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氏在门外站了一会,寻思着,这厮昨晚喝道东倒西歪的,一口饭也没有吃,不可能不饿的。
“小熊熊,你快点起来洗漱呀。”
“我真的不饿哦。”萧九熊在房间里重复了一遍。
“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孟姜氏直接推开了门。
萧九熊大惊,嘴巴张得大大的:“咦,你怎么会说毛主席语录?”
“夫君,你在梦里大声说了十几遍,当然我就记住了。”孟姜岚挨着萧九熊坐了下来。
萧九熊按了按自己的风池穴:“哦,有吗?”
“小熊熊……我骗你是小狗。”孟姜氏的红唇在萧九熊脸上印了一下,而后飞快地出去了……
厨房内,孟姜氏热好了饭菜,在火塘边等了十几分钟了。
萧九熊才打着哈欠,从房间到了堂屋内,大叫:“老婆,我的靴子去哪了?”
“萧九熊,我不是你老婆,我是你的娘子!”孟姜氏在厨房内应答着。
“唉,你真是死脑筋!老婆就娘子。”
萧九熊到了厨房内,一见桌上的菜是韭菜鸡蛋,蛋卷,清蒸蛋,荷包蛋……忍不住想吐了,嘀咕着,这是鸡蛋荟萃吗?太难吃了呀!
为了不让孟姜氏难堪,他还是挨着孟姜氏在火塘边坐了下来。
他端起饭碗,倒了一些鸡蛋汤,而后三扒两咽,就把拿碗小米饭给送下了肚子,饭碗往桌上一搁:“我饱了……”
孟姜氏见萧九熊对这些“蛋”筷子东没有动了一下,知道他就是一个看菜吃饭的吃货。
“夫君,我做的菜再不好吃,你也要尝一尝啊。”
“这些蛋……我不吃的……”萧九熊连连摇头。
孟姜氏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蛋卷,咬了几口,双手捧着萧九熊的脸,噗的一下强行喂进萧九熊的嘴里:“味道怎么样?”
萧九熊嚼了几下,感觉“蛋卷”并无蛋的气味,甚觉奇怪:“这蛋卷是什么食材来着?”
“我不想告诉你,除非……”
“除非什么?”
“你到我家来做上门女婿。”
“我才不要呢,你家这么穷……”萧九熊傻愣愣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
孟姜氏沉默了一会,慢慢从衣袖里拿出来一张黄纸,“这是县令大人留给你的便条,他让你在今天午时之前赶到县衙,说有要事商量。”
萧九熊拿过纸条一看,眉头紧锁,都是篆书写的,他认识个毛线!
孟姜氏凑了过来:“这上面说了什么?”
“我也不知道。”萧九熊揣好字条,急急地出了茅草屋。
孟姜氏跟了出来:“小熊熊,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天下——”萧九熊抬起手,用力地挥挥衣袖。
“那你何时回来?”孟姜氏带着哭腔。
“不知道。”萧九熊干脆利落地回答。
“……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
前夫新亡,可偏偏又爱上了漂泊不定的萧九熊,此刻萧九熊又要离他而去。内心是多么的煎熬。
“孟姜岚,我不是你的夫君。你不用等我,随便找个嫁了就行。”萧九熊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
“我不——”
寒风凛冽,吹乱了孟姜岚的衣服与青丝,独留她在风中哭泣。可是萧九熊根本听不到她的哭声。
爱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幸福,一种互动。她不曾后悔爱上了萧九熊,以为幸福来敲门了,谁知空欢喜一场了。
虽然她不知道萧九熊是否真的在意自己,但是她可以扪心自问,这几个月来,自己是真真切切的爱过一回。
这爱来得太快,去得也太快了。孟姜岚是断然没有料到的。
萧九熊走后,孟姜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两天两夜都没有出去,不吃不喝,她想把这段不期而遇的温暖给彻底忘掉,哪有这么容易?
萧九熊带着字条,急急地赶到了鲁城衙门。
三四辆马车停在衙门口,旁边站着五十几个士兵。而罗德昌与郑君、郑爽、钟离昧坐在大堂里,翘首以盼。
“王爷,你终于回来了。”
罗德昌打着哈哈出了大堂,迎了上来,拉着萧九熊的手,轻拍手背:“春宵一刻值千金啊。”
其实,昨晚萧九熊喝了那么多,有没有和孟姜氏“云雨”,他一点印象都没有,有也很正常啊,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所以他若无其事的摊摊手:“大人,你说明白一点,可好?”
“时间紧迫,我不绕弯子了。”罗德昌话锋一转,“有劳王爷,去一趟南越王国。”
“去那干啥?”
“协助缉捕西楚逃亡将领……我真是顶不住了。”
南越不属于汉朝的政治版图,萧九熊去那里缉拿西楚将领,岂不是找打吗?但这是一个护送钟离将军离开鲁城的好机会!罗德昌怎么会放过呢?
“罗公公,顶不住,也要顶住啊。”萧九熊拽着罗德昌的手。
罗德昌看了一下大堂内:“王爷,我们借一步说话。”
“有请。”
罗德昌拉着萧九熊的衣角到了石狮子前,小声地说,刘老三又发了第二轮通缉令,捉拿钟离昧将军,说有意窝藏者,诛灭九族……
萧九熊问道:“保护钟离将军,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没有。”罗德昌摇摇头。
“罗公公,这个小小的县令也不用做了,我们一起去南越,可好?”
“这个,我得好好想想……”
萧九熊忽然之间的一个提议,让罗德昌陷入困境了。
鲁城县令对他诱惑力不大,却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暗中打探季布等西楚军将领的消息。如果自动离职不干了,鲁城军民不答应不说,刘老三也不会答应的。
经过一番慎重思考之后,罗德昌还是决定让萧九熊临时担任鲁城的县令,自己直接护送钟离昧去南越,这样中途才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于是,罗德昌将自己的随从伪装成做铁骑、马匹的官府商队,从鲁城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南越王国。
因为走的是官道,罗德昌有刘老三(刘邦)的通关文牒,驿站的官员对他恭恭敬敬地,从来不怀疑商队中藏了朝廷的通缉犯,反而好酒好菜招待。
商队在驿道走了三天之后,一切都在按原计划进行着。
直到第十天,到了马鞍山脚下,一场小小的变故,钟离昧的身份被无意中暴露了,罗德昌才不得不将钟离昧转移去了韩信的封地——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