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梅府,雪银的心情很是愉悦,今天他接到渭城军报,武修成和米粒儿成功的平息了禁军第六军的叛乱。
武修成是西辰武氏的第二子,梅雪银王府义学的同窗好友。雪银真正在义学读书的日子并不多,却与武修成甚是投契。
武家尚武,武修成又是武家最出色的子弟。也是轩辕烈最信任的西辰军总统领,也就是如今的圣龙大陆北路军总统领。
叛乱的镇压并不需要大动干戈,因为禁军第六军根本没有叛乱。
事情的起因看起来是因为一场“怕冷”引起的小口角,可实际上真正矛盾激化却是在这场口角中第六军有人骂北路军为“匪”。
武修成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口角的具体细节,所有这些都是米粒儿到了渭城,如抽丝剥茧一般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查问的一清二楚,连一根头发丝都没有放过。
原来是由于今年冬天格外的寒冷,而禁军第六军多为京都官宦人家子弟,不耐天寒,思乡心切,军队里面颇有怨言。
北路军军人大多是西辰人,他们觉得自己也不是北人,却没有觉得这冬天有什么难熬,于是很多人开始嘲笑禁军第六军军人无用。
这本是件小事,只是禁军在京都地位颇高,如今到了这边陲之地,反而要受边防军的气,于是有人不忿起来。
两军因小口角扩大为械斗,武修成脾气急躁,当即断定此事为禁军第六军故意引发事端,杀了第六军两个带头闹事者,最后引起军队士兵哗变。
士兵哗变当然不能掉以轻心,可当北路军指责第六军叛乱时,第六军里不知何人喊出一句:“西辰军才是附逆的叛匪!”
北路军是由西辰军改编的,可部队名称早就换了很多年,对方不可能是习惯性的喊错了。
说“西辰军”为“叛匪”,而且是“附逆”的“叛匪”这其中的深意,明眼人一看便知。
“附逆”,附得谁的“逆”?
自然是当年的西辰王爷轩辕烈。
这件事令轩辕烈格外的震怒,他令曾苏带羽林军前往平叛,令米粒儿暗中调查此事,务必彻查此案。
米粒儿到达禁军第六军驻地,却没有想到第六军统领赵如初,并不像他认为的那样,离开军队,不知所踪。
不过米粒儿坚信,赵如初是刚刚不知从何处归来,以至于前段日子军队哗变,让武修成轻而易举的控制了第六军。
赵如初主动交出叛乱的首恶,向羽林军投降。其实根本不能算投降,第六军没有叛乱,只是几个下层军官闹事罢了。
这件事似乎过去了,曾苏带羽林军班师回朝,第六军和北路军都安静下来,军官们约束手下军卒,不许任何人闹事。
隐藏在北路军里的米粒儿,很快查到说出那句话的那个第六军军官,是赵家门人。其实根本不用查,禁军第六军里的绝大部分军官,都是赵家子弟门人。
米粒儿从这个军官的口中,知道了他最想知道的那几个人的下落。
前段日子,赵庸叔大比舞弊案正式判决,判赵家男丁满门抄斩,赵庸叔腰斩弃市。
可监察院在赵府只抓到了赵庸叔,赵庸伯父子却不见了。
专门亲自易容到赵府勘探地形,又亲自布置了对赵府监控的米粒儿,自然是火冒三丈。
可赵家阖府上下,不知道是商量好了的,还是根本不知道此事,无论怎么审问,都没有人知道他们二人的下落。
“赵将军送他……去了魔界……”
地下躺着的活死人再也没有刚进来时的嚣张,特别是他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脸色苍白消瘦的人,就是传说中的煞神米粒儿时,更是连心理上的最后一丝侥幸都没有了。
“他?赵如初送谁去了魔界?”
“不……不知……”
他的“道“字还没有说出口,突然一阵奇异的,让他痒痒到骨子里,却又痛到骨子里的感觉传来,却又偏偏动弹不得。
他想大声嚎叫,却无法发出那么大的声音。只有这又痒又痛的感觉,如蚀骨一般,让他欲罢不能。
“我真的……不知道……也可能是两个人,我看不清楚……”
赵家父子投靠魔界,这似乎并不奇怪,赵府与魔族,一向有勾连。只是米粒儿想不透京都的赵庸伯父子,是怎么突破羽林卫的层层防卫的。
眼下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米粒儿相信这个军官的话,赵庸伯父子有一个留在了圣龙大陆。
他在意的是赵家人知道某件秘密的人太多,如今得到了赵如初的帮忙,赵如初一定也是那件惊天秘密的知情者。
米粒儿不能询问这个军官为什么称西辰军为匪,只要这个军官不提,这句话只能永远当成一句戏言。
轩辕嗣的诏书毋庸置疑,只是兄终弟及在圣龙大陆,并不怎么合规矩。
眼下天下人对轩辕烈继位一事的看法,是轩辕嗣没有儿子,女主继位在圣龙大陆没有先例。
先帝轩辕嗣在最后关头只好改变了主意,立自己的弟弟轩辕烈为继承人。
故而轩辕烈才高调做出姿态,收养了自己的侄子,且记名于皇后名下,让皇兄这个庶出的儿子,变成了自己的嫡子。
轩辕烈的这番做派化解了先帝诏书带来的人心动荡,如今所有人都赞轩辕烈对兄长情深义重。
可如果当初轩辕嗣的死亡时间被人提起,哪怕是一点点的流言,也能引起轩然大波,所有的一切就都变了味道。
羽林卫强大的消息网迅速将米粒儿的密信送达御前,米粒儿建议轩辕烈,一不做二不休,宁肯错杀不能放过,先杀了赵如初再说。
轩辕烈的回信只有一个字:可。
米粒儿不是权谋家,不会像武修成的军师何既明那样先去发动军官造反,让人有了对第六军动手的理由。
这本是北路军和第六军无数细小摩擦中的一个,不足道哉。武修成甚至不知道米粒儿来做什么。
赵如初虽然依旧受到第六军的拥护,可第六军经过何既明无数次的钝刀子割肉,实力大不如前。
米粒儿直接将赵如初勒死在他的中军大营,留下字条,将勒死赵如初的罪责嫁祸给黑石山截门。
黑石山截门与赵家有仇,故而投靠梅雪银,这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这自然是与截门长老说好的事情,截门对杀赵家人一事向来喜欢,作为江湖人,自然不会在意背上杀害军队长官的罪名。
这只会增加截门在江湖人心中的地位。截门声称,以后,会在禁军第六军里继续杀人。
没有人怀疑这件事,随着第六军代理统领又一次被勒死,第六军被改编到北路军,取消禁军第六军的番号。
米粒儿却没有离开渭城,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赵庸伯,然后杀之。
与渭城剑拔弩张的局面不同,温暖的江南虽然如今有些冷,却是人们能够承受得住的。
霏霏的细雪给如画的江南增添了许多雅趣,人们围炉煮茶看雪,聊着天南地北的趣闻。发生在渭城的赵如初被仇家杀死一事,轻飘飘的如同这雪花,落入地面便消失不见。