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与韩信非亲非故,看了韩信的相貌,觉得他气度不凡,也就收留了他,好吃好喝地伺候着韩信。
韩信的脸皮够厚的,以为遇到了知己,居然呆在亭长家里不走了,不时说自己的宏图大志——平天下。亭长是个不拘小节的之人,开始并不在意韩信蹭饭的行为。
几个月过去了,亭长的妻子看不学无术的韩信在自己家里,什么也不做,只知道吹牛逼,太不务实了,吃了这么久的白食,早就忍不住了,对韩信有点厌恶了。
她跟亭长说,韩信是个混吃混喝的无赖,而你还觉得他能成事,你的俸禄还才多少,我们还有自己的孩子啊,我们也不容易。
亭长想了想,觉得妻子说得也对,也开始厌恶韩信了。夫妻俩合计合计了一番,商量出了一个好主意来。
亭长妻子很早就把饭做好,先吃了。吃饭的时间到了,韩信又来了,韩信在饭桌上坐了许久,也不见女主人端饭菜上来。
韩信乃问:“嫂子,家中没有粮食了吗?”
“有啊。”亭长妻子微微一笑:“我们不饿,请回吧。”
韩信摸了摸干瘪的肚皮:“嫂子,你不饿,我饿啊。”
“小兄弟,你先去外边再玩玩,等我做好了饭菜,我会让我家那厮来叫你的。”
亭长的妻子撸起袖子,假装去了厨房,独留韩信一个人在客厅了。
此时,韩信已经二十几岁了,已是成年人了,见女主人久久没有出来,已经猜到了女主人的心思,不会给他做饭吃了。
饥肠辘辘的韩信也不好发作,转身默默地走出了亭长的家,在大门口站了一会儿,回头说:“如果他日,我韩信发迹了,定当重谢!”
韩信离开了亭长家,再也没有回去过。
空有一身力气的韩信,闷闷不乐的回到了那间破草庐,睡了一天。
因为没有什么土地,韩信无所事事,没有了邻里的接济,他又开始过苦日子了,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却不屑于去卖苦力。
他做了一把桃木剑,挂在腰间,跑到县城去,摆了一个说书兼看相的摊儿,起初讲一些三皇五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稀稀落落还有几个热心的观众,勉强可以弄到一天的生活费。
可是,韩信一说到建功立业的事情,全然不顾听众的感受了,滔滔不绝,什么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然后就联系自己的理想,说得天花乱坠的。
可是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观众对历史过往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喜欢什么英雄爱美女、才子配佳人、一夜暴富、妻妾成群、保养小三之类的题材,对韩信的说书风格不感冒了。
于是乎,生意惨淡的韩信直接把相摊给砸了,初次创业以失败 告终。
韩信想到了去投河自杀,一死了之。
到了淮河边,韩信脱了衣服、鞋子,走到了河中心,却发现河中心,有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老头在钓鱼,很是悠闲。
那老头一边放釣,一边嘴里念叨着,小鱼不来,大鱼来。
果然,老头每次钓上来的鱼,都有很大一条。这让早就饿得不行韩信非常羡慕,很快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萌生以钓鱼为生的念头。
第二天清早,韩信带着渔具,来到了在河边,装模作样的钓鱼。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不是钓不到鱼,就是钓上来的鱼特别小,一天下来,韩信还是两手空空,根本无法换到饭食的钱。
几天后,韩信终于失去了信心,自知没有钓鱼的天分,折断了鱼竿,扔在了河里。
说来也巧,旁边也有几位上了岁数的老太太天天在河边漂洗丝絮。一个老大娘见他经常因为钓不到鱼而要饿肚子,甚是可怜,经常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
韩信这一吃又是十几天,韩信吃得很开心,便对那位老太太说:“等我功成名就了,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谁知韩信不说还好,一说老太太却生气了:“我看你挺大的一个男人,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成天不务正业的在这钓鱼。我是可怜你,怕你饿死,才给你饭吃的,你以为是想要你的报答啊?”
老太太一席话,说得韩信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的韩信终于离开了淮阴,开始他的“北漂”生活,打算去咸阳发展。
没想,还有到咸阳,就爆发了大泽乡起义。项羽江东起兵,韩信听闻项羽勇武且重义气,于是就投靠了项羽,这一年,韩信23岁……
钟离昧看到这里,不明白罗德昌把这些韩信过去的生活重现出来有什么意义,愣头愣脑的问:“罗县令,你告诉我这些,有何用?”
罗德昌笑而不答,手指对着镜子隔空一划,画面又切换了。
……韩信小时候的贫穷,常遭到孩子们的欺负,这就给他的童年留下了阴影,造成了性格的扭曲。
长大后,有一次韩信在逃跑中,路过一片树林,突感到头肩部一阵湿凉。
“难道下毛毛雨了?”
韩信仰头朝树上一看,有位小朋友站在树上撒尿,恰好将“童子尿”撒到了韩信的身上。
韩信并没有教训这个小孩子,反给了他一文钱,告诉他:“后面有位又高又大的人,只要撒尿到他身上,你就会得到更多的钱。”
没有多久,项羽骑马追到了树下。
这个孩子果然按韩信所教的,将尿撒到了项羽的脖子上。
项羽笑眯眯的对树上的小孩招招手:“小朋友,你下来,我给你很多很多的钱。”
小孩子以为真的可以拿到钱,从树上下来了。
“随意撒尿,真没有教养!”
项羽的脾气可不大好,一剑挥去,就将这个小孩杀害了……
韩信带着一帮人马,继续一路狂奔,在山中遇到一个三叉路口,不知道往哪边走了。
恰好有一砍柴的樵夫出现了,热情的樵夫为韩信指明了道路。
韩信害怕将他的行踪透露出去,不但没有感谢樵夫,反而一剑杀死了樵夫,部下对韩信的做法很不理解。
韩信对部下振振有词的说:“樵夫不死,我们就得死!”……
看完了镜中的一切,罗德昌告诫钟离昧:“如果你真的想活命,还是去南越武帝那里,他保证让你活到寿终正寝的。”
钟离昧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尊号,并不知道赵佗的大名,一脸茫然:“南越武帝,何人也?”
“秦朝南征百越的副将,赵佗呀,钟离兄弟不会不知吧?”罗德昌嘿嘿一笑。
“我孤陋寡闻了,还请先生指教。”钟离昧抱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