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万事开头难
明月万里2015-10-25 03:564,953

  第七十八章万事开头难 当我递上辞工书的时候,老赖和董事长田飞一点都没有感到奇怪,只客气的问了几句,便马上给我签了。

  当我走的时候,人事部的老王特意叫住了我,小声地说:“其实老总的意思,是不希望你走的,是老赖一再坚持,以后出了这家工厂,自己可要多长个心眼呀。”

  虽然我早就知道老赖已经容我不得了,但我仍对老王的好心表示了感谢。因为无论在我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过多少居心叵测的人,总会有一些善良真诚的人真心的祝福和帮助我们,所以,坚持自己的良知和公义,我不会感到那么孤单。

  因为我和吴总、周工一签合同,他们就告诉了我,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必须争分夺秒的马上投入到工作。因此我在三天之后便辞了工,然后到了位于这个极其偏僻的铁皮棚屋厂房报到。

  我们碰面之后,吴总召集我们匆匆的开了个会,对各自的工作都做了分工。根据我们各人的特长,吴总去跑注册等相关事家,而周工则去跑设备和联系客户。我则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合格的供应商,并且尽快的将员并招聘到位并尽快的培训其到位。

  吴总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开着他那辆已经有些旧了的面包车走了。而这里周工才顾得上和我细细的解释。

  我的前东家的最大客户G电器厂的一个配套厂商B公司的供货链出了大问题,他们的供应商供的一款底座在出货之后发现了巨大的缺陷。但是,他们的供应商不是去寻找自己的原因,而是反复的推诿责任。虽然客户一直在催货,但这家国内知名的家电企业B还是毅然做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定,另外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也便给了认识这家公司的采购总经理的吴总一个机会,但蔫知这又不是我们共同的机会?

  周工搭着公交车在珠三角各个城市的注塑机市场跑,因为我们的启动资金并不是很足,因此便只能往那些旧货市场跑,而且要货到三家,反复比较。周工经常是一连几天都没有回公司,饿了就在路边吃个快餐,困了就随便找个十几块的旅馆住一夜,第二天就得继续拖着疲惫的身子同另外一家厂商讨价还价,或者斟别设备的使用状况,短短的五天时间,周工竟似瘦了几斤肉,人也显得憔悴了许多。他却浑似未觉的说:“我们的资金不足,只有自己各方面都省省,自己多跑多问了。现在可不是我们享受的时候,我们还年轻,现在不博一把,又能待何时?”

  工厂很快就到位了两台旧注塑机,虽然看起来有些陈旧,但使用起来效果还不错,看得出周工用了不少心思。

  周工在忙碌的时候,我也没有歇着。我首先试着和给我的前东家供货的原材料供应商取得了联系。

  我首先打通了以前的那家最大的供应商JL塑料原材料公司,刚一接通我的电话,其业务员陈浩就立即很熟络的对我说:“郑工,你可一向很少打电话给我哟,这次又是什么关照啊。”

  “还不是要照顾你的生意。”我老老实实的将我目前的状况说了一遍。

  “喔,那我是不该为你感到高兴才是啊。”陈浩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其实我早就想跟你说了,以你的性格,真的不合适给老板们打工的,你的责任心太强了。就说我们几次送给你的意思吧,本来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你硬是不收,退了我们的货。老板用你的时候自然说你的好,但是一旦不用你的时候,立即就会对你不客气的。因为你的性格,确实阻断了许多人的财路啊。”

  “可是,我们公司初创,资金方面可能不是很宽裕,我们几个股东讨论过,材料款的话,我们可先付百分之四十,剩下的可能要到四个月之后才能付清,你看如何。”

  “我个人绝对信任郑哥你,要是在商场上连郑哥这样的人都信不过的了的话,那可真的没有几个值得信任的了。但是公司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还得向上级请示一下,你放心,有我陈浩在,应该是有九成九的把握。”

  陈浩没有食言,在周工采购的设备还在初装阶段时,陈浩的十吨原材料就已经到位了。我知道,虽然在商言商,他那几十万的货款,冲的不仅仅是我们未来的合作,可能只是冲着我的个人品质来的。在受过无数次愚弄之后,我感到我的善良终于又得了一个人的认可,让我的坚持变得不再那么孤独无助。

  但也有些供应商一开始也很热情,但是一听我说了条件之后,他们立即就会连打马虎眼地说:“郑工啊,兄弟要做事,按说我们应该要支持的,可是我们公司小,拖不起啊,要不你看看,先付八成如何?”我理解他们的难处,这年头谁都不敢把几十万压在人家手上,可是,对于他们的要求,我只有礼貌性的予以回绝了。

