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晚上十点钟,莫循才勉强把时差倒过来。
他下了楼,来到大堂。
在外面旅游的客人都陆续地回来,窝在酒吧区的沙发椅子上,喝一杯白酒暖暖身子,和不认识的人气氛很搭的闲聊。
热衷于旅行的青年男女,总是充满着友好的朝气,对大自然,也对每一个景色里的人。
莫循看了下,穆加不在前台。
莫循便走向吧台,问孟孤舟:“你会调酒吗?”
孟孤舟看他一眼,摇头。
莫循笑道:“还是再卖成品酒?我还以为穆加请了调酒师,打算好好经营酒吧呢,她果然还是一点没变。”
孟孤舟不喜欢他说话的语气。
莫循又说:“给我来瓶莫吉托吧。”
孟孤舟转身给他拿了一瓶莫吉托的预调鸡尾酒。
莫循开了瓶盖,也不走,靠在吧台和孟孤舟聊天:“你叫什么名字?”
孟孤舟没说话,但莫循一直看着他,孟孤舟就说:“孟孤舟。”
“你的话很少啊。”莫循笑笑,“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
“三个月。”
“我也在这帮穆加卖过酒。”莫循说,“时间大概也是三个月。”
孟孤舟顿了顿,停下手里的动作看他。
莫循继续说:“那时候刚从欧洲回国不久,习惯了穷游欧洲,边旅行边打工,体验各地风情。但国内显然不流行这一套,到了青州市身上没带多少钱,想找份临时工做做,但没人愿意收留我,怕我根底不干净,担心我别有居心。”
莫循自嘲地笑了笑,说:“好在最后问到了‘来来往往’,穆加收留了我,让我帮她卖酒,包吃包住,工资从卖酒的收益里抽百分之十的提成。唉,那段时间,为了推销酒水,我也是豁出去了,哈哈。”
说着一段辛酸的过往,但莫循明显是以炫耀或者某种宣示先来后到的主权口吻说的。
孟孤舟沉默地听着,没表示什么意思。
莫循唔了一声:“你这样沉默寡言可不太好啊,你得和客人多聊聊天,才能引发他们的热情,喝更多的酒。”
莫循侧头往酒吧区的那群年轻人,一些人三三两两地凑成小堆,比较私密排外;但更多的是一些人围坐着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他们大都并不认识,只是有缘住在同一家旅馆,来一场相聚成欢的露水情缘,借着游戏放下平日的体面,放飞地玩游戏,或者对陌生人诉说难以宣之于口的秘密。
大家嘻嘻哈哈,倾听别人,但也不记住别人。
明早起来,或许记得谁说过一个秘密,但那人的脸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就是旅行的魅力,经过,却不纠缠。
有个二十来岁的男大学生玩游戏输了,选择大冒险,抽签抽到表演节目。
大学生没觉得是个事,还特意跑回房间取来一把吉他。
其他人吹口哨:“专业的啊。”
大学生腼腆地笑了笑,边弹奏边唱周董的《告白气球》:“塞纳河畔,左岸的咖啡,我手一杯,品尝你的美。留下唇印的嘴……”
一起唱罢,大家鼓掌。
“真有意思。”莫循笑道,说着拎起莫吉托酒,往那边走过去,跟大学生说了些什么,便从他手里接过吉他。
其他人见莫循长得高大帅气,主动来唱歌,一个个都兴奋得尖叫鼓掌,酒吧区几乎所有人都看向莫循。
莫循举起酒瓶:“为我们的偶遇干杯!”
“干杯!”大家纷纷举起面前的酒杯,有些豪爽的更是一口干。
莫循冲孟孤舟挤了挤左眼,似乎在说“看,推销酒水的正确方式”。
莫循低头,轻轻拨动了下吉他弦,只几声就又引起一阵欢呼声。
“Talk to me softly, theres something in your eyes……”清新隽永的曲调自他手下流淌而出,伴随着磁性而性感的声音,瞬间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上个世界的美国摇滚歌厅,带着点异域的味道,自由、洒脱、随性。
“Dont you cry tonight, I still love you baby, dont you cry tonight……”
这是美国摇滚乐队guns n‘ roses的《Don't Cry》,歌曲里本就带着温馨感人、抚慰人心的力量,而莫循的英文发音又很标准,唱词流利而自然,很抓人。
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双手,随着莫循的节奏挥舞。
莫循人长得阳光帅气,带着微微的笑意唱歌时,几乎成了人群的焦点。
有不少人已经在暗暗地期待和他来一场璀璨如烟花般的艳遇,且不分男女。
于是乎,当莫循将一首歌唱完时,酒吧区的气氛已然被调到了极点,不少人血液沸腾着。莫循又举起酒杯:“谢谢大家。”
“喔喔喔喔——”大家喝彩,陪着大口喝酒。
就算是不爱喝酒的人在这种气氛下,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喝了许多。
酒很快见底了,便有好多人冲孟孤舟喊道:“再来一瓶!”
孟孤舟搬了一箱子过去,分给需要酒的人,也没忘了带着收款的二维码,盯着人付钱,无一遗漏——穆加教了他好久,才让他学会电子支付收款。
莫循也拿了一瓶,笑道:“能不能算奖励?”
“不能。”孟孤舟说。
莫循好笑地耸耸肩,正准备付钱时,旁边有个女人说:“我请你喝吧。”
“这怎么好意思?”莫循笑道。
“不好意思就给我们再唱一首吧!”那女人大笑。
“不献丑了,你们继续玩。”莫循摆手。
“来嘛来嘛,一起玩!”有几个热情的游客都在劝莫循。
莫循只微笑摇头,忽然看见穆加从后面走到前厅,她是出来看看怎么突然大堂很喧闹。
莫循笑了笑,说:“那就再唱一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