就会到百万之众了?”

  “陛下!”何成梁苦笑道:“如今是一十三万,其中男丁几何?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百万之众,只是保守估计,这还不算宗室女眷!”

  朱翊钧恍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笑着说道:“这便是你在你写的那本小册子上的故事放麦粒到象棋格子中的道理吧!”

  何成梁点头称是,不明白老皇帝是什么意思,怎么不关心自己说的正式内容,净扯闲篇儿呢?

  “呵呵,叫司马爱卿扶住我,怕吓到我,也没有那么容易吧,”朱翊钧轻描淡写道:“有些问题确实不能想,一想啊,就怕的慌,老了,老咯!真想万事不理,好好享受,朕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何成梁与司马直一愣,这是什么话?却见朱翊钧面色潮红,很是激动的说道:“可是不行,我还是太祖子孙,我不能眼看着这大明江山败坏在朕的手中,朕不管那么多了,现在你二人听好了,朕赐予你们天子剑,给你们三年时间,四品一下你们可以先斩后奏!朕要看到你们说的方略的可行性!朕要中兴这大明的江山!中兴大明的江山!咳咳~”

  “皇上保重龙体!”何成梁急切的说道,千万别因为自己的话让这老爷子急出什么病来,那自己可就玩儿完了。

  “无碍的~”朱翊钧摆摆手道:“朕没有看到你们的成绩,朕不会死,放心!”

  “臣有一言,愿与陛下共勉!”何成梁发自内心的恭谨的跪下,沉声说道:“历尽沧桑心不移,何惧风雨满乾坤!”

  何成梁沉声说道:“历尽沧桑心不移,何惧风雨满乾坤!”

  “呵呵,共勉?好好好,咱们君臣以此共勉吧!”朱翊钧说道:“今日之言,不得泄露半句,清楚了吗?”

  何成梁与司马直均点头称是,并齐声道:“臣口出狂言,玷污圣听,罪该万死!”

  “好了,下去吧!”朱翊钧说完,手一挥,站在远处的太监立马跑上前,伺候着朱翊钧离开了。

  看着朱翊钧离去的背影,何成梁精神恍惚,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眼前的一切都与自己知道的不一样,何成梁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异时空。

  夕阳西下,看着远处朱翊钧的銮驾,金灿夺目,却掩饰不住朱翊钧年老的疲态,就如同这老大的帝国,尽管光鲜,却也阻挡不了日薄西山的颓势。撑大厦于将倾,自我而始吧,何成梁默默的想到。

  与司马直一路同行,二人皆默默无语,穿过正阳门,看着滚滚人流,司马直开口道:“柱国兄,大明如此繁荣,奈何,颓废至斯?”

  “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再纠缠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完成好我们的使命!”何成梁对司马直诚恳的说道。

  回到家后,何成梁念叨着这翰林检讨徐子先是何许人,想了半天,不得其解,对自己那浅薄的历史知识感到很惭愧。

  第二天,何成梁便差人到翰林去打听,得到的消息却让他震惊,准确的说应该是兴奋,因为这徐子先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启。何成梁不由得腹诽这个时代,一个人,特别是读书人,不仅有名,还有字,号,哪里搞的清楚嘛!

  翰林检讨是个闲的不能再闲的官职,何成梁打听到此时徐光启京城和一些传教士在一起讨论学术,想到自己不就就要离开京城,不知何时才能回京,何成梁发出请帖,邀请几人到“食为天”赴宴。

  平日里,徐光启很少与同僚交流,更多的是专心于学术,接到何成梁的请帖,很是诧异,不过他还是准时的去赴宴了。

继续阅读:第47章 遇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权倾大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