  我们刚签合同的时候,周工就暗示过,试着从我的前东家那里带走几个技术人员,并说这样会让我们的工作容易开展得多。可我却是想,尽管我的前东家或许对我不住,但要让我去挖他们的墙脚,却是仍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可随着机台渐渐到位,我开始亲自带着新员工们上机*作时,这才发现到了问题的所在。虽然机器的*作不难,新员工们也很聪明,很快的学会,但是毕竟没有经验,一旦发生点什么变化,他们就会手足无措,而我由于并不是自己天天去摸这些机台,仍是有些问题不是很熟悉。

  正当我为此而焦头烂额的时候,我意外的接到了前东家生产车间的组长陈志华的电话。

  “郑工,你那里是不是需要人,你看我去可不可以。”陈志华一开口便开门见山地说。

  “你怎么知道我这里需要人?”我立即好奇地问道。我辞职之后一向非常的低调,没有和任何同事说过这事,他又是从哪里得知的呢。

  “田总都发了很大的火,说是对你这么好,没想到你会出去拆他的台,现在全厂人都知道了。”本来我得知我们初创的这家公司和我的前东家还是有些牵扯不清的关系的时候,还有些小小的过意不去。但如今听陈志华这么一说,我反倒再没有什么不好对付的了。可以说,虽然在那里工资不高,我也没有一定要离开的出心理由。但正是这位老板的一再作为让我不能再在那里忍受了,可以说,我的出走,就算是老赖暗中使了些手段,也必定是在他的纵容和默许之下进行的。如今想起来,我已经什么都不欠他的了。

  “你要能来那自然是非常的好了。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厂刚刚创立,工资自然不能跟别的地方比,你自己也是有家小的人了,你看这样是否合适呢?”对于他的直接请求,我也没有掩藏我的意思。

  “这个我理解,刚开始的工厂,什么都要从头开始,负担也重。我老陈打工也快十年了,也进了许多的厂,要说不想赚钱那是假话。但更重要的却是要让自己活得开心,活得有尊严,其它的老板我不知道,但是跟着郑工干,我们放心,郑工是一个宁愿自己吃亏都不会让别人吃起的人,只要公司陆续办下去,我想郑工一定不会亏待我的。”

  陈志华的话又让我莫名的感动了一下,曾经无数次有人指责我太方正太不懂厚黑大道了,因为我吃过如此之多的亏全拜我的性格所赐,就连小我一岁的表弟都经常摆着一副教训我的口气说:“你那种性格呀,不行的,在这个世道上,吃不开的。”

  或许他说的是对的,在那些或许能决定我的命运的老板或领导们眼中,我这种性格确实是吃不。但这并不能代表没有人在暗暗的敬重我、信任我。或许陈志华今天的话,亦是对我这么多年坚持自己的一片善心的回报吧。

  “那好,我们先给你我1500元,你看如何。当然赚了钱之后,我不敢保证你会拿到多少,但是你自己都说了,我郑某不会亏待任何信任我的人的。”

  就这样,陈志华在三天之后也毅然丢了半个多月的工资,带着他自问为能帮我一把的兄弟们加入了我们的公司,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很快便让我们的工作步入了正轨。

  在招聘新人之前,我就曾经在一次碰头会上和吴总以及周工表达过我的看法。一个企业,在创业时期建立的气氛和习惯非常很重要,甚至它直接就形成了以后的企业文化。珠三角许多企业坚持不了多久,便是因为企业文化的缺乏。所以,我很认真的对吴总和周工说:“我听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只顾赚钱的只能做老板,而能兼顾社会责任的才算是真正的企业家。我郑某虽然不才,但也希望往这方面发展,不知二位的看法如何?”

