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儿求打赏,求收藏!求点击!求鲜花!求书友们的支持!
豆瓣以前很少向书友们,恳求这些的,那是因为豆瓣觉得,自己写得并不是很好,书友们肯花钱看豆瓣的小说,就是对豆瓣儿最大的支持!
但现在,豆瓣儿的成绩越来越不理想了,因此恳求书友们给予豆瓣儿动力,写下去的动力,给予方木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木看着,正一脸希冀望着他的,来福和上百个‘方家临时间谍人员’。见此,他也不再卖关子了,继续向他们解释道:
“第一次被满清鞑子浪费的,使中国强大的珍贵机会,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十年,那是非常珍贵的十年,那是非常可惜的十年。
满清鞑子第一次丧失,让中国崛起,进入现代化、并入列强行列的机遇,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十年时间。
在那个十年的时间,西方的列强国家,正忙于对世界上,其他的热点地区,进行干涉与争夺,根本就无暇顾及中国。
而且,那时英国也只不过,因为鸦片的原因,和中国略微的打了一场,波及范围很小的战争,根本就没有摸清中国的底子。
那时,列强国家由于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有所顾及,害怕满清与它们,来个鱼死网破,所以根本就不敢做得太过分了。
因此在那十年的时间里,列强国家对于中国,是很放松的。
那十年的时间里,英国在亚洲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以及两次的塞尔维亚、克里米亚战争。
英国与俄国,因为克里米亚区域的问题,争得死去活来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顾及中国。
再加上,因为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中’,打败了满清军队,获得的巨大利益,也都还没有消化完全,还处于消化之中。
所以,在那个十年的时间里,英国根本就无暇顾及,当时的中国,当时的满清。
至于法国,在拿破仑之后的时代,法国人似乎就不能打仗了~~
当时的法国,对外不仅要面对,殖民地摩洛哥的叛乱,阿尔及利亚的危机。而且,在1848年(道光年间)的时候,国内还爆发了革命,政局动荡不安,处于内外交困的地步。
如此,法国就更没有时间,来顾及中国的问题了~~
当时,法国、英国、俄国,都因为克里米亚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战争是一触即发!
至于俄国,就更不用说了!克里米亚对于俄国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俄国原本只是一个欧洲的公国,属于一个内陆国家,并没有出海口。
因此,为了出海口,为了赶上大航海时代,俄国可是向外扩张了几百年,向外打了几百年的时间。
俄国也因此,从一个欧洲的小国家,翻越了乌拉尔山脉,打到了西伯利亚、打到了远东。
虽然俄国扩张到远东之后,终于有了一个港口,也就是在‘白令海峡’附近,一个远东港口。
可那个港口终年结冰,船舶根本就不能航行,或者是停泊,属于一个不能用的港口。
俄国为了赶上大航海,为了有一个港口,可是花了几百年的时间,去扩张、去寻找,终究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港口。
当然,要怪也只能怪,俄国的地域实在是太特殊了,北方是北冰洋,东方‘白令海峡’附近,南方都是大陆,西方又是欧洲的内陆国家,根本就没有一个适合俄国,加入到大航海的港口。
但那时,俄国终于发现了克里米亚,在克里米亚的区域,有一个优良的出海港口,俄国又怎么不会兴奋呢!!
要知道,俄国为了一个出海的港口,可是寻找了几百年的时间,现在终于找到了,怎么也得拿下那个优良的出海港口。
因此,就算在克里米亚,英国和法国的势力,也参杂在其中,可俄国依旧是下定了决心,和英国、法国死磕。
至于美国,当时美国可是挑起了‘美墨战争’。和墨西哥打得是,不可开交,也是无暇顾及与中国。
至于小日本,还处于幕府时代呢,比满清朝廷都还不如!!!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十年,是西方列强国家,与中国的休战时期,主要消化在中国已经取得的既得利益,对华关系上,一时没有做出更大的动作。
当时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不可谓不利!!!
当时,满清朝廷内部的环境,也是非常的有利,‘太平天国‘运动也没有兴起,国内处于一片的祥和环境。
当时的满清朝廷,总的来说,并没有发生全国性的政治危机,国内局势大致平缓。
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朝廷战争失败之后,也惊醒了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满清朝廷进行改革、振兴国家。
如果当时,满清朝廷,能有远见卓识,认清形势,接受这些有识之士的建议,抓紧着十年的时间,‘喋血饮恨’,大兴改革,中国沉沦、堕落、受人欺凌的历史,并非不可改变。
然而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满清鞑子不仅没有振作起来,反而苟且偷安,以为英国只是来中国做生意,并无他谋。
满清鞑子,在《南京条约》之后,依旧实行它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机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的炮火,并没有惊醒满清朝廷的统治者,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落后于世界。
这些满清鞑子,甚至天真的认为,英国人只是来中国通商的,并没有其他的谋算,是友好的!
甚至是,满清鞑子还认为,只要开埠了五个通商港口之后,英国人有了在中国通商的渠道之后,一直就安然无恙了~~
就这样,在这种苟且偷安的心理之下,满清鞑子、那个文盲皇帝道光帝,硬生生的错过了,使中国第一次崛起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