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科举在即
朽界2019-04-19 12:491,441

  科举在即,各个地方的举人络绎来到京城,各大客栈住得是满满当当。读书人到了一个地方,就喜欢互相认识,吟诗作赋,互相交流。

  以前科举的时候,一大群人也就找个饭馆吃喝一顿,恭维一遍,就算完事了。但是今年不一样,最近京城出现了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叫春闱咨文。在这个里边可以贴自己的文章,供他人阅读欣赏,据说还会有礼部官员观看。到后来还有人说,会有专门科举的官员去那边寻找好的文章,在考试时会有意想不到的裨益。但是具体是什么裨益,就没有人能说得出了。

  刚开始的时候,贴文章的人很少,过了几天,贴文章的如雨后春笋般,贴了整面墙都是。不光有文章,还有诗歌,甚至还有人在写对联,最过分的是有人在上边贴自己写的福字。

  顾一除了刚开始贴了几篇引导了一下,后边的就不再参与了,自发来的文章已经够了。此时他和竹垣在不远处的茶馆喝茶,远远望着那面墙下人头攒动。

  “文无第一,但是读书人都好挣个一二三来,据说这两天已经有人开始对墙上的文章开始排名了。”顾一笑笑,看来事情发展的很顺利。

  “你做这个干什么?”竹垣在一边看着读书人集体在那里围观这个春闱咨文。

  “这都是未来的路,先铺好了,后边才能方便开门。”顾一摸摸下巴,道,“楚国那边的消息也应该已经来了,这几天啊,朝堂又得热闹了。”

  ………………

  “臣有本要奏,”兵部尚书举着帖子走到中间道。

  “讲,”郑王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楚国反叛已经被各路将军镇压,捷报频传,恭喜陛下,”兵部尚书把捷报举出来,郑王给了旁边老太监一个眼神,老太监立刻会意,去拿来了捷报。

  “干的不错,按规矩赏,”郑王很开心,文功武治,这占领的楚国安定了才算是开疆扩土成功了。他拿过捷报开始仔细阅读起来,看了一会儿眉头却皱了皱。

  老太监在一边看得真切,看来这捷报里边还有东西啊。

  退了朝,郑王把捷报直接揣走了,回到了御书房接着看,老太监觉得这捷报肯定有问题。

  “陛下,这捷报可是有什么不妥?”老太监看郑王眉头紧皱的样子,不解道。

  “这一共是九封捷报,全部都是大捷,”郑王把这些捷报拿出来摆出来,道,“其中八封都讲了太子的功勋,只有一封提了朕。”

  老太监心里一凌,道:“许是各位将军觉得太子早期银票的计谋很厉害,这才提太子殿下的。”

  “是吗?”郑王把捷报一封封合上,没有情绪道,“但是这九封捷报,全部都已经盖了东宫的印。”

  老太监心里一惊,不敢再说话。

  “看来朕真的已经老了啊,干不动了啊。”郑王揉揉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开疆扩土这样的事情可是记入史书的,提谁的名字那可是留名青史的。捷报里全都是太子,这让郑王如何自处。而且这样的大事,先给了太子看,最后才给皇上。老太监为太子扼腕,年轻人,着急了啊,皇帝可还没退位呢。

  “把太师找来,”郑王最后发了话,老太监赶紧去找太师。

  郑国老丞相可是清流之首,也不知道找他来是干什么。

  没过一会儿,老太师出现在御书房里,郑王立马让人赐了座。

  “今年科举要好好搞,这一次是开拓疆土的第一年,我们要录用人才,派遣到新的地方去。”郑王是为了科举的事情,为国纳才,必须要严谨。

  “遵命,”老太师面无表情,一脸正气的回答道。

  郑王这才放了心,扩充面积后的第一次科举,非常重要,说不定这就是郑国最重要的一次科举,可不能出现什么问题。

  老太师面无表情,看着郑王一脸郑重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眼神却变得隐晦起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场暗斗马上就要变成明斗。

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人抬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顾案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