  吴总和周工望着我足有半分钟,方才哈哈大笑道:“原来我们都是同道中人啊,我们以前都是这样想的,还没有想到和你说呢,没想到我们却碰到一块儿去了,真是缘份啊。这个事情就劳郑总*心了,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还是不要这么叫我的好,我还是喜欢别人叫我郑工”。我不知道我是出于什么心态,好象唤我一声郑工便能截然将我自己同那些大腹便便、无所作为的暴发户们分开似的。

  因此之故,所有员工,哪怕一个普通的*作员工,我都要亲自去面试,不但从他们的专业水平,更想从他们的谈吐之间发现,他们是否能符合我们建厂的宗旨,能否契合我们的价值观。因此,对那些会吹牛说大话的,或者一看就是会钻营取巧、拉帮结派的人,我一察觉便立即否决了。这个时候的劳动法并不是很严格,因此很便于我在试用期便清除一部分我认为不合格的人员。

  冯立峰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显得一脸的颓丧和木然。虽然他看起来很斯文,很象是读了些书的样子,但很显然他对自己是否被录用很没信心。

  他见到我的时候,说话都有些结巴:“我是农村来的,我能吃苦,如果公司能给我一次机会的,我一定会尽我的全力回报公司的。”

  多么熟悉的字眼!曾记起,我也象如今的他一样,历经了数月的奔波之后,内心早已被各个文员、保安、以及招聘的主管们冷森森的语言打得几乎抬不起头,颓丧得便如如今的他一样。

  是的,机会,我们都是卑微的穷二代,我们的出身注定了我们的低调而不张扬,注定了我们的自卑。但对我们来说,只要一个机会,哪怕一个小小的机会,就将成为改变我们命运的钥匙。我们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身为穷二代,并不是我们的错。

  因此我立即录取了他,后来我才知道,他居然是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得知了他的这个背景,我让他在车间学习了三个月,结果他没有任何怨言的做了三个月,而且比那些也武有力的大汉们干得更加卖劲,很快就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三个月后,我不假思索的将他调到了刚刚成立的业务部。

  他更是如他所说的那样,用自己的全部努力回报了我对他的信任,在进入工厂三年之后,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勤奋带回了一个个的客户,并以掌握公司五成以上的客户资源而成为了我们的业务副总。

  曾经有不少的人都想把他挖走,并承诺给他股份,让他拥有自己创业的机会,他不假思索的立即便回绝了人家,并冷冷地说:“创业?群力就是我的事业,我还要创什么事业?”

  当然,亦有只会夸夸其谈的人一见面就大吹特吹,说自己要来的话要如何大力推行公司改革,或者怎样扩大公司的业务量。但他们没有说过十分钟,便让我礼送出了门。或许他们真的有才,或许他们真的能忽悠来一些客户,扩大我们的业务。但一群只有利益没有真诚和道德的职业人,并不是我们需要的事业伙伴。

  真诚和职业*守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世道的稀有品,可并不代表我们的国人不稀罕它。正因为它的稀有,我们才更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想为了一点的业务量便砸了自己的招牌。

  也有人似乎打听了一下,一来便大谈特谈企业文化,我们应该要推行道德培养,要怎样进行精神文化建设。我立即冷冷的打断了他:“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高度的政治思想和觉悟了。”那人不假思索地说。

  “错了,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生存下去了。如果连生存都没有了,其它的都是空谈。或许您对政治很有自己的看法,或许政府机关更适合您的发挥,我们是企业,不是搞政治思想工作的机关单位,还请您另谋高就。”

  紧张的二十天很快便过去,从我们开始筹办办厂到将样品送到客户手中,一共也只花了二十五天。当我们的客户收到我们的样品时,露出了不可思异地神色,并敬佩地说:“这可是我从业以来所见过最快的建厂速度了。”

  当然,创造这种速度,那可是我和吴总、周工无数个不辞辛劳的日夜换来的,如今终于得到了认可,想必,周工、吴总和我都会感到同样的欣慰吧。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周工才会有暇和我躺在我们租住的小出租屋里闲聊。这时,周工突然会问我说:“郑工,还没有问你,你成家了没有?”

  “结婚证是扯了,可婚礼还没有办啊,这也是我当初犹豫的原因之一,如今孩子都快出生了,我们却连婚礼都没有,想起来真是愧对老婆啊。”

  “我的儿子都一岁多了,”周工似乎根本没有听我的话,顾自地说,“也正是孩子的出生才让我明白,我不能再打工了,我要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好好的为自己博个前途,不要让我的孩子再做穷三代。

  周工说的也是肺腑之语,但我后来还听到,他当初毅然决定创业,还有一点是,那位徐总的同学,原来和田总亦是一样的吝啬无比。他们的模具厂,也是在周工的一手*办下办下的,可结果呢,也遇到了和我差不多的结局。

  可老天毕竟待善良和真诚的人们是不薄的,老天让怀着同样遭遇和心情的我们遇到一起,一起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不也是老天对真诚最好的回报吗?

继续阅读:第79章 从黑工厂逃出来的人们(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穷二代的成功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